文 | 晚情 來源 | 傾我們所能去生活
今天帶小伙伴們去吃冬天的第一頓火鍋,大家邊吃邊聊,足足吃了4個小時,然后就聊到了剛剛去世的瓊瑤。
有小伙伴說瓊瑤去世后,褒貶不一,有人說她是影響了幾代人的言情小說鼻祖,有的拿她曾經是小三一點不放,問我怎么看?
熟悉我的老讀者都知道,我是那種特別干脆利落的人,看見言情劇中一個誤會非要演到最后,好像都沒張嘴似的,我就很不耐煩,看見哭哭啼啼的場景,我就更不耐煩。
但是說實話,瓊瑤的所有小說我基本上都看過,因為我媽是言情小說迷,從我懂事開始她幾乎每天都在看言情小說。
而我生于80年代,那時候沒有手機,也沒什么電子產品,唯一的消遣就是書了。
于是,家里有什么書我就看什么書,我媽拿什么書回來,我就看什么書,因為我沒得選擇。
其實那時候網絡不發達,別說我看的時候不知道作者的經歷,連我媽都不知道,我是到了大學后才漸漸知道瓊瑤的生平的。
如果一定要問我如何看待瓊瑤的一生,我覺得任何人的一生都不能簡單的用對錯來評論,我更喜歡去研究其中的因果規律。
每個人的一生,其實都能找到其中的因果,先和大家聊聊瓊瑤的一生吧!
瓊瑤能夠寫出這么多小說來,和她的人生經歷是分不開的。
她童年的時候,差點被父母殺掉,當時時局動蕩,她們全家為了活命,不得不逃亡。
在逃亡的路上,父母擔心弟弟們太小,跟不上逃亡的路,就雇了一個挑夫,讓他負責裝在籮筐里的兩個弟弟。
可是挑夫和瓊瑤的弟弟一起失蹤了,瓊瑤的父母發瘋一樣地到處找,但直到天黑都沒有找到她的弟弟。
她母親崩潰了,對著瓊瑤喊,為什么丟的不是你?
一個能寫出那么多小說的人,內心必然是非常敏感的,這句話對普通人而言都是不小的傷害,何況是對內心敏感的瓊瑤呢?
但她根本沒時間去為母親的話傷心,父母因為找不到弟弟而崩潰絕望,決定全家人一起死。
他們拉著瓊瑤往河里走,這時候的瓊瑤被嚇得說不出話來,死亡的恐懼深深地籠罩了她,她撕心裂肺地哭喊起來。
好在她的母親尚有一絲良知在,看著可憐的瓊瑤,終于心生不忍,把她從水里帶了出來,抱著她失聲痛哭。
雖然死里逃生,但這件事對瓊瑤的內心造成了很深的傷害,她清楚地知道在父母眼里,自己不如弟弟重要,父母還曾想奪去她的生命。
這種童年陰影大概率是會陪伴一生的,她缺愛,于是需要用一輩子去尋找愛,去填補內心缺失的那份愛。
很多天賦異稟的人在自己的天賦領域里會非常出色,但是在某些地方,又會特別薄弱,瓊瑤就是這樣一個人。
瓊瑤的弟弟妹妹們學習成績都很好,只有瓊瑤的成績最不如人意。
她除了語文很好之外,其他科目就有點不忍直視了,她也做過各種努力,想成為讓父母驕傲的孩子,但是沒辦法,她的天賦領域不在這里。
有一次,瓊瑤回到家里,看到她妹妹坐在地上哭,聽了一會兒,她才知道,原來是她妹妹數學只考了98分,還差兩分才滿分。
而那一次瓊瑤數學考試只考了20分,她根本不敢讓她父母知道,只能小心翼翼地偷偷溜回自己的房間。
到了晚上,她迫不得已把這個試卷拿給了她母親看。她母親一看,果然怒不可遏。
她父母非常激烈地罵了她,瓊瑤覺得生無可戀,當天晚上選擇了自殺,好在發現及時,被救了回來,然而父母還是不理解她,這讓她非常痛苦。
這時候她遇到了她的語文老師,這也是她第一部小說《窗外》的原型。
姜仁的出現,照亮了瓊瑤的人生,他很理解瓊瑤的苦衷,經常耐心的開導瓊瑤,肯定瓊瑤。
其實瓊瑤一直想要的就是這種被肯定被偏愛的感覺,于是,她經常去找她的老師。
她的老師也被她吸引,并且單身。
如果放在現在,師生戀沒什么關系,而且兩人都是單身,但當時的年代不像現在這么開放,簡直就是挑戰世俗倫理啊,而且她老師當時43歲,瓊瑤只有18歲。
于是姜仁對著瓊瑤說,你一定要考上大學,如果你大學畢業之后還對我有感情,我們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在一起。
有了愛情的支撐,瓊瑤很努力,可最后還是沒有考上,可能她在念書上是真的沒什么天賦,她所有的天賦都在寫小說中。
知道成績后,瓊瑤覺得她和老師在一起是不可能了,絕望之余她又一次選擇了自殺,當然,這一次又被救回來了。
但她母親又干了一件非常激烈的事。
在瓊瑤住院期間,她母親發現了她寫給老師的情書,頓時把所有的過錯都責怪到對方頭上。
認為瓊瑤考不上大學和自殺都是因為這個老師,于是她把老師告上了警察局,之后又找到了教育局,鬧得滿城風雨。
最終還是瓊瑤跪下來苦苦哀求,答應不再跟家人見面,母親才肯罷休。
之后,便是瓊瑤的第一段婚姻了,她的第一任丈夫慶筠是她父親的學生,兩人對文學有著共同的愛好。
但瓊瑤的母親又提出了反對意見,因為男方家里太窮了,但是瓊瑤不聽,執意和對方結婚。
婚后的日子非常拮據,婚后第二年,瓊瑤懷孕了,然而貧賤夫妻百事哀,兩人爭吵不斷,瓊瑤一邊帶著孩子一邊靠寫作為生。
慢慢地寫作事業有了眉目,作品越來越多,但男方卻絲毫沒有進展,最后破罐子破摔,開始喝酒賭博,夜不歸宿,最終瓊瑤選擇結束了這段婚姻。
至于和平鑫濤及其原配16年的感情糾葛我就不贅述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瓊瑤和她的作品備受詬病。
一個人在成年后的所有行為,其實和童年以及原生家庭是分不開的,瓊瑤缺愛,所以一生追愛。
她想要的是愛,至于這愛是師生戀還是有婦之夫的愛,她管不了那么多。
就好比一個饑餓到極致的人,有面包放在自己面前,她是沒法去分辨這個面包是怎么來的,填飽肚子才是首要需求。
很多人看一個人,喜歡揪著一點不放,只要有一點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就覺得這個人完全不行,其實成熟的人看待別人是多維度的。
比如瓊瑤,對于那些靠她的作品走紅的明星而言,瓊瑤顯然是有知遇之恩的,所以大家發文悼念她。
對于80年代的人而言,陪伴自己度過了整個青春,體會到了純純的戀愛,那是不可磨滅的追憶。
坦白說,現在已經很少有純粹的感情了,你有幾套房,你收入多少,你打算出多少彩禮,你有多少嫁妝?
這才是目前的婚戀現狀,所以大家懷念以前也正常。
對于遭遇背叛的原配或者因為戀愛腦而生活過得不好的人,瓊瑤的作品無疑是膈應的,但還是那句話,看一個人是要看全部的。
因為沒有幾個人是完美的,哪怕只用婚戀觀和世俗去衡量,很多人都得碎一地。
徐志摩就是妥妥的渣男,成龍當年犯了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就該封殺,譚詠麟背叛原配有私生子也該封殺,林子祥和葉倩文應該消失在歌壇,劉嘉玲撬閨蜜曾華倩的墻角應該被唾棄,張國榮同性戀對青少年的導向不好應該也應該封殺,等等!
如果真這樣的話,當年港臺的半壁江山都得塌了。
但我們不可否認,這些人在藝術上的成就讓我們享受了無數視覺或聽覺上的盛宴,也讓我們的青春有了更多回味。
沒有幾個人經得起道德的放大鏡,因為是人就會犯錯,很多人說瓊瑤的作品三觀不正,帶壞了一代人。
雖然我并不是很喜歡她的作品,但是不得不說幾句話,一個人因為看幾本書就能被帶壞,這真的是幾本小說或者幾部電視劇的事嗎?
很多人也看她的小說或者電視劇,三觀都歪了嗎?
戀愛腦的人看不看這些都是戀愛腦,否則學校里那么多年的教育要求我們好好學習,個個都好好學習了嗎?
滿世界都是要勤奮努力的宣傳,父母天天耳提面命,也沒見她們受絲毫影響啊,一個遙遠的人憑幾本小說卻能改變一個人?只能說這個人原來就是這樣的。
要說真的影響三觀,看看現在短劇的三觀,那才叫炸裂,按照這種批判的角度,那拍短劇制造短劇的人都應該被拉出去槍斃了。
但一天到晚混跡于短劇,把錢都充在短劇里的人,本來就是一群認知低,自控力差的人,沒有短劇,也會有另一個事物去影響她們,這就是現實。
很多人悼念她,其實是在悼念自己的青春,曾經影響自己的人陸續走了,熟悉的世界在一點點消失,而我們這代人也在漸漸老去,那些青蔥歲月一晃而過,那么遙遠卻又恍如昨日……
晚情:百萬暢銷書作家,編劇,云意軒珠寶創始人,專注女性的自我成長,認為成長比經營更重要。代表作《做一個剛剛好的女子》,新書《越自律 越自由》正在熱銷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