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出意外,韓國可能會再度成為發展中國家。
因為只要你了解韓國崛起的歷史和當今復雜的國際局勢,你就會清楚,韓國這個國家其實脆弱無比。
為什么這樣講?今天我就好好聊下這個問題。
首先說韓國崛起的秘密。
大家都知道,韓國是21世紀唯一一個新晉的發達國家,可是你知道韓國剛開始有多慘嗎?
在50年代的時候,韓國的人均GDP只有朝鮮的1/2,整個朝鮮半島有85%的礦產資源都在北邊,那個時候的韓國,就是一個一貧如洗的純農業國,每年的進口額高達3億美元,而出口創收卻只有區區的3000萬,巨大的貿易逆差壓得韓國人喘不過氣,國家幾度徘徊在破產的邊緣,毫不夸張的說,如果沒有美國和西方的援助,可能用不了幾年,半個韓國的人都要跑到北邊。
看到這種場景,韓國人就特別著急,于是他們下定決心要進行工業化轉型,可是開展工業化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需要有大量識字的人,可當時的韓國被日本人狠狠地坑了一筆,因為二戰戰敗撤離的時候,日本人故意帶走了韓國30000多名教師,導致韓國教育人才出現斷層,這個陰招一下子就直接打斷了韓國工業化的進程。
所以沒辦法,想要發展,就只能先想辦法搞到第一桶金,有了錢再去培養工業化的人才,可是錢從哪里來呢?最后韓國政府思來想去,就想出了一個魔幻的方案,那就是——賣人。
而賣人又可以分成兩種情況:
一種是出賣身體。
另一種則是出賣勞動力。
我們先說第一種情況。
為了服務好美軍和創造GDP,1951年,韓國總統李承晚親自批準成立了大量的國營妓院,對外美其名曰“UN慰安所”,而在那里工作的韓國女性,則被稱為“基地村婦女”或者“洋公主”,她們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服務好從前線撤下來的美軍,緩解美軍焦慮的情緒,然后順便再賺一筆錢支持國家的經濟發展。
隨著朝鮮戰事的不斷升級,大量的美軍涌入了朝鮮半島,而圍繞美軍基地生存的國營妓院生意也是日益興隆,在1953年的時候,韓國從事顏色行業的女性,就超過了35萬人,幾乎和美軍就是一對一服務。
到了樸正熙時期,那就更加離譜了,樸正熙一邊宣布顏色行業違法,一邊主動在全國開設了幾百個“合法經營區域”,為了讓美軍體驗到更好的服務,他還積極的進行了產業升級。
比如說:
1. 把妓女聚集地改造成旅游景區。
2. 對使用妓女的俱樂部免稅。
3. 給妓女免費提供房子。
4. 教妓女學英語、舞蹈和禮節。
5. 在服務區設立醫務所和性病診所。
總之,主打的就是一個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
甚至為了鼓勵更多女性加入到了服務美軍的浪潮中去,韓國政府還主動為這些專業技術人才進行洗白,稱她們為新時代的女英雄,韓國經濟發展的大功臣,當之無愧的愛國者。
在這種洗腦式的宣傳之下,韓國掀起了一股學習專業技術的浪潮,巔峰時期顏色行業從業人數超過了100萬人。
而帶來的收獲則是,韓國近200處慰安所每年穩定的帶來了1000多萬美元的收入,占了韓國外匯收入的1/25,韓國人拿著這筆錢去買機器,招納人才,工業化才逐漸走向正軌。
當然,除了顏色行業的貢獻之外,還有另一件事對韓國的崛起有極大地貢獻,那就是韓國和西德簽訂了“賣人協議”。
這個協議的全稱叫《經濟技術援助協定》,大概意思是西德給錢,韓國出人,男的當礦工,女的當護士,把一大批韓國廉價勞動力送到歐洲去服務德國人。
我知道有人一聽去當護士,以為還是不錯的工作,可是你想一想,如果這些工作真的不錯,那德國人自己怎么不做?答案是因為在潮濕狹小的礦井工作,風險極高,有大量的韓國人在用炸藥炸礦時送了命,至于韓國女性去當護士,則主要干的是照顧老人和清理尸體這種德國人不愿意做的事情。
通過這種出賣本國勞動力的方式,韓國每年可以獲得5000萬美元左右的收入,然后再拿著這筆錢去發展經濟。
當然,這也只是韓國“賣人方案”的冰山一角,為了獲得發展資金,在越戰爆發之后,韓國還派出了大量的軍人去支援美軍,有數據統計,從1965年到1973年,8年時間里,韓國總共派出了師、旅級作戰部隊高達三十多萬人,派兵人數僅次于美軍,最終以犧牲4624人,負傷17000多人的代價,獲得了美國全方位的支持。
比如說美國把大量的軍事訂單給了韓國人,僅這一項,就讓韓國狂賺了8個億,還有國防產業技術的轉讓,工業領域的技術和資金援助等等,事后統計,在越戰十年期間,韓國經濟年增速一直保持在10%左右,韓國人通過越戰獲得的收益,累計達到了50 億美元以上(約等于現在的1700億美元)。
這才是韓國經濟騰飛的秘密,也是所謂“漢江奇跡”背后不為人知的真相。
不過,即便如此,韓國本來也是很難成為發達國家的,因為世界上有條件完成工業化的國家并不少,但是能成功晉級為發達國家的卻沒有幾個,韓國之所以能走上崛起的快車道,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美國對日本的打壓。
在80年代末期的時候,日本的崛起已經引起了美國人的警惕,為了打壓日本人,美國開始主動扶持韓國人,大量原屬于日本的優勢產業,開始被韓國一步步侵吞。
比如說手機領域,日本的索尼、愛立信也曾經輝煌過一段時間,結果這塊蛋糕被韓國的三星LG吃掉。
還有家電領域,以前基本是索尼東芝日立的市場,后來也被韓國的白色家電取代。
還有造船、通訊、半導體、化工、電子這些行業,以前都是日本人的優勢領域,結果現在市場份額基本都被韓國人侵吞。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韓國的崛起,對應的就是日本的衰落,因為韓國每發展起來一個產業,日本就要丟失一個產業,這才是韓國崛起的真相。
當然,僅僅靠產業升級,也是不足以支撐韓國幾十年的高速發展的,畢竟日本的體量也就那么大,韓國即便是把它吃干抹凈,也就那么回事,更何況日本只是喪失了一部分的產業優勢,并沒有全面出局,所以為了獲得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韓國人做了兩個重要的決定:
一個是以文化產業立國,大力發展音樂、影視、游戲、動漫等文化產業,靠這些國家軟實力去拉動國家經濟,經過長達20多年的發展,如今韓國已經成為了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文化娛樂強國,這也是他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除了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之外,韓國人還拾起了老本行,那就是大力發展顏色產業,因為他們知道這個行業來錢很快,所以支持力度也是匪夷所思。
比如說2002年日韓世界杯期間,有30萬外國游客涌入韓國消費,為了盡到地主之誼,韓國顏色行業全面發力,根據事后統計,世界杯結束之后,韓國全國的專業場所暴漲到了5萬多家,從業人員也大幅上漲到了33萬人,僅僅依靠顏色行業,就創造了24萬億韓幣的收入,占到了當年韓國GDP的4.1%,幾乎等于韓國當年的軍費開支,韓國人成功的把顏色行業升級成了和農林漁業一樣重要的支柱型產業。
正是因為上面我說的種種原因,所以韓國才能從一個一貧如洗的國家,一路逆襲成為發達國家。
看到這里,我知道大家會感到疑惑了,既然如此,那你為什么說韓國可能會再度成為發展中國家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咱們的崛起。
韓國的優勢產業,幾乎全都是我們產業升級的重要目標。
比如說鋰電池領域,韓國的LG化學曾經占到了世界供應量的三分之一,是他們重要的創收產業,但是隨著我們的崛起,如今咱們的寧德時代已經搶占了世界份額的37%,而LG化學則只剩下13.7%的份額。
還有造船行業,曾經韓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可如今中國造船業的訂單占到了世界份額的60%,韓國則只剩下24%。
還有液晶面板、汽車、半導體等領域,隨著咱們的崛起,韓國企業也是大面積地丟失市場份額。
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就出現了一個魔幻的場景,那就是原本從1994年-2022年,整整28年時間,韓國對我們都是貿易順差的,可結果我們產業升級沒兩年,韓國對我們就直接變成了貿易逆差了。
也就是說韓國現在正在經歷和當年日本人類似的事情,我們每崛起一個產業,他們就丟掉一個產業,最后當我們全面完成產業升級的時候,他們的好日子估計也就到頭了。
這也是為什么現在韓國政壇動蕩不安的根本原因,因為東亞乃至世界局勢的巨變,把壓力傳導到了韓國國內,這才造成了韓國內部激烈的斗爭。
一定要記住,經濟確實是一切問題的核心,雖然這句話很老套,但的確是一句至理名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