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當我們喜歡哈利·波特的故事時,也會希望歐洲人民喜歡我們的網絡文學,通過我們的故事欣賞和喜歡中國文化”。
首屆中國網絡文學品牌榜發布現場。
網絡文學蓬勃、鮮活地在這個時代生長著,以其多元獨特的魅力,滋養著我國數以億計讀者的精神世界,給予大家能量與元氣,創造更多的可能。
網絡文學的旺盛,始于寫作初心,成于時代機遇,更離不開所有寫作者一點一滴的耕耘。就在10月,愛閱之夜·第三屆岳麓書會開幕式上首屆網絡作家品牌榜揭曉,何常在、橫掃天涯、志鳥村、驍騎校、丁墨等10位“網絡大神級作家”獲得網絡作家品牌精英榜殊榮。
據《2023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網絡文學作家、作品、讀者數量都呈穩健增長態勢,其中作者規模達2405萬人。
這些代表性網絡文學作家數年來扎根于網絡,忠于表達,或天馬行空,或直抵現實……伴隨著網絡文學從萌芽走向主流的時代歷程,不斷將自己對社會、對時代的感受和思考,融于網絡文學創作之中。
《文史博覽·人物》2024年第11期 《網絡作家談創作: 自由生長,“出海”的無邊界傳播》
表達,恰逢其時
20世紀90年代末期,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網絡文學開始在中國出現。進入21世紀,網絡小說平臺開始涌現,如起點中文網、晉江文學城和紅袖添香等相繼成立,并迅速崛起。
著名作家、河北省作協副主席何常在,在從事網絡文學創作之前曾在國家級報社駐當地記者站當過記者,后來轉向了全職創作之路,開始為全國各大報紙雜志撰文,寫過愛情短篇故事、美文以及紀實文學,是《讀者》首批簽約作者。
“之所以開始網絡文學創作,是因為在雜志上寫了很久的短文,雜志篇幅有限,很難承載我作為一個‘無名小卒’想寫長篇小說的夢想。”2008年,何常在于起點中文網發表了第一部仙俠小說《人間仙路》,寄托他對中國古典章回體小說的向往。
網絡小說中有一個名詞叫“黃金三章”,就是前三章一定要把讀者留住。“我在稿件發到第三章時,后臺彈出一條短信,請聯系編輯了解簽約事宜。”何常在至今還記得自己初次簽約時的懵懂——有經驗的簽約作家就知道,那是起點中文網的“生死線”,而“新手網絡作家”何常在當時卻并不了解網站的運行模式。
何常在的第二部網絡小說《官神》轉為官場小說,這部小說讓他成為知名的網絡作家。《官神》因網文火熱,而在2012年出版了實體書,改名為《問鼎》,當年銷量就突破了20萬冊,成為近年來最暢銷的官場小說之一。隨后,何常在繼續深耕現實題材,陸續創作了《運途》《掌控》《浩蕩》等一系列作品,奠定了他在網絡文學界的地位。
“那時網絡文學的市場已經初具規模,并且形成了良性的付費閱讀模式,期刊市場則明顯受到網絡的沖擊,網絡文學創作也是順應時代趨勢。”何常在說。
網文作家需要保證穩定的更新,才能長期抓住讀者。“我不算是高產的作家。從日更三千字到六千字,我歷時半年;創作《官神》時,才又用了半年提速至日更萬字。”在何常在看來,網絡文學創作是自己與世界溝通的方式,也是為了更好地對話和表達。
懷揣著自由表達的文學夢,是最早一批被稱為“寫手”的網絡作家入行的重要因素。2005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物理系的丁墨開始在晉江文學城發文。作為一位高產的網絡女頻作家,其作品涉及懸疑愛情、科幻、言情和職場等題材領域,多以懸疑愛情向寫作為主。
“我會寫作,是因為它是我的興趣和夢想。‘墨’字,就是指寫作要始終帶著墨香氣息,需要保持一顆寫作初心。在我最初寫作的年代,寫作者的收入水平普遍不如其他行業高,大多都是基于文學夢想進行創作。”在丁墨看來,觸網寫作是“出于精神需要”,寫作讓她變得獨特而自由,在網絡文學創作的世界里,可以盡情表達、展現自己的思考和構想。
何常在的代表作《浩蕩》不僅是一部反映改革開放四十年歷程的小說,也是何常在深耕現實主義題材的重要作品。
長尾效應,網文IP涌現
網絡文學以“爽”起家,以極度的代入感和天馬行空的閱讀體驗吸引了大量讀者。在何常在看來,網絡小說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后,在爽感之外逐漸增加了深度與厚重感,開始探索文學性和可讀性的平衡,出現了許多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
而隨著網絡小說市場的不斷擴大,網絡文學產業鏈逐漸形成。熱門網文IP彰顯了優質作品“長尾效應”;同時,網絡文學獎項的設立也進一步推動了網絡小說的發展和優秀作品的涌現。
2019年,何常在榮獲第二屆茅盾文學新人獎·網絡文學新人獎。與他同年獲獎的,還有驍騎校、阿菩、南派三叔、匪我思存等十名網絡作家。這些網絡大神,不僅是網文作品質量的保障,也是網文IP的創造者。
驍騎校是在2007年處女作長篇小說《鐵器時代》上線后一炮而紅,成為“中文在線”簽約作家,此后專職從事文學創作。在驍騎校看來,網絡文學從PC端到手機移動端,網文更新的時間段不斷地刷新發展,大眾對網絡文學的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提高。
驍騎校的第二部長篇小說《武林帝國》,被改編為同名網絡游戲;第三部反映都市草根階層奮斗史的小說作品《橙紅年代》,被改編為同名電視連續劇。
2021年,驍騎校改變長篇小說賽道,花費4個月創作的《長樂里:盛世如我所愿》,以25萬字的篇幅在全網產生重大影響,較之動輒百萬字的篇幅,中長篇小說重新引起讀者關注。這部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2021年優秀現實題材和歷史題材網絡文學出版工程的小說,“幾乎囊括了可以申報的網絡文學中的所有獎項”。
驍騎校的現實題材代表作《長樂里:盛世如我愿》獲得第二屆“天馬文學獎”,并被大英圖書館收錄。
“我似乎煥發了寫作的第二春。網絡文學從流量到質量,再到精品化,創作者有責任去盡量拓展網絡文學的邊界。”驍騎校舉例,譬如一部分網絡作家創作中長篇網文IP進行影視化改編。
丁墨如今就被稱為網絡文學界的“IP女王”,“半個娛樂圈都想演她的戲”,不少一線演員都塑造過丁墨筆下的角色。
她的經典“懸愛”三部曲,《他來了,請閉眼》《美人為餡》《如果蝸牛有愛情》,網絡小說訂閱量就足夠可觀,又相繼出版,自2015年起被陸續改編成電視劇、網劇,又收割了大批影視粉絲。
隨著改編的作品越來越多,丁墨也有了編劇的新身份,“我在作品影視化時,會盡量選擇制作實力強的團隊,盡可能的表達和爭取,去確保作品的質量”。
如今擔任湖南省網絡作家協會副主席的丁墨尤為感激這個時代,“在網絡文學發展沃土中,我們受到中國作協、中南大學網絡文學研究院等平臺的保護和引導,讓網絡作家既保持自由生長,又能不斷創造謳歌現實主義的精品力作”。
《他來了,請閉眼》是丁墨2013年在晉江文學城完成的懸疑愛情小說
網絡文學“出海”無邊界
目前,丁墨新作《等到青蟬墜落》已連載5個多月。為保證質量,丁墨每天從早到晚好幾個小時全神貫注地進入寫作的世界,極少出門社交、甚至是陪伴家人,“二十年如一日地寫作,無疑需要忍受孤獨,這對性格是一種磨練。”
“我的每部作品連載完成后,基本在泰國、越南和臺灣地區同步上市,近幾年在韓國和俄羅斯也是如此,這種同頻性非常奇妙。”丁墨認為,這體現了網絡文學的無邊界傳播能力。
今年9月,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辦的中國網絡作家赴歐洲文化交流活動于意大利、英國、法國順利舉辦,橫掃天涯作為中國網絡作家簽約作家代表參與。
從體育專業學生,到海拔3000米高原上的工程監理,再到一名網文作家,橫掃天涯用一部《天道圖書館》火遍海外,人生軌跡因網文而不同;目前,《天道圖書館》已經被翻譯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等多種語言,海外閱讀量突破1.8億次,是行業內公認的“國際涯”。
《天道圖書館》是一部由橫掃天涯創作的玄幻小說,講述了張懸穿越異界成為名師,腦海中出現神秘圖書館,并借此叱咤風云的故事。
“當我們喜歡哈利·波特的故事時,也會希望歐洲人民喜歡我們的網絡文學,通過我們的故事欣賞和喜歡中國文化。”橫掃天涯感觸頗深地說道。
目前,何常在創作的《浩蕩》等20部中國網絡文學作品,作為文化交流典藏書目,入藏意大利作家聯合會、羅馬大學孔子學院、英國大英圖書館、查寧閣圖書館、法國巴黎文化中心。
“網絡文學‘出海’的最大優勢是它借助網絡便利,方便國外讀者閱讀,尤其是美國、東南亞等地,國外讀者自發將作品翻譯成中文,這充分釋放了我們的想象力和創作技巧,達到文化輸出的效果。”何常在說。
在這些代表性網絡作家看來,如今網絡文學“出海”過程中,影視、動漫、廣播劇、微短劇等衍生轉化產品形成的影響力愈加凸顯,它們作為新質生產力,為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奠定基礎。今后,中國網絡文學走向海外也將更加順暢。
文 | 政協融媒記者肖君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