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陜北,天高云淡,寒風呼嘯,高原上修長的風機葉片悠悠轉動,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
近年來,吳起縣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風力資源,大力推進風力發電等新能源項目建設,激活綠色發展“引擎”,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近日,記者走進華能陜西吳起風電項目建設現場,巨大的風力發電機組塔筒高高聳立,大型吊車正在開展風機組件吊裝作業,工作人員正緊張有序地進行各類設備安裝工作,大家各司其職,全力推動項目早日投產達效。
華能吳起15萬千瓦風力發電項目電氣專責卓嘉良說:“華能15萬風力發電項目在吳起縣長官廟規劃建設28臺風機,目前正在大面積吊裝階段,預計12月底完成全部投產。”
華能吳起縣15萬千瓦一期風電場海拔高且跨度大,屬于典型的山地風電項目,包括8臺單機容量5000千瓦和20臺單機容量5500千瓦的風力發電機組,裝機總容量為150兆瓦。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為電網提供清潔電能3.5億度電,相當于節約標準煤約10.6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5.77萬噸,減少碳排放6.23萬噸。
據了解,該項目是國內首個桁架塔山地風電項目,因此,施工方在追求安全、優質、高效建設的同時,始終將綠色環保理念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把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措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不斷完善環水保體系建設,嚴格落實環水保各項措施要求,全力保護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生態環境。
“桁架塔的采用相較于傳統的混塔和剛塔筒來說,占地面積更小,減少了土地資源的占用,降低了生態干擾,投運以后桁架塔的下端可以復耕,對于生態來說更友好。”卓嘉良介紹,在整個項目建設過程中,引入了先進的環保監測系統,利用物聯網和大數據等一些智能智聯的技術,對施工現場的揚塵、噪聲、水質等進行實時監測,并依據這些實時數據,及時調整現場施工方案,確保各項環保能夠達到穩定的標準。
近年來,吳起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國家“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決策,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為抓手,積極發展新能源產業。據了解,“十四五”期間,吳起縣規劃建設新能源項目330萬千瓦,其中風電項目270萬千瓦,光伏項目55萬千瓦,生物質發電項目5萬千瓦,新能源產業已逐漸成為支持吳起縣產業轉型的新動能。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吳起縣已建成并網新能源項目78.5萬千瓦。其中,光伏3.7萬千瓦,風力發電74.8萬千瓦,在建項目6個,裝機規模80萬千瓦。吳起縣能源辦副主任李妍明表示,預計項目全部建成后,吳起縣新能源項目年發電量可達66.7億度,年產值約達到30億元。下一步,該縣將以能源強基提振縣域經濟實力,堅定不移發展新能源產業,加快風電光伏項目建設步伐,力爭打造全市新能源產業示范基地。記者 劉小艷 通訊員 樊俊虎
來源:延安市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