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同樣的劇本可能會上演兩次,第一次往往是正劇,第二次則是喜劇。12月3日夜間,韓國總統尹錫悅突然宣布戒嚴令的時候,還讓人大吃一驚,以為即將上演的是《首爾之春》2.0版本,沒想到這場對全斗煥cosplay的行為,卻直接造就了他自己最寒冷的“首爾之冬”。
當戒嚴失敗之后,這位幾乎是韓國歷史上最不受歡迎的總統,其倒行逆施的行為即將面臨來自韓國國會和民眾的清算,提前下課已經成為必然。由在野黨和市民團體推動的彈劾議程已經啟動,從政變失敗到最終入獄的整個流程,顯示了韓國在民主化道路上取得的成就。
一 為什么要發動政變?
發布戒嚴令,其實是尹錫悅已經被逼到了墻角,不得不采取的下下之策。在走投無路之際,他意圖鋌而走險,參照樸正熙、全斗煥等開辟的韓國傳統先例在前,意圖奮力一搏,擺脫當前的政治窘境。
之所以走到這一步,與尹錫悅個人的執政理念有很大的關系。從政治光譜來看,他比較傾向于極端右翼。韓國《京鄉新聞》曾經在其執政兩周年時刊發社論說,尹錫悅推行的政策“違背了大多數民眾的意愿”,國家的經濟也亮起了“紅燈”。推行的醫療、住房改革成效不佳,導致物價上漲,增加老百姓生活成本,加劇了公眾的不滿情緒。
尹錫悅的夫人金建希也深陷困境之中,她被指控于2022年9月收受了價值約300萬韓元的名牌包,該事件被媒體曝光后在韓國引發熱議。此外,她還因涉嫌違反《關于禁止接受不正當請托和財物的法律》(反貪法)而受到調查。韓國檢方還調查了金建希及其家屬涉嫌在2009年至2012年間參與操縱寶馬汽車在韓經銷商德意志汽車股價的行為。
媒體評論他這兩年的執政可以被概括為“傲慢”“缺乏溝通”,并且堅持錯誤立場,一條道走到黑。尹錫悅的性格過于執拗,很難與人溝通,即使是與國民意志有比較大的沖突,他也不愿意聽取韓國民眾的意見,容易一意孤行。同時,在從事檢察工作時,也利用了其工作性質,多次發起投機行動,撈取政治資本,性格中也還具有一定的投機性。
真正的導火索是尹錫悅與國會之間的矛盾。自尹錫悅當選韓國總統以來,執政黨經歷了22次國會彈劾,尤其是今年6月在野黨在地方選舉中大勝后短短半年發起了10宗彈劾案,欲把尹錫悅置于死地。
由于尹錫悅及其家庭拖累了韓國執政黨的表現,在2024年的國會選舉中,在野的共同民主黨及其衛星政黨共贏得175個議席,繼續保持了國會第一大黨地位。執政的國民力量黨及其衛星政黨共獲得108個席位。朝小野大的局面形成,在野黨牢牢控制住了國會。在11月29日,韓國國會砍掉了尹錫悅政府預算中的4.1萬億韓元,他也因此勃然大怒。而韓國國會正在打算對其發起彈劾,再不動手可能就晚了。
二 為什么政變會失敗?
尹錫悅發動戒嚴,可以說完全不得人心,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來看,都打錯了算盤,幾乎不可能得到任何人的支持。從一號戒嚴令看,其實質就是一場政變,目的在于關閉立法機構,開歷史的倒車,把韓國重新帶回到軍事統治之中。然而,時移勢易,韓國上一次發布戒嚴令已經是44年前的事情了,實施軍事獨裁在韓國已經不再具有任何可能性。
從準備上來說,尹錫悅可以說毫無準備。檢察官出身的他在軍中毫無根基,沒有任何可以調動的力量。當宣布戒嚴令之后,軍方足足開了一刻鐘的會來決定成立戒嚴司令部,就說明連軍方都蒙在鼓里。
而全斗煥發動政變的時候,組織了一個叫做“一心會”的軍官組織,做了大量的基層動員工作,牢牢地控制了軍隊,才得以成功。此后,韓國人為了反抗全斗煥政權的統治,發動了一次又一次反抗,其中尤以“光州事件”最為慘烈。韓國人以血的代價,完成了國家的轉型。
在發達的韓國文娛領域,有大量的作品都在紀念這一事件。僅僅最近幾年,就有《出租車司機》《華麗的假期》《辯護人》等電影大賣,而去年大熱的《首爾之春》,則還原了“雙十二政變”的全部過程,并且樹立起首爾衛戍司令這一正面形象,剛剛宣布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國作家韓江,其創作的主要領域就是不斷反思和記錄“光州事件”。有這樣的文化氛圍在,想要復刻全斗煥的“成功”,完全沒有任何的可能。
事實也是如此,當尹錫悅冒險宣布戒嚴之后,立刻就成了孤家寡人。反對黨自不待言,甚至連執政黨也表示這是非法行為。執政黨國民力量黨黨魁韓東勛第一時間就表示,“緊急戒嚴”是錯誤的,并表示“將同國民一同阻止”。軍方雖礙于其指揮權,不得不被動響應,但也只是虛以委蛇,應付了事。
韓軍事先根本不知道要戒嚴,遲遲成立的戒嚴司令部臨時調動了第一空輸特種旅團和代號“白虎部隊”的707特種大隊,前往國會進行封鎖。然而他們根本沒有與民眾直接對抗的意圖,帶的裝備大多都是訓練用槍,子彈和彈夾都沒有帶,一道玻璃門就擋住了707特種部隊的精英,還有部隊士兵頻頻向民眾鞠躬致歉。
普通市民不愿再回到過去,也爆發出了驚人的戰斗力。他們用家具擋住通道,用滅火器阻止軍隊,而女議員安貴朎站在士兵面前,勇敢的用空手推開步槍的一幕,把民眾的勇氣表現得淋漓盡致。當國會以190:0的結果要求撤銷戒嚴的投票結束后,部隊立刻找到臺階,迅速撤回。值得注意的是,當決議通過的時候,在野黨和執政黨的黨魁李在明和韓東勛站起來,緊緊的把手握在一起。
整個過程,完全就是尹錫悅一意孤行的冒險,其過程看起來就像冷笑話精選,在短短幾個小時后就宣告失敗。
三 會不會影響中韓關系?
尹錫悅的失敗已經是注定的了,他延續了韓國總統的傳統藝能,必然面臨韓國國會的清算。目前,在野黨已經發起了對總統進行彈劾的議案,而執政黨也下定決心要和他撇清關系。《韓民族日報》最新消息稱,韓國執政黨國民力量黨代表韓東勛于4日上午在黨內閉門大會上提出,要求尹錫悅退出該黨。
隨之而來的是眾叛親離。尹錫悅總統辦公室室長、首席秘書長等高級幕僚團隊集體提出辭職,身邊已無親信。同時,執政黨已就內閣集體辭職達成一致,軍方也必須得有人出來背鍋,國防部長官金龍顯也將被免職。
12月4日下午,韓國政壇6個在野黨聯合發起針對總統尹錫悅的彈劾動議案,當天下午遞交國會,本月6日至7日將投票表決。如果彈劾案在韓國國會獲得通過,法案將送交韓國憲法法院進行最終裁決。從目前的情勢看,已經沒有什么能夠挽救尹錫悅及其家庭的命運。
尹錫悅執政期間,在外交上幾乎完全放棄了韓國過去歷屆總統畢竟平衡的立場。韓聯社稱,尹錫悅將重點放在了“全球中樞國家”和“價值觀聯盟”之上,對美日態度都引發了韓國民眾的不滿。一方面過于跟隨美國立場,“更緊密靠近西方自由陣營”。
另一方面,在對日問題上過去與妥協,在勞工、福島核廢水、獨島等問題上都采取了妥協和合作的態度,令韓國人非常不滿。《韓民族日報》用“沒有GPS定位系統導航”“四面楚歌”來形容尹錫悅政府的外交,稱其在國防安全領域擴大與美日合作的同時,未能拿出對華、對俄、對朝關系的綜合戰略。
而最大在野黨黨魁李在明,在內政上主張限制資本,對富人征稅,倡議向韓國公民發放總計 13 萬億韓元的現金約 96 億美元,來重振經濟,同時擴大社會福利,構建 “公正社會”。
外交上,李在明主張對朝鮮采取更加和解的態度,緩和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促進地區和平穩定。在他希望與中國加深合作關系,推動兩國在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尹錫悅離職之后,隨著李在明一派力量的壯大,新任的韓國領導必然會重新考慮調整外交政策,特別是在政局不穩的情況下,幾乎肯定會緩和韓朝和中韓關系,恢復中韓之間的正常交往,緩和兩國關系,更加重視兩國經貿往來和民間交流,為東北亞局勢的緩和以及中韓關系恢復創造良好的契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