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局發布2024年10月江蘇省法定報告傳染病疫情,其中流行性感冒報告7526例。專家提醒,隨著氣溫逐漸降低,流感病毒也悄然進入高發季,作為呼吸道傳染病中常見的一員,流感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易在人群中發生流行,需特別注意科學預防治療。
多省份新增流感病例數達到7000+
流感其實有很多種
2024年10月,全省共報告甲、乙類法定傳染病發病8929例,丙類傳染病共報告發病11555例,報告發病數居前三位的病種依次為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和其它感染性腹瀉病,其中流行性感冒報告7526例。
進入秋冬季以來,全國不止一個省份新增報告流感病例突破7000例,僅在10月份,廣東省流感發病數達7354例,居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數首位;四川省流行性感冒發病數7757例,排名報告發病率第二;浙江省流行性感冒報告更是達到15990例,居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數首位。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傳染病,可分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易造成流行的主要是甲流和乙流。
圖源:中國疾控中心
據中國疾控中心發文介紹,甲流是流感中的“主角”,甲型流感病毒是最常見的流感類型,對人類的威脅較大。甲型流感病毒的亞型由兩種表面蛋白決定:血凝素(HA)和神經氨酸酶(NA)。目前已發現18種HA和11種NA,不同的組合構成不同的病毒亞型。甲型H1N1和H3N2亞型流感病毒會在人群中引發季節性流行,因此也被稱為“季節性流感”。我國的季節性流感流行高峰通常出現在冬春季節,而南方地區的夏季也會出現小規模的流感高峰。
乙型流感同樣呈現周期性的季節流行,通常會隔幾年出現一次流行高峰。乙型流感的癥狀與甲型流感相似,但歷史上沒有引發過全球大流行。乙型流感的宿主相對單一,目前僅在人類和海豹中發現過乙型流感病毒,少量動物在實驗條件下可以感染乙型流感,如雪貂或小鼠。
流感≠普通感冒
重癥可致死
疾控專家提醒,流感與通常所說的普通感冒不同,特指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也是我國法定報告管理的丙類傳染病。
流感病毒容易變異、傳染性很強,人群對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往往全身癥狀較為明顯,主要表現為急性起病、高熱、頭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
在未接種疫苗的情況下,流感有發生重癥的風險。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流感病毒的季節性流行可導致全球平均每年約300萬~500萬重癥病例,29萬~65萬呼吸道疾病相關死亡。兒童、老人、孕婦或患有哮喘、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的人群感染后發生重癥的風險高,可導致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不全等。
而普通感冒一般是由除流感病毒以外的多種其他病原體導致的一類以呼吸道癥狀為主的疾病。一般起病較慢,通常為低熱或不發熱,咳嗽、鼻塞、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癥狀比較明顯,而頭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癥狀較輕。一般無傳染性或傳染性很低。通常預后較好,并發癥少見。
圖源:中國疾控中心
關于流感的兩大誤區
千萬別中招!
誤區一:得了流感不治療能夠自愈
有人說流感不治療能夠自愈,身體底子好的人扛一扛就過去了,不用去看醫生。對此,醫生表示:對于體質良好的健康人群而言,這個說法或許可以成立,但是對于身體素質不好的人群來說,得了流感就不要等著自愈了。此外,如果出現持續三天的39℃以上高燒,或憋氣、呼吸困難等癥狀,這通常表明自愈的可能性很小了,應立即就醫。
誤區二:沒有出現呼吸道癥狀就不是流感
常見的呼吸道癥狀有鼻塞、流涕、打噴嚏、咳嗽、有痰、胸痛、呼吸困難等,但并非所有人得了流感都會出現呼吸道癥狀,特別對很多老年患者來說,呼吸道癥狀恰恰不典型,更多是頭暈、乏力、低燒等。
出現呼吸道癥狀,應及時就醫并合理用藥,減緩癥狀并促進恢復。家庭備藥也很重要,如中藥連花清瘟,該藥是中醫絡病理論指導下研發的專利中藥,其組方匯聚了清代的《銀翹散》、漢代的《麻杏石甘湯》以及明代《溫疫論》中治疫病用大黃的治療經驗,配伍藿香芳香化濕護脾胃、紅景天提高免疫固正氣,針對感冒、流感、新冠等多種呼吸道疾病引發的發熱、惡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頭痛、咽干咽痛等“外感病”癥候群,都能對癥治療。因療效確切,連花清瘟獲得國家診療方案及指南30余次推薦為流感相關方案中的治療藥物,并在海外多個國家獲得上市許可。
可通過氣溶膠傳播
注意科學預防
疾控專家介紹,流感的傳播方式多樣,病人和隱性感染者是傳染源。
(1)飛沫傳播:患者可通過打噴嚏、擤鼻涕、咳嗽等產生的飛沫排出流感病毒,正常人群吸入這些飛沫而感染;
(2)接觸傳播:患者的鼻涕、口水、痰液污染周邊物體,正常人群通過手接觸這些污染物體后,在沒有洗手的情況下觸摸鼻腔、眼睛等黏膜也可導致感染;
(3)氣溶膠傳播:在特定場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閉或通風不良的房間內,病人產生的飛沫長時間聚集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也可傳播。
由于流感的傳播方式都屬于日常生活行為,平時容易忽視,這也是流感容易傳播的原因。
預防流感,需做好這2招:
第1招:打疫苗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3-2024)》建議,所有≥6月齡且無接種禁忌的人都應接種流感疫苗。大家可在流感流行季開始前接種流感疫苗,另外,在流行期間任何時機都可進行疫苗接種。
第2招:做防護
● 勤洗手:勤洗手并注意正確洗手,避免用臟手觸摸眼、鼻或口。
● 勤通風:每日開窗通風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
● 戴口罩:在流感流行季節,60歲及以上老人、5歲以下兒童、孕婦以及患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等,盡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如必須前往,建議佩戴口罩。
● 掩口鼻: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屈肘遮住口鼻,用過的紙巾應及時扔到垃圾桶內,及時洗手。
● 避免接觸:如果家庭成員或同住人員診斷為流感或者出現流感樣癥狀,接觸時應盡量佩戴口罩。
● 減少傳播:出現流感樣癥狀后,應避免帶病上班、上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