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將別人的習慣當成了正確答案,居然還將對此的事后諸葛亮腦補分析當成了高大上的理論。
——坤鵬論
第十一卷第六章(2)
原文:
對于辯難兩方面的意見與印象若作等量齊觀,當是幼稚的;
兩方必有一方錯誤。
解釋:
如果對辯論雙方完全不同的意見和印象同等看待,這是幼稚、愚蠢的;
因為兩方中必有一方是錯誤的。
這在如今看來是絕對了,有些非對即錯,非黑即白的二元論了。
原文:
這是明顯的,問題起于感覺;
同一事物實際并不會于此人味甜,而又于彼味苦,
如其有別,其中一人的味覺當已受損或有所變改。
解釋:
這點是顯然的,問題起始于感覺;
同一個事物實際上從來不可能對這個人是甜的,而對那個人是苦的,
如果真會有這樣的差別,那么,肯定是其中一個人的味覺受損或是有所改變。
原文:
若然如此,大家就該以其中的一方為度量事物的標準,而不用那不正常的另一方。
解釋: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人們應該以其中的一方為衡量事物的標準,而不應該選取那不正常的另一方作為標準。
原文:
于善惡、美丑、以及類于此者,亦然。
解釋:
對于善惡美丑以及類乎于此的,都應該是這樣。
原文:
那些執持著我們所反對的那種意見的人,正象用一手指壓在下眼瞼而看見了兩手指,
然后又示人以手指只有一個,于是他主張二與一相同(這于另一位不自干擾其視覺的人,一手指看來就是一手指)。
解釋:
那些堅持反對意見的人,正如同用一根手指壓迫眼球時,看一個物體往往會呈現為兩個,比如一根手指就會看成兩根手指,
然后又示于眾人手指只有一根,于是就主張二和一相同(另一個人不自己干擾自己的視覺,一根手指看來就是一根手指)。
原文:
總之,凡認為世上一切事物皆變動不息,沒有一刻能保持相同的情態,
用這樣的觀念作為我們判斷真理的基礎,這是荒謬的。
解釋:
總之,凡認為世上所有事物都處在變化中,沒有一刻可以保持相同的狀態,即以赫拉克利特為代表的流變說,
用這類思想作為我們判斷真理的基礎,這是荒唐、站不住腳的。
原文:
探索真理必以保持常態而不受變改之事物為始。
這些當以諸天體為最宜;
列宿千古無恙,昨今相同,不參加變化,也不會一刻這樣,一刻又那樣。
解釋:
應該從永遠保持同一,從不作任何變化的事物中探索真理。
這些事物應該最好用諸多的天體作為參照;
因為眾星千年來沒有變化,古今皆同,不參與變化,也不會此時為此,彼時為彼。
本文由“坤鵬論”原創,未經同意謝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