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葉二 編輯 | 魏曉
李彥宏的預言正在成為現實。
一個月前的百度世界2024上,李彥宏認為,一個靠想法就能賺錢的新時代來了。
看上去,很是天馬行空的判斷,事實上,卻正在落地。
前段時間,百度聯合英偉達舉辦了據說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智能體大賽「2024百度搜索·文心智能體創新大賽」,共吸引近萬名參與者提交近4000個智能體。其中超3成獲獎者已通過在百度搜索分發其創建的智能體賺錢。
而承接這次大賽的百度文心智能體平臺已有超過10萬個智能體應用了商業組件,單個智能體的單次轉化最高收入達到了10萬元。
在這背后,正是智能體的爆發。
今年以來,市場已經形成共識。隨著大模型的普及程度日益加深,AI產業的發展重點已經從去年對模型層的高度關注轉向了場景應用層,轉向了AI商業化落地。而,智能體作為新的技術和應用形態,就此走向了舞臺中央。
在12月5日舉行的2024百度熱AI營銷大會上,百度副總裁、百度搜索總經理趙世奇表示,智能體將是AI原生時代,內容、服務和信息的新載體。一方面,是因為智能體的門檻很低,非技術專業人士也能上手;另一方面,智能體的天花板又很高,完全可以做出功能強大的應用。
百度認為,智能體作為AI應用的最主流形態,將成為AI時代的商業發展原動力,并早早布局其中。
不只是百度,今年以來,阿里、騰訊、字節跳動等大廠同樣發力智能體領域,推出了一站式智能體開發平臺。
AI賽道的競爭戰火再次打響,從百模大戰進入到智能體大戰。而這一次,卷的不僅僅是技術、參數,更在于應用層的生態,以及商業閉環體系的跑通與搭建。
就看誰能率先挖到第一桶金了。
智能體走向C位
所有的AI從業者,都不可避免的要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大模型將如何具體變現。
前兩年,市場上的大廠可以暫時先忽略這一問題,先去在圍繞算力、技術等各方面去瘋狂投入,搭建一個能力強大的大模型底座,但到了現在,大模型的商業化,已然是必須要解決的首要任務。
很簡單的道理,如若無法實現商業變現,那么大模型所謂的改造人類社會、創造價值,也就缺乏實質性根基。這一窗口下,智能體也就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主角。
銜接大模型與應用層的智能體也可叫做AI Agent,區別于通用大模型,智能體是一種更為個性化且獨立的信息處理助手,它們能依據既有信息和既定規則,自主進行規劃、計算與推理。這一過程模擬了人腦的決策機制,從而徹底革新了用戶獲取與分發信息的方式,化身成為用戶的私人智慧助理。
市場上越來越多的從業者,也逐步意識到,ChatGPT的誕生只能算生成式AI的“iPhone時刻”,而智能體生態的徹底確立則是生成式AI的 “APP Store時刻”。隨著智能體的爆發,大模型浪潮才正式進入到AI應用時代,商業化空間以及賺錢效應,由此打開。
而百度,早已經投身其中。
從去年開始,李彥宏便最早提出了AI原生應用的概念,并在隨后,百度一直在持續建設智能體生態,不僅是布局最早的,甚至也已然跑通了智能體如何賦能應用層,并直接實現商業化,幫助開發者變現這一商業閉環。
早在去年9月,百度就推出了「靈境矩陣」平臺,后來改名為文心智能體平臺,截至今年11月,已經擁有80萬開發者和15萬家企業。
根據QuestMobile的一份報告,文心智能體平臺是國內最早推出商業化能力的智能體平臺。
百度智能體為什么能率先跑通商業變現的閉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與百度搜索這一巨大流量入口的生態互動:
一方面,百度搜索為智能體提供巨大的流量池,文心智能體的分發量相較年初增長16倍;另一方面,智能體也極大地拓寬了百度搜索的能力邊界。趙世奇在演講中稱,智能體給百度搜索帶來了五大新能力,分別為多輪對話、超級外腦、創意升級、擬人體驗和多元推薦,這不僅讓用戶通過搜索獲得的答案更加專業、精準,同時在交互上也實現了更接近人與人的交流。
比如假如說用戶要做一個成都2日游的攻略,放在以前,可能要在網上搜集大量資料,再自己精心整理加工之后,手動給自己制定行程。但現在,這些在一個智能體,通過多輪簡單的對話,就能把這些復雜問題給搞定。
還有在擬人體驗上,拿百度搜索最近上線的智能體超寫實數字人「易軼律師數字人」來說,這正是一款以行業內非常知名的律師易軼為原型的,通過動作驅動、語音訓練,將這些素材做成與易軼本人相似度極高的一款智能體數字人。用戶在遇到法律相關問題時,「易軼律師數字人」不僅能給出非常專業的建議,還能與用戶進行視頻通話,與用戶達成一種接近于面對面交流的直觀體驗。
等等之類。這正是在應用場景層面,智能體所帶來的顯性體驗上的改變。當然,商業化的空間,也隨之打開。
打開新的想象空間
以「易軼律師數字人」為例,當用戶在百度搜索框中輸入自己的疑問,就可以與「易軼律師數字人」進行很直觀的交流,后者也能通過自己的智能體分身解答用戶的初步問題,引導其拆解和清楚表達需求,如果用戶再有執行上或者更進一步的需求,「易軼律師數字人」就能將其轉化為正式客戶,接受客戶在法律上的相關委托。
很顯然,智能體也在這一過程中,完成了大模型能力落地應用場景,再到商業化變現的路徑打通。對于百度而言,這也意味著,其在本次 AI 大戰中率先找到了「說明書」。
在這背后,與百度文心智能體平臺的發力方向——易開發、有分發、有錢賺這三點密不可分。
AI想要造福人類,總歸是要跑通商業路徑,同時更關鍵的是,要讓絕大多數普通用戶也能夠真正能享受到AI技術的好處了,不僅是體驗上,同樣也是利益上。
百度顯然是朝著這一方向,努力著的。
一方面是,通過創新技術和工程方法,百度文心智能體平臺把AI技術的門檻一降再降,讓每個人都能成為AI使用者,讓每個人都能制作信息產品并推廣,制造屬于自己的智能體。
另一方面,百度基于強大的流量、豐富的生態矩陣,以及廣泛的場景布局,可以為智能體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持和應用場景,從而讓每個人都有機會通過AI賺到錢。
業內都知道,智能體被使用才能產生價值,分發是智能體實現價值的關鍵。
背靠百度生態,文心智能體構建了“1+N”分發策略,其中1代表百度搜索。智能體給搜索帶來的五大變化之一是「多元推薦」,為搜索策略注入新的活力,為智能體分發增添了更多可能,趙世奇將其稱為「一呼百應」。他舉了情感領域的例子,情感的問題通常很個性化,沒有標準答案,用戶輸入問題的時候,系統會推薦好幾個智能體,不同的智能體提供多維度的答案,打開了用戶的思路。新的推薦策略,帶來了新的機會,給智能體提供更多的曝光機會。
N代表百度的產品矩陣,比如文小言、貼吧、網盤,小度等,這些百度系矩陣產品,都是經過市場長期驗證的商業場景,均代表著海量真實需求。
因此對于開發者而言,這意味著只需開發一次,便能觸及百度的多樣化、多終端場景,實現最大化的分發效果。
這其中無疑,作為用戶獲取信息、尋求解決問題、滿足好奇求知等需求的主要入口,“搜索”扮演的角色尤為關鍵。而無論是PC時代,還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甚至是現在的AI時代,百度依舊牢牢站穩搜索入口的用戶心智,自然,這也將成為百度在贏得AI時代的壓艙石。
再者,就是提供直接的商業化功能,完成供給與需求的匹配。百度的文心智能體平臺推出了五大商業組件功能,包括鏈接掛載、商品轉化、線索轉化、聯盟廣告和膠囊位組件,為商業化提供全面支持。
除此之外,百度文心智能體平臺還會定期推出各類助推計劃和分享沙龍。
比如近期推出的「商領計劃」,招募并培訓高潛力商業變現開發者、生態創作者、企業合作伙伴等,通過商業化專項訓練營賦能開發者經營能力,最終實現商業變現。截至目前已有3000多開發者報名,上線具備變現能力的智能體1100多個,獲取數千次咨詢量。
比如今年12月7日還會舉辦百度搜索·文心智能體創新大賽及平臺開發者分享會,邀請百度、英偉達的資深技術大咖和AI產品榜創始人李榜主坐鎮分享,為智能體布道。
這樣的生態體系構建下,百度在智能體商業化上已經向前邁出了很大一步。
公開數據顯示,在文心智能體平臺上,已有超10萬個智能體應用了商業組件;與今年7月相比,實現收入轉化的智能體數量增長了395%,單個智能體的單次轉化最高收入達到10萬元。
一股智能體的商業化大潮,也就此打開。而這無疑,也將為百度帶來新的發展想象空間。
當前市場上,智能體在AI時代正在扮演如同PC時代的網站,移動互聯網時代的“APP應用”的角色,深刻改造人類社會。
這一輪風口變換,百度已然率先拿到了門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