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對于大豆的用量需求,可謂是相當的大。
看似一顆小小的豆,卻有著大用處,像是我們平常喝的豆漿、吃的豆油等,都是用大豆制成的,其中用大豆制成的豆油,更是我們食用油當中的重量級的存在。
遍布飲食各處的大豆,卻是我國農作物當中的稀罕物,每年都需要依賴外國進口。
翻看往年的海關總署匯表,我們不難發現,其中從美國進口的數量可達1339.87萬噸,均價為3837元每噸,價格還算合理,但要知道,我們不光從美國進口。
身為一個大國,進口渠道自然是多,其中俄羅斯與巴西也是可供進口的選擇之一。
別看我們國土面積大,可適用于種植農作物的土地面積,卻沒有歐美其他各國的多,所以像是大豆、玉米等平原上耕種的農作物,就需要依賴其他國家的進口。
眾多的進口國家當中,當屬美國銷往中國的大豆數量最多,因而其獨有的生長條件與環境,使得大豆出產量更高,無論是非轉基因,還是轉基因,都適宜生長。
在這樣的培育環境下,我們也加大了對美國的進口量,從一開始的幾百萬噸,到現在的1339.87萬噸,足以證明我國對于美方的大豆市場的產量,有多么信賴。
不光出產的量夠大,價格上面也實屬實惠,達到了每噸為3837元的價格。
除了從美國進口,我們還會從阿根廷、巴西等地,篩選品相好的大豆購買。
不過相比之下,還是美國相對于更有優勢一些,因為其種植面積大,產量多等優勢,成為了我們的第一選擇,其他國家的大豆品相也佳,數量上卻略輸人一籌。
根據2024年下半年的研究證明來看,進口大豆的市場中,美國或許不再占優勢。
截止9月中旬,我國已經從美國選購了590萬公噸大豆,占美方銷售量的37%。
這么一看,是不是覺得我們是美國大豆的大客戶,可身為賣家的美方卻不這么想。
因為往年的時候,我們的銷量份額都是占美方的40%左右,也就是說,有一大半的收入都是靠我們來貢獻的,今年少了3%,雖說僅僅是3%,但數額也是不一般。
同樣的,中國對于美國玉米的供應量,也從前幾年的31%下跌至了如今的6%。
只能說,局勢在不斷地變化,多備幾個進口國,這才是作為一個大國該有的覺悟。
雖說我們對于老美的供應量,已經不如原先那么大了,不過好在我們還有其他的備選方案,像是俄羅斯與巴西,就是我們進口市場中的二號選手和三號選手。
地處亞歐兩大洲的俄羅斯,冬季時節相當長,可供收獲的季節也相應縮短,為了不影響經濟交易,去年的時候,俄羅斯就已將大豆種植面積擴張到了350萬公頃。
這一番擴張運動,與響應中國市場對大豆的需求量,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歷經這一次變動后,俄羅斯國內的大豆產量也隨之翻倍,我國也增加了對俄羅斯大豆的收購,結果不收不知道,一收才知道俄羅斯大豆,每噸均價竟在3773元。
這個價格,可比美方開出的價格還要便宜,簡直是不要太誘人了。
除了俄羅斯和美國,巴西也是我國進口大豆的主要來源,與美國一同占到了總量的95%。
根據去年的數據統計,我國光從巴西采購大豆的數量,就達到了近4000萬噸,這其中包含了非轉基因大豆與轉基因大豆,兩者的數量,自然是后者居多一些。
雖說數量驚人,可巴西大豆的價格卻不菲,賣到了每噸4197元人民幣。
一噸的大豆就差這么多,要是成千上萬噸的大豆呢?總價差定是相當驚人!
綜上所述,各國之間的大豆,也有著不同的價差,正所謂“多個朋友多條路”便是如此,多一個備選的進口渠道,不失為一種好辦法,畢竟不能光依賴一個國家。
這個問題,一個是關乎我國大豆生產的總量,一個是大豆的價格,可是令人遺憾的是,哪個方案都無法達到預期,這也就是我們為何要從外國進口大豆的原因。
從2016年到2020年,我國大豆的消耗量就達到了1.12億噸,算是供不應求了。
這都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大豆產量,同期相比僅有1360萬噸-1960萬噸之間,就連十分之一的供應量都滿足不了,單靠國內這點少得可憐的產量,完全不夠用。
倘若我們自產自銷的話,很快就會落入“一豆難求”的局面,所以才會進口采買。
再一個就是我們的耕種環境,無法滿足現有的大豆需求,常規的農作物種植標準,都是需要在年降水量超過400毫米的地方開墾,可惜的是,這樣的地方少之又少。
大部分有這樣環境的地區,都會用作建造工廠亦或是住宅區,沒有任何農用空間。
就算是有這樣的好地方,也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無法達到理想的大豆產量。
再一個就是,我國不支持轉基因大豆的種植,又恰好對轉基因大豆的需求量很大,于是乎,在這樣兩難的情況下,我們只好選擇國外的轉基因大豆,用于二次加工。
事實上,大豆不單單可以用作食用油,還可以制作成“豆粕”,成為家畜們的飼料之一,此外還可以制作成糕點、飲品等東西,可以說大豆的渾身上下都是寶。
因此可見,我們有對大豆有著迷一樣的追求,也就不難理解了,畢竟人口眾多。
之所以會選擇從外國進口大豆,是因為產量高,種植時日照時間長,品相也佳。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攻克大豆供不應求的難題,成功解決對外進口大豆,做到自產自銷自足,就足以了,只不過目前距離這個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信源:
【1】鳳凰網黑龍江 2024-04-06《首批1000噸俄羅斯進口大豆抵達五大連池市 跨境農產品深加工實現“零”的突破》
【2】中國大豆產業協會 2024-07-23 《今年上半年中國從巴西進口3443萬噸大豆 同比提高16%》
【3】中國植物油協會 2024-11-26《國際大豆價格下跌,中國買家加快采購步伐》
【4】金融界 2024-09-21《美國大豆,中國也不想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