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犍連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神通第一著稱。他能夠以耳聽遠近之聲,眼觀無礙之物,并以剎那神速抵達任何地方。他常以神通助佛弘揚佛法,顯示了佛教徒慈悲濟世的精神。
有一次,舍衛城的全體居民聯合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公宴,供養包括九十六種外道在內的出家修行者,并邀請波斯匿王和太子群臣作陪。宴席設在阿者河對岸的大廣場上。目犍連尊者作為首位到場的上賓,穩坐其中。
不久,外道眾人也紛紛趕來,爭相想在宴會上取得首席座位。然而,意外發生了:阿者河水忽然暴漲,阻斷了通行之路。他們心急如焚,卻無計可施。
此時,目犍連遠遠望見佛陀正帶領諸弟子緩緩走來,儀態安詳。他隨即以神通在河面上化現出一座寶橋。這座橋以香花綢緞和七寶裝飾,輝煌奪目,等待佛陀從橋上通過。
然而,橋的出現引發了外道的紛爭。他們見到寶橋,不知其由目犍連所化,便竊喜地說道:“佛陀遲到,天意顯靈造橋,必是為我們先行而設。”外道爭先恐后地踏上橋梁,企圖搶占宴會首席。
然而,當他們走到橋中央時,橋梁突然斷裂,諸外道紛紛墜入水中,哀呼救命之聲響徹河岸。
片刻之后,佛陀與諸比丘抵達河邊。寶橋隨即恢復完整,佛陀與弟子安詳地行走其上,見橋下外道隨波逐流,便生起大慈悲心,以神通之力一一將他們救起。佛陀并未責備,而是讓他們排隊隨行,隨后才安然渡過寶橋。待佛陀與弟子們渡河后,寶橋便化為虛無。
宴會開始時,佛陀和弟子衣冠整潔,威儀肅穆,而諸外道因衣衫濕透,只能蹲在陽光下曬衣。一干外道深感羞愧,認識到自己的無知與傲慢。他們自覺如微弱的燈光,與佛陀及其弟子的光輝相比,顯得黯然無色。
這場聯合供養的盛宴,不僅讓舍衛城百姓感念佛陀的慈悲與智慧,也讓外道心生悔改,紛紛皈依佛陀,成為其弟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