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歲的瓊瑤離開了,她的一生鑄就了一部部經典之作,走之前,她寫下了一番讓人淚目的遺言!“我已經活夠了,生亦何歡,死亦何苦。我的一生雖有爭議但無怨無悔。希望不要為我舉行任何形式的追掉會,只愿能靜靜離開!”
看淡生死,走得如此灑脫!一切的一切全都在12月4日這一天畫上了一個句號,她去了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她用點點滴滴的心血,編排了一部比小說都精彩的小說。
這一次瓊瑤自殺成功了,這已經是她第四次自殺,她布局好了一切,看淡人世間的紛紛擾擾!她在視頻中說道“終于等到了這一天,”從這句話來看,瓊瑤不畏懼生死,離開是一種完美的結局。
有人好奇,瓊瑤為何到底經歷了什么?為什么好幾次要選擇自殺?
她第一次自殺要從童年時期說起,由于戰亂原因,挑夫當時看著兩個弟弟,萬萬沒想到挑夫跑路,將兩個弟弟弄丟了。在兵荒馬亂的境地里,父母絕望至極,于是心生了一種最壞的打算,那就是帶著瓊瑤投湖自盡。
一躍而下的瞬間,瓊瑤本能的哭泣聲讓父母心如刀絞,父母回頭拼盡全力將瓊瑤救起,上岸后父母緊緊將瓊瑤擁入懷中,淚眼模糊看著瓊瑤,她生于人間何罪之有啊?于是父母打消了帶孩子自盡的念想,帶著孩子一路顛沛流離堅強存活下來。
在這個過程中,瓊瑤父母竟然奇跡般地找回了走丟的兩個孩子!這也給了瓊瑤很大的靈感,為后期她的作品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因為閱歷曲折,心中的成熟度超出了大部分人。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轉眼間瓊瑤到了18歲的年紀,已經長成了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青春秀麗,落落大方。可就是在這個關鍵的時期,她又誤入愛河,愛上了比自己大25歲的語文老師。
愛的炙熱,卻傷的體無完膚,面對一個愛而不得的人,這一次讓瓊瑤徹底魔怔了!母親最后還把這位老師以“誘拐學生”告了,這位老師被解聘后如同人間蒸發,再也沒出現在瓊瑤的世界里。
自暴自棄的她在感情潰敗和高考落榜后,對人世間沒有了任何留戀,瓊瑤一度面臨抑郁,于是她口服安眠藥準備結束自己的生命,只是沒有成功自殺。也正是因為一次次的經歷,瓊瑤后期寫出了一部高達20萬字的《窗外》。
她學習雖然不好,文筆卻好得出奇,作品在當時廣受好評。
《窗外》作品可以說是瓊瑤的經典之作,但也因為這部作品將她的第一段婚姻推向萬丈深淵。和第一任丈夫慶筠生育了一個兒子,她們的生活本應該好了起來,然后正因為《窗外》的出版發生了爭執矛盾,一發不可收拾。
吵吵鬧鬧的生活辜負了起初的海誓山盟,喘不過氣的日子里,瓊瑤感受不到愛,瓊瑤和慶筠終于臉紅,終于眼紅,一起走進了民政局,結束第一段婚姻。
用傷痕累累來形容瓊瑤再合適不過,孤獨的她需要一個人來愛她包容她,這時候平鑫濤的出現,再一次和瓊瑤促成一段婚姻!只不過起初的時候,瓊瑤是以一個第三者的身份出現,平鑫濤不僅有妻子,還有孩子,也沒有離婚。
平鑫濤用了很長時間才結束了自己的婚姻,瓊瑤也才得以名正言順!漫長的歲月里,瓊瑤面對的是一種精神上的痛苦,有人說她搶別人老公,也有人說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第三者,破壞別人家庭。
好不容易名正言順撥云見日明,晚年的平鑫濤大病一場臥床不起!瓊瑤一生很是感性,她不愿與看著心愛的人被插管子和冰冷的醫療器械來維持生命,她想要丈夫不遭受這種罪。而繼子卻認為瓊瑤別有用心,在這件事情上也存在很大的分歧,導致并不和睦的關系雪上加霜。
2019年,平鑫濤還是離開了瓊瑤。瓊瑤一想到平鑫濤在醫院里以冰冷的醫療器械來維持生命,她說了經典的一句話“人要有尊嚴的死亡!”繼子聽后更是覺得瓊瑤精神錯亂,胡說八道。
總而言之該付出的也付出了,瓊瑤沒有落下好,全都是種種異樣的眼神和責怪。瓊瑤又一次又差點自殺,因為傷心欲絕的她不想自己某一天也像平鑫濤這樣痛苦的離開。
現在86歲的瓊瑤離開,她按照自己理想中最體面的方式去了另一個世界。
她視頻中還說到“這趟旅程,走來辛苦顛簸,且喜也有各種精彩和唱和,相信人間有愛,初心如昨,這是我最后的選擇!”
瓊瑤明白,自己一生備受爭議,但是從未后悔過自己的每一個抉擇。她要體體面面的離開去找自己最愛的人,她生怕自己成為醫療器械下的傀儡。
“生命不會更好,不拖累所愛,也超越病魔!我將飛向可以起舞的星河。”瓊瑤悄無聲息的離開,她不愿至親被她拖累,這一生如同大夢一場,在她的精神世界里,自己并沒有死,只是去了一個很遠的地方。
圖來源于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