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什么是特朗普的貿易新秩序?特朗普的貿易新秩序對我們有多大的影響?面對特朗普的貿易新秩序,我們有哪些路可走?像三十年前歐美日韓到中國投資設廠、就地銷售一樣,從世界工廠轉向生產線輸出大國,是應對特朗普貿易新秩序的唯一方法。特朗普的貿易新秩序,將糾正我們哪些與眾不同的認知誤區?
一、什么是特朗普的貿易新秩序?
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即將在一個半月后帶著滿身的銅臭和重塑世界新秩序的雄心壯志,重入白宮,開啟其為期四年的第二任美國總統之旅。
我們都知道了,特朗普在對待美國內部、國際貿易與盟國關系之間的特立獨行和與眾不同。
在美國國內,他要重構美國的行政機構,打算利用馬斯克牌榨汁機,像阿根廷的米萊一樣切掉行政機構和公務人員的枝枝丫丫,只剩樹干,壓縮行政支出。以實施他的將導致財政收入減少的對企業和富人的減稅政策。
馬斯克替特朗普解釋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減少行政機構對美國社會方方面面的干預,讓美國人天馬行空,自由創造,從而穩固美國在全球創新的主導地位。
對外,特別是對國際貿易,特朗普準備推倒所有對美國存在不平等約束的條款,以利于美國本土制造業的快速回歸,減少貿易赤字。這意味著在WTO框架下的先進國家照顧落后國家,西方國家放開市場銷售南方國家的商品,向南方國家輸出貿易順差以幫助南方國家經濟發展的那一套全球化規則的徹底失效。
根據特朗普在競選中的承諾,當選后所選定的財政部長、商務部長、和貿易代表的表態,特朗普的貿易新秩序對于我們而言,大體包含以下內容:
第一、針對我國對美國的出口商品征收多達60%的關稅;
第二,取消我國永久正常貿易關系(PNTR)地位;
第三,阻止我國商品通過第三國轉口至美國。
大家不要以為特朗普只是說說而已,特朗普是認真的。因為為了實施他的貿易新秩序,他正在準備新的立法--《特朗普對等貿易法》。
特朗普計劃推出《特朗普對等貿易法》,是他在競選期間就宣布了的。這部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如果一個國家對美國商品征收了一定比例的關稅,美國也可以以牙還牙,對該國商品征收相同比例的關稅,這就是特朗普心目中的公平貿易。
特朗普曾多次解釋過他的意思:“根據《特朗普對等貿易法》,其他國家將有兩個選擇:要么取消對美國的關稅,或者美國增加到平衡關稅,他們將向我們支付數千億美元”。
二、特朗普的貿易新秩序對我們有多大的影響?
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特朗普的貿易新秩序對我們的影響,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直接影響我們對美出口大幅下降。
一般而言,出口商品的競爭力與價格成反比。我們這些年出口能夠大幅增長,2023年出口規模達到3.38萬億美元,全球第一,占到了全球商品出口的14.2%,連續7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靠的就是GDP中的低工資占比、產業扶持、出口退稅所帶來的低價格的一旦特朗普的貿易新秩序開始實施,面對60%左右的關稅,我們的價格競爭力便蕩然無存。根據數據模型計算,如果美國對我國商品加征60%左右的高額關稅,將導致中國對美國商品出口下降65%左右。
根據海關公布的數據,2023年我國對美商品出口規模是5003 億美元,占我國出口總額的15%。對美貿易順差是3361億美元,占我國GDP總額的1.9%。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2023年我國經常賬戶順差2530億美元,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2151億美元,國際收支順差379億美元。這意味著,一旦特朗普的貿易新秩序開始實施,將直接導致我國GDP減少1.9%,國際收支從順差379億美元變為逆差2982億美元,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至少將下跌10%至8。
二是間接影響我們對全球的出口。
2020 年美國率先出手,撤銷中國香港特區的關稅優惠政策。今年11 月 28 日,歐盟撤銷中國香港特殊關稅待遇的議案投票以 473 票贊成、23 票反對、98 票棄權,高票通過。
這意味著,特朗普的貿易新秩序,我們不能簡單地以為這僅是美國的貿易新秩序,它還是包括歐盟在內的西方國家的貿易新秩序。
因此,一旦美國對我們加征普遍的60%的關稅,大概率歐盟和其他與我們存在貿易逆差的發達國家也會跟進。因為增加進口關稅,是最簡單最有效的貿易平衡工具。
2023年,我們對整個發達國家的出口額為17873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52.9%,貿易順差7726億美元,占全部貿易順差的93.9%,占GDP的4.4%。
如果西方國家都向美國學習,增加我們的產品關稅到60%,我們對西方的出口將減少1.1萬億美元。順差將變為逆差,導致GDP將下降4.4%左右。國際收支從順差379億美元變為逆差7347億美元,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至少將下跌20%至9。
三是由于出口西方的外貿迂回路線將被切斷,我們對中國香港、東盟、墨西哥等貿易中轉地的出口也將大幅減少。
三、面對特朗普的貿易新秩序,我們有哪些路可走?
面對特朗普的貿易新秩序,我們并非無路可走。因為我們有現存的作業可抄。像三十年前歐美日韓到中國投資設廠、就地銷售一樣,從世界工廠轉向生產線輸出大國,是應對特朗普貿易新秩序的唯一道路。
2023年日本新車銷量477.9萬輛,但日本汽車企業的全球產量高達2561萬輛,其中日本國內產量900萬輛,海外產量1751萬輛。這是其國內銷量的5.4倍。
2023年,中國汽車產量為3011萬輛,其中國內汽車銷售2515萬輛,出口491萬輛。超過了日本國內汽車出口422萬輛。我們的汽車產量為國內銷量的1.2倍。
為什么沒人指責日本汽車生產過剩,卻指責中國呢?因為我們的汽車大多在國內生產,所以出口量超過日本高居第一。日本汽車通過在海外設廠,避免了國際社會對其產能過剩的指控。
這意味著,我們也應該像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一樣,利用對外直接投資,向目標市場輸出過剩產能。
由于雇用勞動力、支付工資、繳納稅收都在海外目標市場,目標市場國家也會歡迎這樣的投資。
實際上,已經有一些中國企業將生產轉移到東南亞和世界其他地區,以逃避美國對中國商品征收的關稅。
自特朗普在第一屆政府期間與中國發動貿易戰以來,美國對中國商品的平均關稅約為20%。為了避免這些關稅,一些中國公司已將工廠轉移到越南和墨西哥等國家。
深圳市海合箱包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于 2021 年在印度尼西亞開設了一家工廠。這家箱包生產商在印度尼西亞雇用了大約 600 名員工。據該公司營銷總監 Steven Wang 稱,該公司將大約四分之一的產品出口到美國。但這四分之一的產品在墨西哥、印尼生產。
Steven Wang 說,“沒有人喜歡虧本做生意。如果特朗普對來自東盟國家或墨西哥的中國商品征收任何額外關稅,我們可能需要將工廠轉移到其他地方。”
當然,轉移生產線雖然能夠避免針對我們的高關稅,也會帶來一些副作用。比如,會減少國內的勞動就業崗位,減少國內固定資產投資,減少國內的稅收,減少國內的GDP。但與出口大幅度下降、產品嚴重過剩對勞動力就業崗位、稅收的損失對比,轉移生產線的損失相對小很多。因為對外的成品出口雖然減少了,但至少還可以保留一部分原材料、半成品的對生產線轉移目標國的出口。
四、特朗普的貿易新秩序,將糾正我們哪些與眾不同的認知誤區?
特朗普貿易新秩序,將倒逼我們一方面對外投資,向目標市場轉移產能,一方面進一步開放市場,以最大化保留我們的出口市場。這樣的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也會糾正我們一些與眾不同的認知誤區:
第一、我們的世界制造工廠和最大出口國,并非我們經濟發展的推動因素,反而是經濟發展的障礙。因為這會導致我們與其他國家因貿易不平衡引發的貿易糾紛。
第二、前三十年,我們是全球最大的國際直接投資接收國,因為我們當時的產能嚴重不足,與需求之間存在較大的缺口。這個缺口,便是外來資本青睞的市場機會。在我們的經濟發展之后,特別是產能快速發展并超過了國內需求之后,我們必須從被投資國向投資國轉變。所以,我們應該開放并鼓勵民營企業出海對外投資,向我們的目標市場轉移我們的產能。
第三,我們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認識,不能流于片面。全球經濟一體化,是投資和市場的互相交融。沒有哪個國家有義務向其他國家提供市場,也沒有哪個國家有特殊的地位要求其他國家向自己提供市場,但卻限制別人進入自己的市場。在國際經濟關系中,平等互惠、有來有往,才能長久發展。
【作者:徐三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