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22歲被以沖喜的名義娶進門。
婚后半年丈夫去世。
公公幫她過繼一兒子。
長大后家喻戶曉。
還為她種了一院白芍藥。
她被稱為陳三姑。
他的這位兒子叫周恩來。
她與周恩來又有著怎樣一段母子情呢?
01
周恩來的親生母親是萬冬兒,養(yǎng)母是陳氏。
周恩來的生母萬冬兒生于清光緒三年,父親是萬青選。
萬青選一生歷經(jīng)了道光、咸豐、同治和光緒五代皇帝。
先后在淮安、清河、安東、鹽城、震澤等地做官長達30余年,政績卓著。
在江蘇的清江浦運河北岸的十里長街上,有99間房屋,足足占了一條街,就是“萬公館”。
圖|萬公館
周恩來小時候跟著母親萬冬兒在萬公館里住過一段時間。
周恩來的外祖父萬青選有兩房夫人,育有18個兒子和14個女兒,萬冬兒是萬青選的繼室所生,在女兒中排行十二,所以被稱為“十二姑”。
因為是小女兒,萬青選對萬冬兒十分疼愛,無論是出去訪客會友,或是處理政務(wù),他的大轎后都會尾隨著一個小花轎,轎子里正是萬冬兒。
這件事在清河縣人盡皆知,已成為當(dāng)?shù)匾痪耙约按蠹也栌囡埡蟮恼勝Y。
萬老爺處理政務(wù)或與人交談時,萬冬兒從不吵鬧和插話,而是靜靜地坐在一邊,靜靜地聽著。
在萬老爺和家庭氛圍的耳濡目染下,萬冬兒性格開朗,人情練達,擅長處理事務(wù)。
寬容的萬老爺,不僅讓萬冬兒有自由發(fā)揮的可能,也是給了萬冬兒成長的底氣。
在萬老爺?shù)膿窝拢谀莻€以“女子無才”為德,“女子不能拋頭露面”的時代,萬冬兒不僅識了字讀了書,還跟著萬老爺?shù)教帒?yīng)酬。
周恩來曾跟侄子侄女說:母親是貴族小姐,又得外祖父的喜歡,她從小跟著祖父在外面跑,參加各種活動,很會應(yīng)酬,不像舊時的大家閨秀。
隨著年齡的增長,萬冬兒也逐漸顯示出了精明才干。她替代了母親在萬公館的總管之職,萬公館在她的打理下井然有序。
20歲時,萬冬兒在父母之命下嫁給了周恩來的父親周貽能。
圖|萬冬兒
萬冬兒自嫁進周家后,就從婆婆的手中接過了周家大院的理家權(quán)。
萬冬兒由萬府的掌家閨女,成為了周府的掌家媳婦。
萬冬兒也很快顯示出了精明的治家能力。
姑嫂間的矛盾,家務(wù)困難,她會干脆利落地處理好。
周家大院里上下的口頭禪是:請十二姑來說說清楚。
周恩來曾在李勃曼的采訪中說:我的生母很爽朗,我的性格也有她的這一部分。
在恩來的記憶中,生母萬冬兒性格爽朗,口才很好。生母的這一優(yōu)點在周恩來的身上也得到了繼承。
人有離合,月有圓缺。
周家后來家道中落,周恩來的生母萬氏不僅要操勞生活,還為錢發(fā)愁。
每遇親戚間的婚喪嫁娶,生辰忌日,生母還要帶著周恩來去借錢或典當(dāng),給人家送上一份禮。
周恩來9歲那年,35歲的生母因操勞成疾去世。
家道的中落和母親的去世,讓少年周恩來也體會到了世間的冷暖和生活的艱辛。
02
生母去世后,家里還有養(yǎng)母陳氏,但是陳氏卻將管家權(quán)直接交給了9歲的周恩來。
一個原因是陳氏患上了肺結(jié)核,另一個原因是陳氏知道自己也時日無多,想早點鍛煉兒子的生活技能。
陳氏雖然不是周恩來的生母,但在周恩來的成長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陳氏原本是周恩來的四叔周貽淦的妻子,按中國人的輩分算起來是周恩來的四嬸。
在周恩來剛出生的時候,他的四叔周貽淦就患上了肺結(jié)核,在那個年代這種病就屬于不治之癥。
為了挽回愛子的生命,周恩來的祖父病急亂投醫(yī),相信了迷信的沖喜之說,就給周貽淦訂下了一門親事,就是陳氏。
陳氏在陳家女子中排行老三,家人都稱她為陳三姑。
圖|陳三姑
陳氏嫁過來的時候就知道是為了給周家的老四沖喜,有人勸陳三姑向父親提議退婚。但是陳氏深受封建禮教的影響,不敢違背父意。
就這樣陳氏嫁給了周貽淦。不幸的是陳氏嫁過來才半年,周貽淦就去世了。
陳氏寧守著貞節(jié)牌坊,也沒有能改嫁。
在封建社會,有一個規(guī)定:成年男人婚后去世,如果沒有給家里留下后代,就不能在族譜上排上位。
周恩來的祖父想了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就是將周恩來過繼到愛子周貽淦的名下,這樣不僅周貽淦在族譜上會排上位,也讓陳氏有個依靠。
周恩來半歲的時候,就過繼給陳氏撫養(yǎng)。
因為守寡孤寂,陳氏將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在了周恩來的身上。
陳氏有著才女之稱,14歲時就能作詩填詞,她在書法和繪畫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
圖|周總理
因周恩來小時候家境優(yōu)渥,又被家人團寵,反而身體不好,母親萬冬兒深受其累,多虧有陳氏幫助分擔(dān)。
周恩來在自己的早期文集里說:幼羸弱多病,扶持將護,君母備極劬勞。
陳氏好靜,也不允許周恩來到處亂跑,所以周恩來經(jīng)常在房里安心的讀書,也沒有受到什么干擾。
周恩來回憶說:我的好靜的性格就是從嗣母身上繼承來的。
陳氏特別有耐心,周恩來四五歲的時候,陳氏就開始教他認字和背誦唐詩。
在陳氏的引導(dǎo)下,周恩來小時候能靜能動,記性很好,詩詞讀一遍就能背下。
除了一些詩詞外,陳氏還給他講《天花雨》和《再生緣》這樣的唱詞。
在陳氏的教導(dǎo)下,周恩來五歲都能寫出一些詩句,家中的長輩都夸他文采好。
陳氏的耐心和柔情,讓少年周恩來享受著雙份的母愛。
03
周恩來六歲半時被陳氏帶到陳家花園住了一段時間,同在陳家花園住的還有周恩來的弟弟和兩個表妹。當(dāng)時生母給周恩來和弟弟周恩清請了私塾先生,周恩來還爭取讓兩個表妹也加入私塾讀書。
因為陳氏給周恩來打下的堅實基礎(chǔ),私塾先生所教的內(nèi)容滿足不了周總理,當(dāng)?shù)艿芎捅砻脗儾砰_始識字時,養(yǎng)母陳氏已經(jīng)開始給周恩來找小說來看了。
八歲多的周恩來已經(jīng)開始讀《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和《鏡花緣》等名著了。
周恩來在采訪中說:我的知識都是看小說得來的,我的母親(陳氏)總是讓我看小說。
對于守寡的陳氏來說,周恩來就是她的全部精神寄托。而周恩來也跟養(yǎng)母陳氏結(jié)下了深厚的感情。
圖|少年周恩來
陳氏喜歡畫畫,她也畫什么像什么,除了天上的飛鳥,她尤其喜歡畫白芍藥花。
因為對養(yǎng)母陳氏有很深的感情,所以周恩來也非常喜歡白芍藥花。
不過陳氏在周恩來的生母萬冬兒去世一年后,也因肺結(jié)核相繼去世了,這使周恩來非常難過。
后來周恩來歷經(jīng)革命的艱辛,成為人民的總理后住在西花廳。
在西花廳的里院向北通往周恩來辦公室窗的路兩旁,都種著白芍藥花,西花廳的人都知道周恩來喜歡白芍藥花,那是她對母親陳三姑的懷念與感恩。
周恩來曾感慨道,沒有母親陳氏的啟發(fā)和愛護,他不會走上好學(xué)的道路。
周恩來19歲到日本留學(xué)時,養(yǎng)母陳氏已經(jīng)去世9年了,周恩來仍然帶著陳氏寫的詩本,有時還會拿出來念幾遍,念著念著淚水就忍不住流下來。
每年到了母親的生辰忌日,周恩來都會在日記中記錄,是母親幾周年忌辰。
1974年的夏天,周恩來患病住在醫(yī)院,照顧他的一位護士說:以后,白芍藥就長得不好了。
圖|周總理在中山公園觀看白芍藥
護士是惋惜的,因為周恩來生前對白芍藥非常愛護,以至于它們生長得很好。周恩來走后,就再沒有人對白芍藥那么用心了。
周恩來曾說過: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任務(wù),再比母職光榮和永恒了。
雖然周恩來的養(yǎng)母只陪他度過了人生的短短九年多的時光,卻在周恩來的人生中占據(jù)了重要的地位。
她將全部的才情、理想、柔情都給了周恩來,滋潤著少年周恩來的心靈。
以至于十四歲的周恩來能說出那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雖然周總理早已遠去,但他一生衣裝整潔、挺胸抬頭、不傲、不暴、不怠,待人和藹的儒雅氣質(zhì),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總理的行為舉止背后,可照見母親的教養(yǎng)。
致敬周總理!致敬兩位偉大的母親!
參考資料:
萬冬兒百科
《周恩來傳》
《周恩來與他的兩位母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