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在為自己的認知買單,何況是韭菜。
最近在重慶看到過很多次俄羅斯食品館,店員上下無一例外,都是中國人,賣的是俄羅斯紅腸、啤酒之類的。每次路過,店里面都人滿為患。不出所料,以中老年男士為主。他們是俄粉的主力軍。
店員的服裝上寫著“烏拉”兩個大字,十分醒目。
據報道,這種俄羅斯食品館在全國許多城市已經遍地開花,它們打的口號就是“戰斗民族、硬核好物”。
界面新聞調查了這事,發現這些俄羅斯貨,根本不是來自俄羅斯,一些生產商就是黑龍江的企業。
而北京的一家俄羅斯風味店里,產品配料表中的添加劑十分硬核,包括山梨酸糖醇液、單、雙甘油脂肪酸酯、雙乙酰酒石酸單雙甘油酯等多個乳化劑,全是看不懂的科技與狠貨。卻根本擋不住俄粉們的熱情。
而今年1月,“俄羅斯貨”的供應商之一,成立于2022年的綏芬河市朵頤食品有限公司才因為生產的“憶喀秋莎牛筋腸”未標準相關生產信息也收到行政處罰,被沒收不合格產品并罰款2萬元。
2022年,正是俄烏戰爭開始的那年。
這款牛筋腸供貨的售價為8元一根,賣15元。暴利。
據報道,目前這樣的俄羅斯風味店投資啟動資金在40-50萬元,開一個100多平的小店“一年能掙90多萬”。
在當前這樣一個創業艱難的時期,靠欺騙俄粉的智商來賺錢的企業,盡管動了歪心思,但是的確對國內市場把握的很清楚。
這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一邊怒其不爭,一邊又覺得,這個世界的確由形形色色的人構成的。勸他們是沒有用的,他們就是覺得買俄羅斯貨,給俄羅斯主播打賞,就是在支持大鵝,就是在支持正義。這無疑也是一種情緒價值的滿足。
尤其是當我注意到那些身穿“烏拉”制服的本地大媽們,風塵仆仆的模樣,她們大概也是這個城市中在努力茍活的人,她們并不知道這身衣服的意義。她們也不了解貨架上的商品背后有多少的惡意和圈套。
在任何一個經濟時期,都有能夠逆風翻盤的人。美國大蕭條時代,出現了迪士尼。美國人發現,盡管大家兜里沒啥錢了,但是還是有消費的欲望。通過給他們提供一些廉價的商品,包括影視,動畫IP,也是一種社會價值。
雖說同樣是情緒價值,但是迪士尼,米老鼠能夠給人們帶來快樂啊,沒有那么多添加劑,也沒有那么多暴利的心思。
咱們的一些國人,在利用網民情緒的時候,手段怎么就這么黑呢。
不知道這里面的有沒有抵制李行亮的。
仔細想,他們連李行亮還不如啊。李行亮最起碼還是把錢給了他老婆,這些俄粉們,卻心甘情愿把自己的那點錢給了割韭菜的商家。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有時候想想是挺無奈的。
試想,如果同樣有人開了間正規的日本風味館,不知道是不是還會有人高舉大旗去鬧事。哪怕日本貨的確比俄羅斯貨要好多了。
實際上,我們國家的輕工業要遠比俄羅斯發達,那些火腿、啤酒、巧克力,買正規的國產的品牌,怎么也要比俄羅斯貨要安全可靠,更何況還是偽造的俄羅斯貨呢。
我不禁去想,商業的確是個好東西,讓各類認知的人,都可以去買單。為認知買單,不丟人。卻由此導致了完全不同的命運。價值觀的背后,不僅是對于正義的解讀,更是關于智商的角力。你情我愿的,又有何不可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