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位日本二戰將領,親自下令開了“第一炮”,啟動了8年全面侵華的戰爭。
這,成為他一生當中引以為傲的事情。
同樣是這位戰犯將領,后來在攻打印度時大敗,從此,日本人再也不敢進攻印度了。
到底是什么決定了日本人在印度的敗北?
1、日軍的對手變了,在印度的主要是英、美兩國的軍隊
牟田口廉也,比蔣介石大一歲,出生于1888年。
1910年,此鬼子畢業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17年,快三十的他,從日本陸軍大學畢業。從日本陸軍大學畢業,意味著有資格在日軍中混個“高位”了。
但是,誰都知道,如果沒有戰爭,軍人的晉升就和烏龜爬行差不多。
所謂“富貴險中求”,為了燦爛的前程,牟田口廉在三十多的時候來到了中國。
在1937年7月7日前,牟田口廉也只是侵華日軍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團第一聯隊聯隊長,是大佐軍銜。這個官職有多大呢?上校級別,也就是旅長一級。
49歲,僅僅是個大佐,混得也不怎么樣啊!
可是,就在7月7日發生了所謂的“日軍士兵丟失”事件后,老牟鬼子,在7月8日向宛平城開炮了。這是“中日全面戰爭的第一炮”!
以后,每每說起此事,此鬼子就驕傲的不行:
“大東亞戰爭,要說起來的話,是我的責任,因為在盧溝橋射擊第一顆子彈引起戰爭的就是我,所以我認為我對此必須承擔責任。”
這不是炫耀是什么?
牟田口廉也的行為符合日本人“菊與刀”的哲學:服從而不訓!
此后,牟田口廉也開始升官了,1938年就出任了日軍第四軍參謀長。兩年后的1940年8月,晉升中將。
太平洋戰爭開始后,此鬼子作為第十八師團師團長指揮日軍入侵馬來半島,攻陷了新加坡。無數華僑就此遭了毒手。這就是地獄來的魔鬼。
1943年3月,牟田口廉也擔任了日軍第十五軍司令官。這個部隊,所到之處,狼煙四起,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不久后,他帶隊來到了緬甸了。
緬甸和印度相鄰,牟田口廉也在這里的對手有英國軍隊、美軍、中國遠征軍等。
1944年3月8日,牟田口廉也帶領日軍發動“烏號作戰”,向印度的英帕爾發起大規模攻勢。如果能夠拿下英帕爾,將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日軍或許能獲得更多主動權。
可是,狂妄的牟田口廉也顯然有些輕敵了,發動侵華戰爭時,他們面對的僅僅是中國軍隊。可是,在中印交界的地方,日軍要面對:英國軍隊、英印聯軍,甚至還要面對美國的支援,中國遠征軍的協助等等。
和美英兩個大國的武器相比,日本的武器毫無優勢。
一句話,進攻印度英帕爾,日本沒啥大優勢,除了不要臉、不要命的精神。
牟田口廉也是個狂人。是個狂人,就會輕視自己的對手們。
在英帕爾戰役之初,還別說,日軍打了幾個漂亮仗。并對英帕爾形成了南北夾擊。
當時在英帕爾的英軍是兩個師,分別是第4軍的英印軍第17師、第20師,兩個師都不滿員。
兩個師面對15萬日軍,大概率頂不住。
此時,蒙巴頓勛爵讓美國配合,美國出動了45架“達科他”式運輸機,幫助英軍運送援軍和物資。
這45架飛機就是救命的運輸機,讓英軍此后沒有軍事物資、生活物資上的后顧之憂。
靠著這個,英軍、印軍就能立于不敗之地。
一切說明:日軍面對的是武器先進、物資充足的英印聯軍、美軍等,意味著日本人要為自己的輕敵付出代價。
2、日軍高估了自己,也忽略了天氣
15萬軍人,一天的口糧是不小的數量。
因為條件所限,出發時,所帶口糧并不多。按理來說,這樣的情況不適合出征。但是,這鬼子想得美,一是快速戰勝對手,不就有補給了嗎?二是,趕一批牛馬騾等牲口過去,這些牲口既是運送物資的,也是另一種“口糧”。
但是,開戰后不久,情況變了,因為槍響了后,牲口們亂作一團,很多都受驚跑了。
而日軍前期占據優勢,后期在被中美聯軍、英印聯軍、中國遠征軍的配合下吃了敗仗后,很快糧食就不夠了。
不僅如此,那段時間陰雨綿綿,剩余的殘兵敗將們很多患了瘧疾、痢疾等病,拉肚子拉得都站不起來。
無休止的雨天,持續的饑餓,各種傳染病,讓日軍苦不堪言,損失極其慘重。
雨季、缺糧、戰敗、傳染病等,讓十五萬人馬損失殆盡。牟田口廉也就此下課。
逃出去的日軍士兵,大罵牟田口廉也為“鬼畜牟田口”。
日軍只攻打了印度一次,因為損失慘重,后來再也沒有進攻了。
日軍真的是被天氣嚇住了嗎?當然不是,忌憚的還是英軍和美軍的各種裝備,還有復雜的地況地貌。不過,另一個原因也不能忽略,日軍在太平洋戰爭中屢屢失敗,在中國戰場上也討不到便宜,成了強弩之末,沒有精力再對英帕爾發起攻擊。
這個牟田口廉也,被下課后,一度自殺,但未遂。
1946年的9月,他作為戰犯,被運送到新加坡經受審理。
不得不說,新加坡人還是心慈手軟,只是關押,并未槍斃。1948年3月,此鬼子被假釋,回到了日本。
在日本,牟田口廉也度過了18年的無恥歲月,然后病逝,年78歲。
這樣的劊子手,竟然能夠高壽,實在是天道不公。當然,更重要的是,新加坡人太心慈手軟。
不過,心慈手軟的還有老蔣,不僅對很多日本戰犯沒處理,還聘用了甲級戰犯岡村寧次為顧問。這到哪說理去?
有些人,必須要公審,必須要槍斃,那才是戰犯和劊子手們的歸宿!
回頭看,日軍當年的野心也太大了,敢挑戰蘇聯(諾門罕戰役),敢對泱泱大國發動14年的侵華戰爭,敢偷襲珍珠港和美國人作對,敢南下侵略東南亞各國,還敢進攻印度。
這是四面樹敵,唯恐自己死的太晚啊!
日軍在二戰后,沒被分裂,本土沒遭受大的進攻,運氣實在是太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