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以及截圖,請知悉。
大眾集團是德國老牌企業,在追逐利益最大化時可放棄德國生產鏈條,加大在中國的投入。
近幾年來整個德國政府對大眾集團似乎并不友好,大眾雖是德國汽車工業巨頭,但對它沒有什么政策傾斜和扶持,相反加征關稅、提高員工工資待遇,搞得大眾焦頭爛額。
相比之下大眾在中國,那待遇就上來了,不光有政策扶持,員工工資相比德國低出很多,僅憑這兩點就足以使大眾留在在中國發展。
更何況中國人的購買力在全世界那是第一,所以中國市場目前來說是大眾最大的市場。
對于大眾集團中國人并不陌生,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大眾汽車在中國非常火爆,特別是那輛桑塔納成為一代人的夢中情車。
1938年由34萬人入股,在德國沃爾夫斯堡成立了大眾汽車公司,設定目標年產汽車100萬輛。
這樣第一代甲殼蟲就在德國上線了,生產了630萬輛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停止生產。甲殼蟲以其低廉價格和皮實耐用的優點,深受各國消費者的喜愛,戰爭結束大眾汽車公司立馬開工,銷量逐年增長,遠銷世界100多個國家。
隨著甲殼蟲的暢銷,大眾汽車公司也跟著發展壯大起來了,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造車企業,這樣工廠遍布歐洲、美洲,大眾汽車公司壯大成了大眾集團。
現如今大眾集團擁有員工60多萬人,子公司、分公司遍布全世界。隨著時代進步人們需求也在不斷改變,大眾集團根據消費者需求,不斷出新,可以生產制造從微型汽車到大客車再到重型卡車41種系列車型產品。
這樣的公司一度成為德國人的驕傲,確實大眾集團的汽車以工藝精良,皮實耐用而著稱,深受全世界各國消費者喜愛。
1984年,大眾集團來到中國,建立了中德合資企業上海大眾汽車公司,隨著銷量的擴大和品牌知名度的提高,1991年又在東北長春建立了第二家中德合資車企——一汽大眾汽車公司。
正是這兩個與德國合資的大眾汽車公司,讓大眾品牌在中國老百姓心中扎根。大眾集團在中國建廠到現在,汽車銷售量早已突破6000萬輛,這樣大眾汽車在中國銷量已遠超德國本土,這便讓大眾萌生了在中國加大投資力度的想法。
大眾集團為啥要放棄德國本土,而來到中國呢?
首先是德國政府不重視大眾集團,隨著新世紀的到來,大眾集團在德國本土基本享受不到新的有利于企業的相關政策。
再加上大家已經形成慣性,認為大眾集團是老牌企業財大氣粗,稅收方面和其他基本建設方面,大眾集團不僅要全額繳納還有其他附加條件。
第二在環保方面,環保是德國衡量企業的硬性標準,所生產汽車如果不達標就會要求被召回,甚至還會面臨巨額罰款,資本只有不停追逐利益才能發展壯大,而德國這個以環保之名的作法限制大眾集團在德國的發展。
第三在成本方面,用同一生產線生產出來的汽車,德國本土成本是中國生產成本的2.5倍,這么明顯大眾集團肯定放棄德國本土生產,轉而加大對中國工廠的投入。
還有工人工資成本,德國本土工人工資是中國大眾集團工人工資的3-4倍,這還不算各種福利支出和其他待遇,這一對比大眾集團必定選擇中國。
第四個新能源方面,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交通工具發展的主流,大眾集團作為老牌車企更定不甘落后。
德國政府并不支持車企搞新能源,也沒有相應的政策出臺,這就迫使大眾選擇留在中國,中國有完整的汽車產業鏈條和供應鏈,而且新能源領域中國在全球領先,所以大眾集團必須選擇留在中國。
2024年4月5日德國的《法蘭克福匯報》就刊登了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的專訪,這位執行官談到,大眾汽車目前正面臨嚴峻考驗,必須發展新能源車才是新的出路,所以這位執行官直言不諱的表示,大眾集團必須消減德國本土投資而加大在中國的投入,這樣才能保住中國這個大市場。
近幾年新能源車在全世界汽車產量所占比重呈逐漸增大的趨勢,從2021年370萬輛到2022年的690萬輛,再到2023年960萬輛,大眾集團為了穩住在中國的銷量,就必須加大投資新能源汽車。
2023年7月18日大眾集團官方主頁公布了在安徽合肥投入10億歐元,用以研發系能源汽車。
而2023年全年度大眾集團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共計19萬輛,這在全國新增900萬輛新能源車的生產能力面前,就顯得微不足道了,所以大眾要想在中國市場保住兩位數的百分比銷量,就必須加大在中國投資力度。
大眾集團加大新能源車研發力度,全球招聘新能源領域高端技術人才,還不斷從德國大眾總部向中國調遣高級工程師,這也讓德國人感覺大眾集團在釜底抽薪。
技術跟上了,大眾集團繼續加大在中國投資力度,這樣就會消減德國本土的投資,2024年10月29日央視朝聞天下,報道了2023、2024兩年間,大眾集團在德國本土裁員近萬個崗位,關停了沃爾夫斯堡、奧斯納布呂克和德累斯頓8個工廠。
這無疑給德國人帶來了巨大的精神打擊和經濟打擊,因為這是德國人引以自豪的企業,如今卻要逃離德國,德國人感覺天都要塌了。
據有關數據顯示,截止目前,大眾集團在中國的投資總量已經超過德國本土投資總量,大眾集團董事會主席赫伯特·迪斯透露,大眾集團將拿出330億歐元用于全球新能源汽車生產布局,并聯合中國車企專門拿出150億歐元,用于中國市場。
相信在未來的汽車領域會大浪淘沙般,濾掉那些不思進取的車企,留下那些能夠造出滿足千家萬戶的品質車企。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丨關于中國市場,大眾CEO承認……
財經網丨大眾集團宣布將在合肥投入10億歐元 建立電動汽車開發、創新和采購中心
朝聞天下丨德國大眾汽車擬關閉部分本土工廠并裁員
中國新聞網丨大眾汽車將投資150億歐元在華發展電動汽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