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男生,女生似乎對自己的腿部曲線十分苛刻。
小腿有肌肉,腳腕不夠細,大腿有點粗,關節有點大、腿型不夠細不夠直……反正總是能挑出一點不夠完美的小證據。
有多少女生因為類似的經歷不敢穿緊身牛仔褲,不敢在夏天肆無忌憚的穿小短裙?
但……沒能擁有一雙筷子式的修長「美腿」,有錯嗎?
腿不直才是人間常態
很多人給自己下「腿不直」這一定論,是源于感覺自己的膝蓋,看起來是彎的。
每次看到女明星的腿,都十分羨慕——這腿,怎么這么長、這么細,還這么直啊?低頭看看自己的腿,長度和粗細就不說了,膝蓋處還有兩個十分礙眼的鼓包!
有褲子修飾的時候還好,一旦露出腿來,這兩個大包就會顯得腿特別彎。都說“腿粗點不是重點,腿不直才最要命”。那這討厭的膝蓋鼓包,究竟是什么呢?
膝蓋鼓包,根本不用管!
所有人都在說,膝蓋鼓包膝蓋鼓包。
但是膝蓋鼓包究竟是啥,這些人又賣起關子來了。
膝蓋鼓包的地方叫:股骨內上髁。
就是下圖中紅圈標出的位置。
這就是所謂的膝蓋鼓包,其實它是大腿骨的一部分。
注意觀察這里是不是相對于大腿骨有一個明顯的凸出?
如果你用手摸一摸膝蓋內側這個包,會感覺非常硬。
很正常,因為這是骨頭,一個正常的生理結構就應該是這樣的。
我知道你會說:「不對啊,為啥別人的骨頭比自己凸出得小」。
比如滑雪運動員谷愛凌,膝蓋部分的鼓包并不大,腿看起來也很直。
為啥?因為谷愛凌有發育良好的“內收肌群”。
這個肌群從髖骨底部開始,沿著大腿內側一直到股骨內側。
你會發現,這個肌群覆蓋了整個大腿內側,拉平了髖部到膝蓋的輪廓。
內收肌群發育良好,股骨內上髁,也就是所謂的“膝蓋鼓包”就會顯得更小,腿也會顯得更直。
注意,只是「顯得」,上面大了下邊顯得小了,輪廓平了把腿顯得直了。
如果谷愛凌沒有內收肌群,我們把肌群P掉,是不是感覺膝蓋也是有鼓包的?
如果你瘦,腿部沒肌肉,尤其是內收肌群薄弱。
那么股骨內上髁就會顯得更加突出,就是所謂的膝蓋鼓包。
實際上這就是一個人正常人的正常形態,你根本就不用管。
健康的腿,就看以下標準:
靜態自然站姿下,髖,膝,踝,對位。
膝蓋基本朝前,腳掌基本水平。就行了。
科學練腿,有助于腿變美觀
當然,如果想在健康的基礎上追求一些更美好的視覺效果也是無可厚非的。科學練腿,是可以讓腿在視覺效果上更美,也更健康的。
比如適當加強內收肌,可以讓大腿根部到膝蓋處的線條更為流暢,就能顯得腿更直。發育良好的內收肌群,不僅僅可以從視覺上顯得“膝蓋鼓包”更不明顯,還可以幫助股骨內收,處于相對的中立位置,解決假胯寬的問題。
而鍛煉內收肌群并不難,坐在工位上的時候時不時用力往中線夾大腿就行,這個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啟動內收肌,感受肌肉的發力感。如果想要鍛煉效果更明顯,還可以在膝蓋中間夾一個瑜伽球或者一本書,用要夾爆它的力氣去發力就可以了——這就是內收肌靜態抗阻訓練,誰練誰知道,老刺激了。
此外,改善足弓塌陷問題,也能讓腿“更直”。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是彼此影響的關鍵,任何一節歪了,都會影響到其他關節的狀態。而足弓塌陷就會導致踝關節外,踝關節一歪,整個下肢生物力線都會歪,而當力線歪了,久而久之肌肉和脂肪的分布都會受到影響。由于走路時小腿發力在外側,腿肚子就會越走越橫向發展,也就會顯得腿不直了。
那么足弓怎么鍛煉呢?也非常簡單,沒事練練用腳趾扣“四室一廳”就行了。
在家的時候,可以先練習用腳趾夾毛巾,提高腳趾的靈活度;接著反向翹腳趾,促進足底筋膜收縮,最后再做一做單腳站高抬腿,鍛煉咱們的核心力量,減少身體足量對足弓的壓迫。
一些體態上的缺陷,會導致我們的腿比自然狀態更不直。而通過科學的訓練,我們可以矯正這些體態問題,讓腿回到自然的狀態。
但即使是這么練出的腿,也很少會達到我們在熒幕上看的那種漫畫腿。當我們去扒拉明星或者網紅的未P生圖時就會發現,她們中大部分人的腿型其實也并沒有那么完美。
追求美是每個人的天性,但在這條路上陷入沒必要的焦慮甚至陷入過度苛責自己的怪圈。健康自信,就是最美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