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者 杜一用
宣布收購兩宗國企的資產后,一直到今天,漳州上市公司漳州發展的股票便像抽瘋了一樣,不是漲停就是跌停。漲得離譜是因為漳州發展收購的國有資產都是虧損的,有一宗資產還入不敷出。或許是這樣的收購對股民太不負責任,漳州發展在回復交易所的問詢函后又跌停了。
漳州發展是漳州國資控制的上市公司,要收購的資產一宗是漳州信息產業集團70%股權,一宗是漳州人才集團49%股權。這兩宗資產原來的股東也都是漳州國資,因此算是漳州國資兄弟企業之間的買賣。
對漳州發展來說,買這兩宗資產并不輕松。成交價總共是3.35億元,另外還有大概5.8億元應繳而未繳的資本金需要補繳。漳州發展買下這兩宗資產要掏出去的真金白銀超過了9億元。
資本金還可以繼續使用,3.35億元的收購款卻是差不多傾盡了漳州發展所有。財報可見,收購價差不多是漳州發展最近四年的凈利潤總和。最近四年,漳州發展的凈利潤只在2021年超過了1億元,2022年和2023年都只有7000多萬,今年前三季度還不到5000萬。
漳州發展的家里其實并沒有太多余糧。到今年第三季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5.12億元,除了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為正數外,經營活動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都是負數。漳州發展經營的可不是厚利行業。汽車銷售是主業,營收占比超過一半,其次才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運營,凈利潤率只有3.77%。
漳州發展收購的這兩宗資產居然還是虧損的。
根據公告,漳州信息集團去年營收3.1億元,虧了917萬;今年前三季度營收2.8億元,已經虧了263萬。漳州信息集團有好幾家子公司,對信息集團貢獻最大的興政科技,去年營收將近1個億,今年前三季度只有4400萬,凈利潤也從去年的675萬變成了凈虧79萬。與泉州上市公司南威軟件合資的漳電集團,前三季度營收做到了1.1個億,凈利潤只有600萬出頭。信產跨境電商營收只有188萬,賬面上卻虧了237萬。
漳州人才集團的賬面數據看起來更加糟糕。去年營收659萬元,虧了390萬;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只剩下164萬元,凈虧212萬,實實在在的入不敷出。
漳州發展收購的這兩宗資產都是以凈資產計價。信息集團凈資產2.9億元,漳州發展花2.7億元只拿下了70%股權;人才集團的凈資產是2.5億元,漳州發展拿下49%股權花了8500萬。
表面上看,漳州發展買下信息集團股權只是溢價了大概10%,買下人才集團甚至還享受了打折優惠。外界不容易看到的是,賣家可能把一些垃圾資產也打包進來了。比如淘汰的電腦和辦公桌椅,評估時可能還會按原價計算。實際上,這部分資產就堆在倉庫里變成了廢鐵,根本創造不了效益。
在資本市場里,收購的資產價格一般會參照行業估值,比如以信息公告日前30天的平均股價作為交易價格,這樣的交易價格會比較合理。拿軟件行業來說,目前A股的平均市盈率大概是80倍。那么,漳州發展收購的信息集團股權對應的市盈率又是多少?
市盈率的計算公式是股價除以每股收益。今年信息集團和人才集團都出現虧損,這意味著漳州發展一買入資產就要往里貼錢了。即便信息集團去年不虧,2.7億元的收購價對應675萬元的凈利潤,那是一個什么樣的天價?
或許是深交所的問詢函一語驚醒了漳州發展的股民。11月25日發布收購公告后,漳州發展先是接連收出了8個漲停板,股價翻了1倍多。12月4日晚間回復交易所的問詢函之后,隔日開盤,漳州發展開盤直接跌停。
是股民太脆弱,還是漳州發展的收購太離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