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粹金魚一直被人們稱為“人工雕琢有鮮活生命的藝術品”,歷經千年發展演變,成就了“東方圣魚”的美譽。明清時期,宮廷金魚是采擷于民間的奇珍異品;現代意義上的宮廷金魚是“不失文化底蘊的金魚精品”。
北京有多少種宮廷金魚?延續至今的又有哪些?近日,記者走訪了位于通州區的宮廷金魚保種場,聽宮廷金魚守護者喬溪講述宮廷金魚“鵝頭紅”的保種秘笈,聊一聊他和宮廷金魚的故事。
通州老品種“鵝頭紅”提純復壯
北京俚語中,宮廷里四尾的珍貴金魚稱為“金魚”,而將各色的草種金魚稱為“小金魚兒”。因為對金魚的喜愛,不少北京人都喜歡在庭院、居室中擺上魚缸瓦盆,一汪碧水中,數尾色彩斑斕的金魚游弋其間,賞心悅目。
其實早在明代,京城已有多處豢養金魚。郎瑛《七修類稿》載:“金魚始于宋,生于杭。今南北二京內臣有畜者,又異于杭。其紅真如血色。”新奇的金魚品種博得宮廷喜愛。皇宮、王府為能培育出良種金魚,聘請“魚把式”,提供豐厚的待遇及物料保障。得天獨厚的水文氣候優勢,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使北京地區培育出了眾多“宮廷金魚”優良品種。
“80后”喬溪是老北京天橋人,剛過43歲,長相精神,一口地道的京腔,提起宮廷金魚更是滔滔不絕。“多漂亮!這可是我們努力了好幾年的成果。”這位漁業從業者自謙為一名“魚把式”,其實他所在的保種場承擔著北京市水產種質資源保護的任務,喬溪可謂是北京特有的農業文化遺產守護者。
喬溪與金魚結緣還得從小時候說起。“家里有長輩是賣金魚的,去人家串門,就樂意看金魚,家里人喜歡金魚對我是有一定影響的,從喜歡上金魚到后來有機會就入了行。”這一入行,就是15年,如今,喬溪已經從當初的毛頭小子,成長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宮廷金魚保種大師。經他培育的金魚,拿過北京市的一等獎、二等獎,在京城宮廷金魚圈里,喬溪和他保種的“鵝頭紅”小有名氣,大大小小的賞魚活動都會邀請他和小魚們參加。
三年前,喬溪在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的支持和幫助下,將保種場開到了通州區。“市局幫忙找了一個水產大棚,我們現在能在這里安心踏實的保種‘鵝頭紅’。”在他的帶領下,記者走進了神秘的宮廷金魚保種場。
映入眼簾的是一溜排開的帆布池,“全是保種繁殖時用的。”喬溪介紹。他順著池子一個個走,對池中的寶貝挨個兒檢查,“這就是‘鵝頭紅’,每天來場里如果不查幾遍,心里不踏實。”
“鵝頭紅”,顧名思義,金魚頭頂著小紅帽似的頭瘤緊實高聳,質地緊密,如紅寶石般晶瑩剔透;身體潔白如雪,鱗片細膩有光澤,水波下尾鰭擺動,仿佛翩翩起舞的水中仙子,極具雍容華貴之美感。“鵝頭紅是咱們北京宮廷金魚珍貴種質資源,是北京金魚傳統品種之一,也是通州地區的傳統金魚品種之一,屬于蛋種金魚,頭型變異為鵝頭型。”喬溪介紹,“鵝頭紅”有著“金魚皇后”的美譽,早在乾隆年間就有了,但因缺乏保護,曾一度瀕臨消失,歷經數十年的品種保育和提純復壯,種群慢慢恢復,目前已經成為北京市第一批宮廷金魚保護品種。1984年,北京天壇花木公司培育的鵝頭紅,就曾作為中國宮廷金魚代表,遠赴美國紐約展覽并引起轟動。
金魚冬眠 培養綠水很重要
保種場里,幾口大缸格外顯眼。缸里的水瞧著綠乎乎的,不過幾尾小魚兒倒是挺歡實,正甩著尾巴上下游動。“這些綠水,可是宮廷金魚過冬休眠的‘秘密武器’。秋季轉冬季的時候,我們會專門養出一些綠水來。”喬溪介紹。
您知道金魚也會冬眠嗎?喬溪告訴記者,一般來說,北方地區養魚,大都會讓金魚在冬天進入休眠期。室外溫度降低到10°C以下時,冬眠的水溫大約在4℃左右,這個階段魚將停止進食,身體處于半休眠狀態,新陳代謝降到最低,整個冬天修生養息。“簡單說,金魚處于微弱呼吸,不游動了,我們也不需要再喂了,氧氣陸續也停了,這時候就需要培養綠水來為冬眠的金魚提供能量補給和保護。”喬溪解釋。
而養綠水,則離不開小雜魚的助力。
綠水中含有微生物小球藻,而小球藻只能通過金魚排出的糞便產生。“一大缸綠水,只需要三至五條雜魚,每天喂食兩頓,排出的糞便經過陽光照射,一周時間就可以養成一缸綠水,也就是咱們常說的‘渾水養魚’。”喬溪說,養出的綠水再兌到清水里,就可以快速養成一池綠水了。金魚冬眠時間一般為十一月中下旬到來年的二月中旬。生活在老水或者綠水中,不僅能提供足夠的“養料”,還可有效避免體表病害,比如水霉或白點病等,讓金魚更加安全的“越冬”。
保種還要做好“梯隊建設”
在喬溪看來,保種工作內容分幾類:其一是為了把珍貴的宮廷金魚養育好;其二,是為了能夠積累更多養殖經驗,為后來人提供參考資料;其三,就是要建立保種梯隊。
“三歲魚有50條,兩歲魚有150條,一冬齡魚(所謂“一歲魚”)要至少500條,這就是我們建立梯隊的標準。”喬溪說,“鵝頭紅”成年魚在2歲左右骨架打開,會進入最佳觀賞期。要想培育出一條完美的金魚,每個生長環節都不能忽略,小魚要想成為極品,需要經過層層篩選。“篩選過程就跟選美一樣。每次被篩下去的魚都會有一些小瑕疵,可能背不夠平順,可能尾張合度不夠好,可能頭紅不夠正,過鰓或者過背了……這些細節可能很多人都看不出來,但如果想培育出接近完美的宮廷金魚,就要這樣苛刻。”喬溪說,金魚繁殖需要穩定的基因,就需要有數量做支撐。“從數十萬條魚到五萬條魚,再到一萬條魚,再篩選到幾千條魚,最后可能留下那么幾百條魚。用每年挑選出來的精品再去繁殖,就是為了保種的不斷提純。”
在保種場里,除了50個帆布養魚池外,還有幾個紅色、白色的小池子。“如果有小魚生病,我們就會進行隔離、消毒,查看具體病因后再醫治。”喬溪說,養金魚是個嬌貴的事,要避免交叉感染,只有嚴格要求,才能保證小魚的健康。
保種出來的極品金魚,還會外出參加鑒賞大賽。“我們會先挑選不怯場的,每天撈出來,放到全新的環境中,鍛煉它的適應度,只有貌美膽大的金魚,才有可能跟著我們去參加大賽。”
來新魚了:“丹鳳”上線
與魚相伴15年,喬溪對于金魚熱愛不減, 那些與金魚共度的悠閑時光,早就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你在棚里看著這一池池的魚,從游著的狀態能看出它們生活環境很舒服,身姿優美,舒緩愜意,看著就會莫名的開心。再想到這些都是我保種培育的金魚,就會小有成就感。”看著池中金魚喬溪輕喟。每年開春,從選育種魚、幼苗孵化、孵化正品率……保種的過程就像過關,一道一道闖下來,等到繁殖打籽時,這一批籽里邊正品率很高,就是金魚保種最開心的事。
按照計劃,今年魚場里又新增了一個保種品種——丹鳳金魚,這也是老北京特有的宮廷金魚品種之一。
丹鳳,魚如其名。從俯視角度觀看,頭部尖窄,背部微弧,身形婀娜,鱗片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出迷人的光芒,尾部有明顯凹陷造型,為四開尾,游曳時尾部展開,如綢緞般飄逸璀璨。“1960年6月1日,國家發行過一套《金魚》特種郵票,收錄了12種中國金魚的名貴品種,其中就有丹鳳。”喬溪說,丹鳳的欣賞點主要是觀其顏色、身形、尾形以及尾形的粘合度,相較于鵝頭紅,正品率會略高一些。
“培育保種出的瑕疵魚越來越少,就說明保種純度越來越高。”喬溪坦言,其實所謂的瑕疵魚,也并不影響平時觀賞。提純或參加比賽的宮廷金魚相當于教科書級別,有著近乎嚴苛的標準。不過像鱗片稍微錯一點、頭紅稍微過一兩毫米等接近完美、瑕疵很小的金魚,也可以作為商品對外出售,品相是外面市場的普通金魚不能比擬的,對于喜愛宮廷金魚的市民來說,也極具觀賞性。
金魚自問世起就被賦予了豐富多彩的吉祥寓意,“金玉滿堂”“年年有余”“吉慶有余”“金玉同賀”都彰顯出金魚的美好象征與幸福祥瑞。長期從事金魚文化研究的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研究員何川表示,北京的金魚品種很多,龍睛、獅頭、望天、珍珠、絨球、水泡等家喻戶曉,已經成為北京的文化符號。2021年,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在朝陽、順義、通州、豐臺等區建立了6家宮廷金魚保種場,開展對蛋種絨球、鵝頭紅、王字虎頭三種北京特色金魚的保育工作。目前,共保存宮廷金魚親本3930尾,繁育苗種41.2萬尾。
北京城市副中心報記者:田兆玉
攝影:唐建
微信編輯:詹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