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被拆的
觀音院過街樓
恐怕不少年輕的北京小孩
都已經(jīng)沒見過真容了
然而,這不妨礙
這座樓是北京南城
乃至老北京的重要地標之一
(過街樓南側)
而據(jù)地產(chǎn)博主“跟著拆哥看房”透露
這座過街樓將在菜市口區(qū)域
迎來復建
并且在一處設計圖中
已經(jīng)能夠看出來
對于復建與否以及相關進度
還是很值得關注
不過現(xiàn)在
我們不妨回顧一下
與觀音院過街樓有關的記憶——
張國榮出演的《霸王別姬》中有下面這樣一個場景,如今在很多北京人看來,什么劇情,演技都不是重點,而重點則是那隱約出現(xiàn)的南城記憶——觀音院過街樓。
(電影中的觀音院過街樓)
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北京的這座過街樓還是在兒時,那時表大爺家就住在這附近官菜園上街的老房子里。每次去他家玩,都會遠遠的就看見這座過街樓,而這里也成了我從菜市口步行到陶然亭的必經(jīng)之路。不過那時的我還在上小學,關于過街樓的種種往事還是后來從表大爺口中得知的。
(過街樓遠景)
這座過街樓,位于(原)宣武區(qū)儒福里和自新路之間的一座寺廟中,寺廟名叫:觀音院,始建于清嘉慶年間,分東西兩院,西院規(guī)模較大,東院規(guī)模較小只有一組院落。兩院之間有一座天橋相通,這就是過街樓。民間傳說過街樓是“陰陽界”,因為觀音院的西院為主體建筑,為祭拜祈福之所,東院為僧舍及停靈之用,所以過街樓才有了這個別稱。
(觀音院舊景)
過街樓屬于徽派建筑風格,上層為懸山頂式建筑,面闊三間,四檁進深,灰筒瓦屋面,有過隴脊,柱間是方格窗。下層磚拱門洞,下肩為條石。門洞上方正中置有石額,北面鐫刻“金繩”,南面鐫刻“覺岸”,均為清道光十年(1830)所刻。
解放前,自新路以東到陶然亭一帶是亂葬崗子,觀音院自然成了家屬做法事的首選寺廟,做完法事從樓上抬著靈柩直奔墳地了。而當時樓下的自新路正好是連接城里到城外監(jiān)獄的通道,這座監(jiān)獄當年被稱作“王八樓”,1948年3月25日臭名昭著的女漢奸川島芳子就是在這里被執(zhí)行的死刑。
(川島芳子)
關于鐫刻“金繩”,“覺岸”四字有一種說法,說因為這里通往監(jiān)獄,所以在過街樓門洞的北側鐫刻“金繩”,犯人押解到此抬頭就能看到,立刻就會明白“金繩伏法”的意思,到了監(jiān)獄好好改造。南面鐫刻“覺岸”,在犯人出獄時看到就會明白“回頭是岸”,以后好好做人。雖然這種說法有些牽強,但也是那個時代最樸素的道德教育了!
關于這四個字更貼切的解釋應該是佛教說,畢竟觀音院是佛教建筑。佛教講究以迷喻海,以覺喻岸。由迷惘而覺悟的境界謂之“覺岸”。李白有句詩“金繩開覺路”就是引用了離垢國以黃金為繩,界其道側的佛教傳說。看來,以金繩劃出的道路,是引人登臨覺岸之路才是更合理的解釋。
(拆遷中的過街樓)
隨著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菜市口大街的改造工程,觀音院以及北京城內(nèi)這最后一座過街樓被拆除了。擇地重建的方案至今沒有得以實施,現(xiàn)在這里已經(jīng)是通衢大路了,在觀音院舊址的西側建起了建宮醫(yī)院,而那所監(jiān)獄現(xiàn)在早已經(jīng)是清芷園居民區(qū)了。
看看鄰居們都在團什么?
■說明:本文由家住東西城編輯整理發(fā)布,轉載請注明
■本號法律顧問:北京市恒略律師事務所,咨詢微信:jwbei2
■部分圖文信息整理自:跟著拆哥看房、老北京城等
關注家住東西城!
看東西城大事小情,搜家周邊吃喝玩樂!
=======東西城的鄰友圈!=======
聯(lián)系我們:QQ—2250654256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