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加拿大一枝黃花”在多個地區出現爆發性增長,引發了公眾對外來入侵物種危害的廣泛關注。這一事件促使許多志愿者積極參與清除工作。
然而,我國面臨的外來入侵物種遠不止此,目前已知的種類已超過600種。單純的清除措施顯然不足以應對這一問題,考慮到資源的有限性,我們需要采取更為綜合的策略。
這些物種并非全然有害,事實上,有些外來入侵物種如牛蛙和小龍蝦已被成功馴養并用于商業養殖。因此,我們可以采取一種平衡的方法,即在控制和清除的同時,探索其潛在的經濟價值,實現生態與經濟的雙重利益。
在此,我想介紹一種常見的外來入侵植物,它莖上長滿了刺,曾是農村的一種害草,但根卻很有價值,目前20元/斤。
說到這種植物,很多在農村待過的朋友應該都見過,因為它在咱們國家的農村太常見了,尤其是南方農村,幾乎每個村都有,在田邊、路邊、荒地、山里林子里都能看到,它就是刺莧。
估計有些農村的朋友會好奇,刺莧也是外來入侵物種?從小就見過,頭一回聽說它是外來的。說實話,刺莧確實是外來入侵物種,它本來是美洲的,屬于莧科、莧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跟咱們本土的莧科莧屬長得差不多,但不一樣的地方是它的莖上長滿了刺,所以叫刺莧。
為啥很多人不知道刺莧是外來入侵植物呢?這是因為這種植物不是咱們國家主動引進的,而是老外帶進來的,而且帶進來的時間挺早。根據資料,大概是在1857年帶到香港的,然后從香港往北一直傳開了。
現在刺莧已經在陜西、河北、北京、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慶、云南、貴州、廣西、廣東、海南、香港、福建等地都發現了,而且有的地方還多得成了災。
刺莧有啥危害呢?
刺莧是外來入侵植物,那它到底有啥危害?早在2010年,刺莧就被咱們國家列入了第二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里。它主要是太多了會長得到處都是,會禍害旱作農田、蔬菜地和果園,把土壤里的肥力都消耗掉。它的植株上有刺,清理起來挺費勁,還容易傷到人和動物。
在北方,像蘋果園、梨園、桃園、山楂園這些果園,因為種的間距大,地上露出來的地方多,生態環境比較穩定,刺莧就容易鉆空子。一旦長多了,就會跟果樹搶肥和水,導致水果產量減少。
除了果園,花生、大豆、地瓜、馬鈴薯、小麥、菠菜、汕菜這些農作物也常被刺莧禍害。
刺莧有啥用呢?
刺莧雖然是外來入侵植物,危害挺大,但它也有自己的好處。
刺莧剛長出來的幼苗和嫩莖葉能當野菜吃,味道跟咱們平時吃的莧菜差不多,可以炒著吃,也可以煮湯。除了當菜吃,還能拿來喂豬,以前刺莧的幼苗和嫩莖葉就常被當作豬草,老一輩的人都叫它“豬母菜”、“豬母刺”。
刺莧嫩的時候可以吃,老了之后也有用,不過這時候不是吃它的莖葉了,而是吃根。刺莧根能清熱解毒、散血消腫,在民間經常被用來煲湯,湯又香又甜,還不膩,吃了還有食療效果。
因為刺莧沒人專門種,所以它的根在市場上特別值錢。在我老家那邊的農村,經常有人挖刺莧根去集市上賣,價格一般在 20 塊錢一斤左右。
了解了刺莧的危害和好處,大家就可以在防它的同時,也利用一下它,這樣既能避免它對我國生態環境造成危害,還能讓農民朋友們多掙點錢。
刺莧在哪里有呢?我剛才說了它的分布區域,至于它長在哪里,因為刺莧適應能力特別強,所以在農村哪兒都能長,路邊、田邊、荒地、山里林子都有它的影子。所以大家要是看到它了,可以趕緊鏟掉,要是覺得能利用,也可以挖來用。
各位朋友,你們那兒有刺莧嗎?知道刺莧的這些好處嗎?歡迎留言聊聊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