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七普的數據,莆田有人口約320多萬。其中,林姓人口占到占45萬。
林姓,源自子姓,得姓始祖為林堅,是商王朝比干的遺腹子。
比干是商紂王帝辛的叔叔,他直言勸諫,忠君愛國,為“亙古忠臣”,卻被紂王殺害。
比干無心,公正無私,被后人奉為文財神。
當時,比干夫人已經懷孕三個月,為了躲避災禍,他逃出了朝歌。并在今河南衛輝獅豹頭鄉龍臥村的石洞中,生下了一名男孩,起名堅。
周王朝建立后,比干的夫人攜子堅拜見周武王。
周武王欽佩比干的忠貞,因為堅是在樹林里出世的,且能遠避紂亂而不絕其世,于是以“林”賜姓。
周武王把林堅分封到清河郡(也稱博陵郡),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安平一帶。
因在淇水之西,又稱西河郡。因此,林氏總堂號為西河堂,郡望西河。
如今,在河南衛輝,建設有比干廟,是林氏的故土祖庭,魂牽夢縈的圣地。
林姓南遷,始于東晉初年,開閩始祖是比干的八十三世孫林祿。
當時,林祿奉命鎮守晉安郡,郡治在今福州一帶。
林祿舉家南遷,來到晉安,逐漸形成聞名于世的晉安林氏。
此后,晉安林十世林茂,于隋文帝開皇三年由晉安遷居莆田北螺村。
莆田林氏共分四大支系:九牧林、金紫林、闕下林、游洋林。
時間發展到唐玄宗天寶十一年(752),進士林披,舉家搬遷至今莆田荔城區西天尾鎮龍山村。
林披先后娶三位妻子,生了九個兒子:林葦、林藻、林著、林薦、林曄、林蘊、林蒙、林邁、林蔇,后來都做了州刺史(州牧),世稱"九牧林家",而林披公也成為“九牧林”開派始祖。
到了宋代,九牧林家再現輝煌,一門生九子:林景淵、林景佑、林景默、林景輝、林景泰、林景瑞、林景元、林景貞、林景亨,九子都任知州。
當時,宋仁宗還親自寫了詩《林氏家庭》:"喬木盤根大,猗蘭奕葉鮮"。
宋建隆元年(960),林披的四十七世孫,比干的一百四十四世孫林默誕生。
林默濟世救人,澤被一方,成為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
她,就是媽祖。
“靈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湄洲島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
媽祖信仰經歷千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從唐天寶年間開基到今天,“九牧林”成為當代林姓人數最多的分支。
相關記載顯示:僅六房林蘊的后裔就超過200萬。
如今,行走莆田,不經意間會看到很多老宅子的門楣上有“九牧世家”“九牧傳芳”“九牧流芳”等名號,這是有區別的。
其中“九牧世家”一般指的是唐九牧”,而“九牧傳芳”“九牧流芳”一般指的是“宋九牧”。
而在西天尾龍山村,有高大肅穆的九牧林祖祠,“一門九刺史,三代五廷魁”的堂聯,訴說著林姓一脈"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的鄉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