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當下,不能只是拿嘴說一說,是真的要對這個環境有更深刻的了解。如果你只關心自己的群體,那么你必然會失去觀眾。”演員、監制姚晨談出了她的標準,“我喜歡的情感是質樸的,故事不用很復雜,只要劇本里的情感是流動的、真摯的,在劇本里的人物是鮮活的,就一定會讓人印象深刻。”
作者:木刃?????????????????????????????????????????????????????????????????????????????????????????????????????????????????????????????????????????????????????????????????????????
編輯:藍二???????????????????????????????????????????????????????????????????????????????????????????????????????????????????????????
版式:王威
第六屆金雞電影創投大會,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姚晨帶著“駐場監制”的新身份,未來將長期在金雞創投尋找項目。
無論是演員還是監制,姚晨覺得,這并不只是自己職業規劃的變遷,而是出于對作品的喜愛,換了當下更適合的方式參與進來。
從公司成立以來,壞兔子影業已經出品和制作了6部電影,其中姚晨自己監制了4部,無論是否參與主演,都是她自己非常喜歡的項目。剛參與做監制時,姚晨承認自己在這個職能領域并不專業,“吃了不少苦頭”。也正是這幾年臺前幕后兩手抓的經歷,給了她新的視角,讓她在金雞創投上面對青年導演的作品時,既保有作者性的共鳴,也多了份落地性的判斷。
“既然參與到制作這件事情,就不可能不關注市場的變化。某種程度上,我覺得搞創作的人很像時代的一個記錄者、觀察者。”
姚晨在采訪中表示,對于創作者而言,要拍什么作品,每個人都有困惑。網絡上的觀點、熱點讓人眼花繚亂,到底什么是觀眾喜歡的東西,答案也在瞬息萬變。但有一點是姚晨所認定的:“誠實是電影的基石。”
這份相信,這份誠實,讓姚晨與金雞創投在更深的維度上維系在一起,一同扶持著更具樸素力量的優秀作品。
“我不知道怎么定義作品的成功,
但完成度是第一追求”
最初決定成立公司時,姚晨的考量中帶著些職業自救——女演員的戲路可能會隨著年齡受限,但她希望進行表達,需要找到一個更具主動性的方式。開始選擇做監制,是為了與年輕導演合作的過程中,能更平等地去交流創作,幫他們規避一些“彎路”。
“不可能每一部戲既有你適合的角色,又是你喜歡的。只要它能代表你內心的一部分思考,就希望能夠把它呈現出來。”
對于姚晨來說,她的職業樂趣絕大多數時候都來自于做演員塑造人物的過程,相比起來,做監制要面對很多跟創作沒有關系的事情,很有挑戰。但創作出好作品的渴望蓋過了這些缺口,有時候,甚至預算都會為作品本身讓步。
“這些年,我會用自己的積蓄去完成制作。”
而投入方式,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
以監制《臍帶》的過程為例,當時有兩個拍攝方案:導演請同學們幫忙參與,可能會以低成本完成片子;請更成熟的創作者打造精品,但需要有更多投資作為支撐。姚晨選擇了第二個方案。“不是說她的同學就一定拍不好,但可以想象到它的品質,不一定能經受得住專業標準的考驗。所以在這兩者之間,我們還是希望它不是學生作業,而是真正能夠經得起檢驗的一部好片子。”
與之相伴的,就是疫情期間為《臍帶》尋找投資面臨的種種挑戰。“大家都想做一部很純粹的作品,當時特殊的環境讓劇組常常陷入了一種失控狀態。電影創作,恰恰是保護自己心靈不要麻木的好途徑,可以抵御現實對我們的改造。”
《臍帶》片場
在姚晨看來,盡管《臍帶》最終的工業技術完成度算得上頂級,但它追求的是一個非常本真質樸的故事:關注人的精神世界,尋找生命的來路歸途,雖然演員是蒙古族,對白是蒙語,但情感是普世的。
盡管預算有限、環境艱難,需要承擔很大風險,姚晨、曹郁還是找來了業內頂級主創,以達到更高的視聽標準。整個劇組只有十幾盞燈,曹郁作為攝影指導使用了大量自然光——更真實,也更難把控。片中母親離世的那一場戲,唯一的光源就是火堆,火星的光在暗夜里飄舞,營造出一種既夢幻又真實的意境。《臍帶》完成后去了很多國家做展映,不少國外的從業者驚嘆中國電影的制作水準已如此之高。姚晨認為,這是因為電影里充滿了能量,“我們都在大草原上,大自然給我們特別大的能量。大家看到的影像,樹木、湖泊、月食,所有的畫面都是真實的,都像冥冥之中促成了這樣一部作品。”
姚晨和曹郁在《臍帶》片場??
《臍帶》上映后,很多同行都告誡姚晨,不要再這么做監制了,要先生存、先自救。姚晨認為,這并不代表自己的選擇有問題,當大家被成片打動時,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這些年來,業內提及姚晨所監制的電影時,大多都認為很成功。姚晨對成功這個詞百感交集:“我不知道怎么定義成功這件事情。從市場角度看,對于創作公司來講,藝術電影并不亮眼的票房成績是考驗與沖擊。然而與此同時,我也為這些電影感到驕傲。也許大家面對項目,審美眼光與判斷方向有所不同,但我能保證的是,我們的作品,一定不是爛東西。作品的完成度是我們的第一追求。”
“電影是一種語言,
我們通過它去找同類”
金雞創投至今為止,入選作品超過5000部,孵化出30多部,這其中有4部是姚晨創立的壞兔子出品或參與出品的。以“駐場監制”的身份加入金雞創投,意味著會有更多作品被姚晨的公司看見。
電影是現實的鏡子。今年的金雞創投選擇的項目比之以往會更偏向商業性。姚晨分享說,在創投項目中,絕大多數時候看到的不是成片,僅僅只是個劇本,這意味著有更多的可能性,也具有更大的風險。
當下的電影市場或許到了面臨嚴峻考驗的階段,觀眾對電影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會思考自己為什么要買這張票,到底能得到什么樣的情緒價值。這也讓電影創作者的思考方式不斷更新。
“關注當下,不能就拿嘴說一說,是真的要對這個環境有更深刻的了解。處在環境里的大家,他們在思考什么、他們又需要什么,他們內心的痛苦、困惑、夢想……都需要去了解。這就是田野調查的必要性。如果你只關心自己的群體,那么你必然會失去觀眾。”姚晨說。
金雞創投大會現場
“我喜歡的情感是質樸的,故事不用很復雜,只要劇本里的情感是流動的、真摯的,人物是鮮活的,像這樣的劇本一定會讓人印象深刻的。電影是一種語言,你用它找自己的同類。”
姚晨的公司最近做的兩部電影,一部是王麗娜導演的《村莊·音樂》,另一部,是霍猛導演的《生息之地》。
最初在金雞創投上看到霍猛導演的《生息之地》劇本時,姚晨非常驚喜,劇本如同一幅人與土地的史詩畫卷。“看劇本時,我被霍猛導演對家鄉和家鄉的人那種質樸又深刻的情感深深打動,我覺得它值得被拍出來。霍猛導演在臺上的自我陳述,也讓我看到了一名導演的理性思考。感性與理性結合,我覺得他是一個做好準備的人。”
彼時,霍猛導演為片子尋找投資款項極為困難。姚晨在第一時間成為了這部電影的出品方。電影拍攝了整整一年,不斷遇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包括上影集團副總裁徐春萍、鳳凰傳奇影業總裁蔣浩等。
看到成片后,姚晨非常驚喜。“雖然我知道霍猛導演會拍得不錯,但沒想到會這么好,深深地打動了我們。有時,我在創作中也會陷入迷茫、沮喪的狀態。但看到《生息之地》成片時,我發現自己又滿血復活了。搞創作的人可能就是會好了傷疤忘了痛,看到好的東西,馬上忘了來時路有多么崎嶇。”
正是憑著這種對作品的執著與敏銳,姚晨在演員的身份之外,也會沿著金雞創投駐場監制的道路,去尋找更多的好導演、好項目。
部分資料參考自《今日影評》文章: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