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區和唐努烏梁海都曾是外蒙古的一部分,為何外蒙古獨立了,阿勒泰卻留在了我國新疆?
一、 蒙古國
外蒙古地區,總面積180萬平方公里,包括今天的蒙古國,新疆阿勒泰地區和唐努烏梁海地區。
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在中原地區建立元朝,定都北京后,整個蒙古地區就此并入了我國的版圖。清朝時期,滿清貴族通過和蒙古貴族聯姻、結盟,也讓蒙古地區變成了清朝的領土。
1912年,我國爆發辛亥革命,清朝統治被推翻后,外蒙古地區趁機宣布獨立,想從我國脫離出去。
北洋政府不愿放棄外蒙古,派徐樹錚率兵進入外蒙古地區,再次對外蒙古實行管轄。可惜不久后北洋內戰爆發了,徐樹錚率兵離開外蒙古參加北洋內戰,這導致外蒙古地區兵力空虛,在蘇聯的支持下,外蒙古又一次實現獨立。1949年,新中國建立之后,我國正式承認了蒙古國。
二、 唐努烏梁海
唐努烏梁海地區,也就是現如今俄羅斯的圖瓦共和國,面積16.8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2萬。
歷史上,唐努烏梁海地區曾是匈奴、鮮卑、突厥等少數民族的土地。唐朝時期,我國首次將唐努烏梁海并入自己的版圖,歸安北都護府管轄。元朝時期,唐努烏梁海歸嶺北行省管轄。明朝時期,唐努烏梁海是蒙古瓦剌部的領土。清朝時期,唐努烏梁海歸外蒙古的扎薩克圖汗管轄。
與此同時,對領土貪得無厭的沙俄一直覬覦我國北方領土。沙俄趁大清由于閉關鎖國,衰落虛弱之際,不斷武力占領蠶食我國的領土。例如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后,沙俄以武力相要挾,逼迫大清和自己簽署《北京條約》、《璦琿條約》,占領了我國外東北地區10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1864年,沙俄逼迫大清和自己簽署《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占領了唐努烏梁海西北十佐領土地。1911年,我國爆發辛亥革命后,沙俄趁人之危,占領了唐努烏梁海中部二十七佐領土地。
1917年,沙俄國內爆發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后,我國北洋政府趁機收復了被沙俄占領的唐努烏梁海三十六佐領土地。1921年,蘇俄再次出兵占領了唐努烏梁海二十七佐領土地,并宣布在其占領的唐努烏梁海地區建立“唐努圖瓦共和國”,1926年,又改名為“圖瓦人民共和國”。
1944年,蘇聯吞并“圖瓦人民共和國”,將其并入自己的版圖。我國歷屆政府從未承認過唐努烏梁海地區是蘇聯的領土,但卻無力改變現狀。1991年蘇聯解體后,唐努烏梁海被俄羅斯繼承。
三、 阿勒泰地區
阿勒泰地區位于新疆北部,面積11.8萬平方千米,人口66.8萬,現在由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管轄。
漢朝時期,阿勒泰地區就已經是我的領土了,歸西域都護府管轄。這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阿勒泰地區又被匈奴、鮮卑、突厥等少數民族占據。唐朝時期,阿勒泰地區再次并入了我國的版圖,歸北庭都護府管轄。南宋時期,阿勒泰地區被蒙古帝國武力占領,并入了蒙古帝國的版圖。
清朝時期,乾隆平定準噶爾部后,為了經營西域,他設置了烏里雅蘇臺將軍和科布多參贊大臣。
阿勒泰地區歸科布多參贊大臣管轄。
晚清時期,沙俄通過逼迫大清簽署《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伊犁條約》等不平等條約,割占了我國西北地區數十萬平方公里土地,讓地處西北內陸的阿勒泰地區變成了對抗沙俄的橋頭堡。
為了抵御沙俄的入侵,清朝采納科布多參贊大臣的建議,將阿勒泰地區從科布多管轄區域獨立出來,設置成了一個獨立的軍鎮,由清政府直接管轄。與此同時,沙俄還在不斷地慫恿外蒙古地區獨立。為了對抗外蒙古地區的獨立勢力,清朝將阿勒泰從外蒙古地區脫離出來,劃歸給新疆所有。1911年,我國爆發辛亥革命后,外蒙古地區趁機宣布獨立,阿勒泰地區不歸外蒙古所有,且我國在阿勒泰地區有不少駐軍,所以未跟隨外蒙古一起獨立,現在歸新疆管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