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星艦7 EM-i預售起價為10.98萬元,作為一款緊湊級SUV,全系插混動力配上這樣的預售價,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注意,那么雷神(參數丨圖片)EM-i插混系統省油嗎?自吸發動機在高速上如何保持“活力”,混動系統安全性如何?下面我們來詳細分析銀河星艦7 EM-i的優缺點。
新混動系統油耗怎么樣?
吉利銀河星艦7 EM-i基于GEA架構打造,動力方面與此前的車型有所不同,采用新一代雷神EM-i插電式混動系統,其中內燃機部分采用1.5L自然吸氣四缸發動機,采用火龍卷燃燒系統,簡單來說,這是一種讓汽油在氣缸內滾動燃燒的技術,讓汽油快速燃燒,同時燃燒更充分,加上阿特金森循環系統,讓發動機的熱效率達到46.5%。
這臺發動機的輸出并不高,功率只有82kw,因此這是一套以電為主,以油為輔的插混系統,和領克的EM-P有所不同,EM-P更注重混動來帶來的性能提升。吉利還將AI技術引入動力管理層面,能量管理更智能。
結合導航、智駕、慣用路線等,對油、電、熱進行智能分配,智能熱管理、智能保電讓復雜的插混系統更具效率,浪費的能量更少。這套系統讓星艦7 EM-i實現了CLTC百公里綜合3.75L的虧電油耗成績,而在實測中,數據可以達到3.2L,這與發動機的熱效率直接關聯。
自吸發動機,跑高速“有勁”嗎?
這種自吸發動機雖然熱效率高,但功率密度下降,如果沒有電,在高速上行駛,就會出現動力不足的情況,嚴重時還可能失速,就是從電量充裕到虧電,電池欠壓,車輛的動力驟降,牽引力不足以達成當前的速度,出現安全隱患。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吉利采用了混動安全冗余技術,專門申請了專利,發動機、P1電機和P3電機就是三套動力備份,任意一個部件失效或者沒有電力供應,整個系統依舊可以驅動車輛。在5級冗余算法的加持下,避免電池欠壓導致的動力丟失。P3電機的功率較高,達到160kW,插混專用電池可以穩定升壓,在虧電情況下,動力不會有明顯的變化。
在測試時,星艦7 EM-i在吉利的封閉高速環道中行駛,虧電狀態下以155km/h的高速連續行駛2個小時,沒有出現性能衰減的情況,對于正常的高速長途出行,一般速度保持在120km/h以內。在滿油滿電的情況下,百公里加速時間為7.5秒,日常駕駛,沒有因為1.5L自吸而失去加速能力。
混動系統安全嗎?
雷神EM-i插混系統引入了純電車型的安全理念,首先純電車型上使用的電機、電控等引入混動車型,11合1的混動電驅結構減重13%以上,減少了電纜的布置,應對潮濕、寒冷天氣,整合的系統更耐用。
電池方面,吉利銀河星艦7 EM-i搭載短刀電池,這是一種將磷酸鐵鋰電池整合封裝的技術,這些電池就像較短的刀片集合在一起,保留了磷酸鐵鋰更穩定的特點,不容易熱失控,同時增加了能量密度,通過了一系列測試。安全裝備方面全系沒有減配,入門款就搭載了前排側氣囊和前后排頭部氣簾,標配胎壓顯示、防側翻系統、上坡輔助、540度透明底盤等。
續航和充電速度怎么樣?
碳化硅無級變壓模塊加上X-Pin扁線繞組電機,綜合效率為92.5%,減少了電能的消耗,同時注重空氣動力學設計,采用了低風阻輪轂,前唇經過優化,減少氣流的聚集,氣動尾翼可以延遲氣流的分離,減少尾部的阻力,風阻系數為0.288cd,對于有內燃機的SUV來說,進入0.3以內值得肯定。
新車配備8.5度(中創新航)與19.09度(蜂巢能源)的電池組,純電續航里程分別為55公里與120公里,綜合續航1355-1420公里,缺點是入門款的純電續航里程稍短。充電方面55km的版本并沒有快充,電池容量不大,長續航車型配備36kw的直流快充,30%-80%充電時間為20分鐘。
選車偵探觀點:銀河星艦7 EM-i預售起價不到11萬元,而正式價格預計將進一步下探,對于預算10萬出頭,想要選擇插混車型的消費者來說是一個新選擇,優點是新的架構和混動技術降低了油耗,同時解決了高速虧電車輛動力不足的情況,缺點則是入門款純電續航較短,同時沒有快充,大家覺得銀河星艦7 EM-i怎么樣?歡迎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