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課本《林黛玉進賈府》中,王熙鳳是一個顯眼包,她的出場濃墨重彩,她關心林黛玉時所說的“在這里想要什么,想吃什么,只管告訴我,丫頭婆子們
不好了,也只管告訴我”,一句話表明了她在這里是說了算的人。也難怪她說出這樣的話,榮國府的內宅的當家主母是王夫人,王夫人年歲大了,喜歡吃齋念佛,把管家的差事交給了王熙鳳。
而王熙鳳本身是大老爺賈赦的兒媳,屬于借調到這邊來的,那么王夫人為什么放著自己的兒媳婦李紈不用,卻要把侄媳婦王熙鳳借調過來呢?
李紈,也是知書識禮之士,父親李守中是國子監的祭酒,學識上自然高于王熙鳳,但是管理榮國府這么一個大家族,不僅僅是有學識就能夠的。
秦可卿去世,賈珍去請王熙鳳協理寧國府,書上是這么說的“聽見賈珍要來,眾婆娘唬的往后藏之不迭,獨鳳姐款款站了起來” 王熙鳳眼中并沒有那么多繁文縟節,其他女人都紛紛回避,王熙鳳大大方方的站起來應對。這與王熙鳳自幼被當作男孩教養,性格潑辣有關,她的這種性格表現是管家應該有的姿態。
李紈早年喪夫,這種特殊的經歷讓她變得“槁木死灰”,她是標準的節婦,是婦德婦功的代表,性格溫婉的李紈不適合管家。賈府奴才上上下下幾百號人,有的奴才比主子還得臉,你看林之孝家的就曾經這么教育過賈寶玉
“這些時我聽見二爺嘴里都換了字眼,趕著這幾位大姑娘·們竟叫起名字來。雖然在這屋里,到底是老太太、太太的人,還該嘴里尊重些才是。若一時半刻偶然叫一聲使得,若只管叫起來,怕以后兄弟侄兒照樣,便惹人笑話,說這家子的人眼里沒有長輩。”便是老太太、太太屋里的貓兒狗兒,輕易也傷他不的。
這是借著禮節說給賈寶玉和晴雯等人聽的。賈寶玉是賈母的心肝寶貝,林之孝家的尚且敢如此教育他,何況李紈是一個失去丈夫的寡婦?
家就要和各色人等打交道,做不到八面玲瓏也必須做到消息靈通,否則賈府那些下人們的“江湖”雜事,也會讓她焦頭爛額。為什么這么說呢,你看李紈在和探春一起管理大觀園的時候,就暴露出對于復雜的人際關系,她不屬于長袖善舞類型的。
趙姨娘的兄弟趙國基死了,李紈的處理意見是“前兒襲人的媽死了,聽說賞銀四十兩。這也賞他四十兩罷了。”就這一句話就顯示出李紈的頭腦還是簡單了些。你看王熙鳳的處理意見是啥?“趙姨奶奶的兄弟沒了,若照常例,只得二十兩。如今請姑娘裁奪著,再添些也使得。”
這一對比,高下立現。處理事情必須要有先例可循的,探春這點還是比李紈要清楚些,她查到這喪銀分外邊的和家里的區分。趙姨娘是家生子,她的兄弟死了,只能給二十兩。襲人是外邊買來的,按照規定是給四十兩的。探春初次理家,不能壞了祖上的規矩。可是李紈這么說,一是沒按規矩辦事,二是給探春惹了亂子。
雖然襲人已經被王夫人默認為寶玉的姨娘了,但是襲人只是賈寶玉的大丫頭,把趙姨娘和襲人相提并論,有點捅探春的肺管子,自己的母親是姨娘這一直是探春心頭的一根刺,李紈這么比照,探春心里無疑會不得勁。
再者,吳新登家的來稟報此事,趙姨娘興許就在門外候著,李紈所說的“給四十兩銀子”趙姨娘必然會聽見,而且在趙姨娘心目中,襲人只是個丫頭,都能拿四十兩,何況自己是真正的姨娘呢?這才引出了后邊趙姨娘的大吵大鬧。
你說,李紈這一句話是不是引出來了麻煩?一大家子各種繁瑣的小事,復雜的人際關系,李紈要是處理起來,得多費勁?
別說李紈了,就連有“玫瑰花”之稱的探春在管家的時候,奴才吳新登家的故意拿捏她,后來趙姨娘又大吵大鬧,要不是有平兒及時趕過來仗著王熙鳳的威望震懾她,也難以施展拳腳。探春把大觀園里的院子承包給各個婆子,本來是想賺一點點補貼家用,大觀園里卻因此矛盾叢生。
所以小廝興兒說得很“我們家這位寡婦奶奶,他的渾名叫作`大菩薩',第一個善德人.我們家的規矩又大, 寡婦奶奶們不管事,只宜清凈守節。妙在姑娘又多,只把姑娘交給他,看書寫字,學針線,學道理,這是他的責任。除此問事不知,說事不管”,李紈實在是不適合管家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