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塔娜
翻譯 | 烏云斯琴
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中國人民始終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了56個民族多元一體、交織交融的融洽民族關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共同開發了祖國的錦繡河山、廣袤疆域,共同創造了悠久的中國歷史、燦爛的中華文化。正是在你來我往、交流交融中,各族人民的前途命運聚在一起、文化基因匯到一起,為文明的延續、國家的統一注入源源不斷的力量。
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其中“統一性”就是“五個突出特性”之一。統一性作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在中國歷史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也呈現出鮮明特點。“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這種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決定了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決定了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決定了一個堅強統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系。
呼倫貝爾歌舞劇《彩虹之路》劇照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赤峰博物館觀看古典民族史詩《格薩(斯)爾》說唱展示時強調:“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是多民族不斷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2022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內蒙古的今天是各族群眾共同奮斗的結果”。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北疆文化,集中體現了歷代生息繁衍在內蒙古地區的各族人民始終保持高度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對中華文明認同感,維護祖國邊疆安寧、維護祖國領土完整的奮斗歷程,最終促成了中華文明的統一性。內蒙古地區的發展史,清晰展現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兼容并蓄、綿延不斷”的總體特征,反映了各民族共同書寫中國歷史、創造中華文化的歷程。內蒙古地區歷史上各民族的交融匯聚,正是對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歷史的生動詮釋,為中華文明的統一性作了生動注解。展開歷史長卷,趙武靈王開發北部邊疆“胡服騎射”,促進了中原漢族與邊疆各少數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交融;西漢“昭君出塞”促進了漢與匈奴友好相處,推動了漢匈兩族的經濟文化和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改革,促進鮮卑族接受漢文化,推動了邊疆少數民族的融合過程;元朝完成了大漠塞外與中原農耕區連為一體的政治統一,初步奠定了“華夷一統”新格局;明朝時期明蒙雙方的“隆慶和議”,使得草原和中原實現了60多年無戰事的“和平統一”;清朝通過理藩院統轄、盟旗制等制度,使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根基不斷強化;清中后期,儒學逐漸成為主導文化,藏傳佛教又成為溝通藏、蒙兩族的另一文化紐帶,強化了文化融合等等。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在“北疆”地理范圍內不同時期不同族群建立的政權和王朝通過民族遷徙、相互通婚、商貿往來、傳播宗教、文化交流等方式共同推動了“大一統”的實踐和實現持續不斷的民族大融合,使得北疆文化中孕育的“大一統”因素及其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性愈加深入、鞏固。近代以來,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面對外敵入侵,內蒙古各族人民始終心向黨、心向黨中央,體現了高度的凝聚力、向心力,堅定不移跟黨走,在黨的方針路線指引下,發揚偉大家國情懷,團結精神,英勇奮斗,浴血奮戰,為抵御外侮作出了巨大貢獻,最終在黨的領導下成立了第一個省級少數民族自治區。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親切關懷下,內蒙古各族人民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了輝煌成就,長期保持了民族團結、社會和諧、邊疆安寧的良好局面,始終如一地保持了模范自治區的崇高榮譽,這是北疆文化中蘊含的堅守統一性、突出認同性的基本特征的最佳體現。
河套農耕文化博物館
中華文明中的“統一性和認同性”是觀念、是表征,也是驅動力,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則是貫穿其間的一根主線。新時代新征程,內蒙古地區各族人民要深刻認識中華文明堅守的統一性、突出的認同性,以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始終秉持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堅持共同團結奮斗、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讓中華民族共同體牢不可破。生息繁衍在北疆地區的各族人民維護祖國邊疆安寧、維護祖國領土完整的奮斗歷程,造就了北疆地區對“大一統”觀念高度的向心力,熔鑄形成了愛國忠誠奉獻、守邊護邊的優良傳統和維護民族團結的寶貴品質。如今,北疆,在新的歷史時期更是成為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地區,內蒙古的各族人民在長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構筑起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成為現今內蒙古人文的主要特色。
鮮卑鹿紋牌飾
鮮卑時代的彩繪牽駝陶俑
參觀全國《格斯(薩)爾》工作成果展的學者們
參觀全國《格斯(薩)爾》工作成果展的觀眾
統籌 牧仁
審核 烏日嘎
新媒體編輯 張欣
聲明: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畫報》官方微信
點擊“在看”,分享給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