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歷時研發兩年的數字人民幣正式亮相,并在部分地區展開了小規模試點。
當時許多專家都斷言,數字人民幣將在未來取代微信和支付寶,成為移動支付的絕對主力。
然而在經過5年的發展以后,數字人民幣已經可以在全國絕大多數地區使用了,使用場景也有所擴大,但距離專家們的預測差距不可謂不大。
不可否認,數字人民幣的優點還是不少的,比如支持斷網支付、提現不需要手續費、由央行發行具有較高的權威性等,那么為什么現實生活中使用數字人民幣的人依舊寥寥無幾呢?
截止2023年6月份,流通的數字人民幣存量只有165億元,對比同期約11.3萬億元的M0(流通中現金),占比大概只有0.1%多點。
從實際上情況來看,很多人不愿意使用數字人民幣,是因為有5大問題仍待解決。
1,對數字人民幣存在誤解
很多人都對數字人民幣有著錯誤的認知,比如數字人民幣是類似比特幣一樣的虛擬貨幣,又或者使用數字人民幣那么就沒有個人隱私了。
其實數字人民幣和現金一樣都是央行發行的法定貨幣,區別只是數字人民幣是以電子的形式流通的,隱私方面也不必過于擔心,畢竟普通老百姓沒有做違法犯法的事情,能有什么問題呢?
針對廣大群眾對數字人民幣的錯誤認知,我認為加強數字人民幣的推廣,讓更多人了解數字人民幣的本質是有必要的。
2,對比第三方移動支付方式不存在明顯優勢
微信和支付寶這樣第三方支付平臺流行起來已經有了十多年時間,大多數人都已經對這些平臺產生了路徑依賴,日常消費也習慣了使用這些平臺進行支付,這種習慣不是短時間內能夠改變的,加上數字人民幣對比微信和支付寶沒有明顯優勢,很多人自然也就不愿意多下載一個APP用來專門支付了。
3,日常使用場景依舊偏少
真說起來,數字人民幣支持的日常使用場景依舊是偏少的,那些連鎖超市、商家確實是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但更多的小型便利店、菜市場阿姨、夫妻經營的飯店等小商戶大多數依舊不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使用常見有限也降低了數字人民幣的吸引力。
4,缺少理財功能
微信和支付寶都已經是非常成熟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了,它們的功能早已不只是包含了支付那么簡單,同時還有理財功能,。
很多人也愿意使用這些第三方平臺的理財功能,平時把錢放在里面能多一份收益,還能做到隨時用來支付,而對比之下數字人民幣只有單純的支付功能,無法通過理財多獲取一份收益,這也是數字人民幣不如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一點。
5,商家沒有推廣動力
過去多年來,微信和支付寶的蓬勃發展是少不了平臺的主動推廣的,為了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微信和支付寶都推出過大量的優惠活動,比如大額紅包、支付折扣等,甚至支付平臺還會主動和商家合作,比如拉到一個新的用戶商家能獲得一定的紅包或現金,所以商家自然也就會非常熱情的為第三方支付平臺打廣告。
而數字人民幣的推廣只要是一些媒體宣傳,線下的商家宣傳合作方面可以說幾乎沒有,吸引新用戶的優惠活動力度也跟第三方支付平臺比不了,這也就導致了還有很多老百姓甚至完全沒有聽過數字人民幣,更別說使用了。
你用過數字人民幣支付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