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蔣介石這一輩子最嫉恨的人,那一定是毛主席無疑了。
作為最直接的競爭對手,毛主席不但取他而代之,完成了祖國的統(tǒng)一,最后還把他趕到了臺灣這座孤島上。
但拋開政見的分歧,蔣介石卻十分的欽佩毛主席。
據(jù)說毛主席所有的詩詞他都曾經(jīng)拜讀過,而且全部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1961年的時候,在臺灣的蔣介石忽然收到了毛主席發(fā)來的緊急電報。
看完電報,蔣介石大吃一驚,陰沉著臉讓保衛(wèi)部門立即加強了警戒級別。
他為什么要這樣做?毛主席的電報里到底說了什么?
天生的投機者
1887年,蔣介石出生于浙江奉化的一個鹽商家庭。
在他8歲那年,經(jīng)營鹽鋪的父親就因病逝世了,是母親含辛茹苦的一手帶大了他。
雖然在單親家庭長大,但蔣介石的性格特別外向,從小非常頑皮。
因此他沒有少被母親責打,但蔣介石總是屢教不改。
無奈母親只好把他送到了寧波的箭金學堂讀書。
一般調(diào)皮的孩子都是比較聰明的,蔣介石也不例外,所以他的學業(yè)完成的很不錯。
1906年,19歲的蔣介石離開了中國前往日本留學。
在日本的時候,他認識了不少思想先進的革命人士,正式開始了自己的梟雄之路。
相較于其他人,蔣介石對政治非常的敏感,善于左右逢源,所以人緣特別不錯。
他能夠加入同盟會并且被孫中山先生所看重,正是因為這一點。
在那個年代,一個能說會道,立志報國的有為青年是非常惹眼的。
除了會來事,蔣介石這個人還特別的陰狠,只要能夠達到目的,他基本上沒有什么底線。
這個混不吝的性格讓他結(jié)識了不少的草莽之輩,一度和上海灘青幫的黃金榮、杜月笙相交莫逆。
1917年的時候,孫中山先生南下建立了中華民國軍政府,次年他就把蔣介石安排到了粵軍司令部,擔任作戰(zhàn)科主任。
但當時蔣介石屬于外來者,備受排擠,無奈只好再次回到了上海。
在上海的時候,他也沒有閑著,而是和張靜江、陳果夫這些人勾結(jié)到一起做投機生意,積累了一筆可觀的財富。
“中山艦事件”的發(fā)生讓蔣介石看到了自己再次崛起的希望,于是他只身一人趕到了廣州,登上永豐艦護衛(wèi)孫中山先生一個多月。
這件事讓孫中山先生感動的同時非常欣慰,越來越起重器于蔣介石了。
之所以后來孫先生會讓蔣介石去負責籌建黃埔軍校,跟這一次他瞅準時機去示好是分不開的。
而在黃埔軍校建成以后,蔣介石不但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嫡系部隊,也在國民黨內(nèi)部積累了足夠的政治籌碼。
隨著黃埔軍校的人才越來越多,蔣介石在國民黨內(nèi)部的地位也越來越重。
為了能夠拉攏更多的人支持他走上高位,他后來更是和原配離婚,娶了宋氏之女。
正是這一次次的精準的投機讓蔣介石快速的走上了崛起之路。
踏實的革命者
毛主席所走的道路和蔣介石完全不一樣。
因為出身貧寒,所以毛主席一開始就站在人民的一邊,他清楚的知道沒有人民的支持革命是無法成功的。
因此上熟讀歷史的他一直都在研究中國的國情,了解中國老百姓真正的訴求。
秋收起義就是他厚積薄發(fā)的最好表現(xiàn)。
不但如此,毛主席還有著與生俱來的軍事指揮才能。
這一點在長沙第一師范讀書的時候,就已經(jīng)被老師和同學們所熟知了。
當接受了共產(chǎn)主義思想的毛主席從人民當中崛起的時候,蔣介石就頓感不妙。
于是他利用手中的權(quán)柄,開始不斷的迫害毛主席等共產(chǎn)黨人。
毛主席的第一任妻子楊開慧女士就是因此所以才壯烈犧牲的。
知道處于幼年期的共產(chǎn)黨軍隊正面不是國民黨的對手,所以毛主席發(fā)明了游擊戰(zhàn)法,一度扭轉(zhuǎn)了戰(zhàn)場上的不利局面。
只可惜后來博古、王明等人掌控了中央的話語權(quán),眼高手低的死搬硬套葬送了紅軍大好的局面。
甚至一度差點讓剛剛崛起的中國共產(chǎn)黨陷入到了死地。
最后還是周總理頂住壓力把部隊的軍事指揮權(quán)完全的交給了毛主席,這才讓中央紅軍開始了戰(zhàn)略大轉(zhuǎn)移,頑強的在陜北再次煥發(fā)了新生。
到達了陜北之后,毛主席把自己所有的才能都展現(xiàn)了出來。
不管是軍事上,還是政治上,亦或是藝術(shù)以及生活上,毛主席都有著非常了得的見解。
在他的英明領(lǐng)導下,共產(chǎn)黨團結(jié)所有的進步人士,成為了華夏大地上最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面對日本人的侵略,毛主席先是放下成見和國民黨達成了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
然后又高瞻遠矚的發(fā)表了《論持久戰(zhàn)》一書。
最后中日兩國的戰(zhàn)爭局勢確如毛主席書中所寫的那樣發(fā)展了下去。
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這句話說的真的一點都不夸張,毛主席對新中國所做的貢獻,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
衰敗的蔣家王朝
很多人調(diào)侃,國民黨是一流的軍隊、二流的將領(lǐng)、三流的統(tǒng)帥。
這話雖然多少有些夸張,但也很好的說明了國民黨高層的無能。
相比較之下,共產(chǎn)黨人的統(tǒng)帥、將領(lǐng)和軍隊都是第一流的。
所以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以后,就算國民黨蔣介石有美國人的支持,但勝利的天平依舊傾向了共產(chǎn)黨方面。
可為了讓中國能夠早日的和平統(tǒng)一,毛主席和周總理等人還是冒著巨大的危險來到了重慶進行談判。
這一次的和談是蔣介石和毛主席唯一的一次會面,雙方都給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時的蔣介石意氣風發(fā),目中無人,一心只想著以和談的名義拖延時間,好讓他可以充分的調(diào)兵遣將。
對于蔣介石的小算盤毛主席洞若觀火,但他沒有點出來。
最后不出所料,國民黨方面悍然撕毀了和平協(xié)議發(fā)起了戰(zhàn)爭。
解放戰(zhàn)爭開始以后,有著人數(shù)和武器裝備優(yōu)勢的國民黨因為指揮者的無能節(jié)節(jié)敗退,很快就只能固收長江一線。
但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如同一把匕首一樣插進了國民黨的腹地,在長江防線上撕開了一個大口子。
等渡江戰(zhàn)役失敗以后,蔣介石知道自己大勢已去,于是便把大量的財物以及人員都遷往了臺灣。
雖然嘴上不愿意承認,但蔣介石知道,自己是徹底的失敗了。
1949年12月10日,蔣介石乘坐飛機從成都鳳凰山機場逃亡了臺灣。
這一離開,他就再也沒有回到過中國大陸。
不計前嫌的示警
1961年的時候,我方的情報人員截獲了一份神秘的情報。
解譯出情報的內(nèi)容以后,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原來請報上顯示,一個叫廖文毅的人欲策劃刺殺蔣介石。
情報人員不敢大意,當即就把情報送到了毛主席的手中。
毛主席對這個一心想要搞臺灣獨立的廖文毅略有耳聞,于是想了想便命令把這個情報發(fā)給蔣介石。
毛主席之所以這么做,一來是他最看不慣的就是這種暗殺事件,我黨有很多優(yōu)秀的人就是因此而犧牲的。
二來如果蔣介石真不幸遇刺,臺灣的形勢肯定會一團糟糕,這就給有心人創(chuàng)造了鉆空子的機會。
為了不讓臺灣發(fā)生動蕩,也不想看著蔣介石死于宵小之手,所以毛主席還是大度的讓人通知了蔣介石。
收到消息之后的蔣介石大驚,在加強自己的守衛(wèi)力量的同時開始嚴密的排查可疑人員。
殺手鄭松濤見事不可為,當即就逃到了日本,后來他被國民黨派出的特務人員在日本秘密暗殺。
廖文毅
鄭松濤死后不久,臺灣當局凍結(jié)了廖文毅在臺的所有資產(chǎn),并以其親友為要挾逼迫廖文毅自投羅網(wǎng)。
1965年,無路可走的廖文毅最后只能乖乖的回到了臺灣,一下飛機就被早準備好的警衛(wèi)人員給抓了起來。
一個月之后,年事已高的蔣介石為了收買人心,特赦了廖文毅,還給他安排了一個水庫的工作。
可以說當時要沒有毛主席的示警,蔣介石說不定還真的就危險了。
要知道當時蔣介石身邊的守衛(wèi)并不嚴密,而且他還會時不時的外出演講。
這種情況下,刺客想要找到機會其實并不算太難。
此事過后,蔣介石的府邸陌生人完全就進不去了,而且蔣介石從此也深居簡出,公開露面的次數(shù)少了很多。
結(jié)語:
雖然蔣介石指示特務搞過不少暗殺活動,但毛主席從來都沒有想著要用同樣的方法以血還血,以牙還牙,身為國家領(lǐng)導人,毛主席更多的還是必須要從大局上考慮問題。
毛主席走的是煌煌大道,絕對不會使用這種卑鄙的手段。
這一點早在“西安事變”發(fā)生的時候就已經(jīng)得到了驗證。
由此可見,1961年毛主席給蔣介石示警,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參考文獻:
百科——廖文毅
“臺獨”分子暗殺蔣氏父子——環(huán)球時報
頭條百科——中國青年黨刺蔣計劃
蔣介石父子招撫廖文毅始末——楊天石.江淮文史 . 2016 (05)
蔣介石父子招撫“臺獨大統(tǒng)領(lǐng)”廖文毅始末——楊天石.近代史研究 . 2016 (02)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