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昨天美國游記第一篇打個補丁
我說為大家看起來方便,拆分了16個主題,但我沒想全寫,太累,大家投個票,先寫幾篇大家最感興趣的吧
這月還要去云南,按我尿性,投票少的拖久了估計就黃了……
昨天有個爆炸性新聞,瓊瑤因不堪病痛折磨,在86歲高齡,選擇自我了斷,體面走完人生
這事關注點有二:
一是對瓊瑤文學成就的追憶
上世紀90年代,瓊瑤是和金庸齊名的通俗文學兩大家,言情和武俠小說最高峰,金庸培養了一大批做著俠客夢的男生,瓊瑤則孵化了無數戀愛腦女生
金庸先生6年前已仙逝,如今小他14歲的瓊瑤阿姨也走了,很多60-80后感慨一個時代結束了
幾乎每次名人離世都會引發類似感慨,我倒覺得一個時代的開始/結束,往往是一些標志性事件,比如馬云的演講或川普的上臺,而非標志性人物的離世
如果哪天林青霞、羅大佑或鮑勃·迪倫不幸去世,也不是任何時代的結束——屬于他們的時代,早就結束了
金庸小說創作高峰是60-70年代,影視化改編后成為大眾文化標桿則是90-00年代的事,至少15年前,金庸熱已逐漸消失,因為互聯網的普及,90-00后學生娛樂活動顯然比70-80后多得多
瓊瑤創作高峰則延續到90年代后期,但影響力同樣在十多年前已消退,和不斷開演唱會的張學友一樣,賺的都是中年人的情懷錢
我猜80后大多看過還珠格格,前網絡時代,這部劇火爆程度空前絕后,沒想到此后20多年,趙女一林女二范女三居然會走出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傳著傳著就成了當年容嬤嬤火眼金睛,沒扎錯一個壞人……
但在此之前,一簾幽夢、雪珂、青青河邊草、婉君、新月格格,我都斷斷續續看過,印象最深的是一簾幽夢中陳德容blingbling的大眼睛
還有演婉君和小草的北京女孩金銘,那時我還在上小學,覺得這女孩可漂亮了
但金銘后來人生道路不算太順,個子不高,也長殘了,雖然考入北大國際關系專業,但并未從事外交外貿工作,而是繼續在娛樂圈摸爬滾打,可再無任何口碑佳作,如今44歲依然單身
另一個奇葩是早期瓊瑤戲御用男星,一簾幽夢中的男二林瑞陽,后來和老婆搞化妝品傳銷發了大財,實在太魔幻
昨天我說希望兒砸以后能去紐約留學,有人說把你寫文章的本事教給兒子,哪兒還用得著卷學歷?
我說人生道路有很多偶然性,事業成功是天賦+努力+運氣結合的產物,運氣7成,天賦2成+,努力不到1成
幾乎所有頂級企業家都把事業成功的關鍵歸因給運氣好,這問題我很早就分析過:
我兒砸有沒有我的寫作天賦不知道(我寫作才能高中才覺醒,小學時代還看不出),他出社會后有沒有我過去10年遇到的行業機遇也是未知數,所以現在能做的,只有努力學習,積極準備,盡可能提高今后人生下限
美國歷史上最富有的人集中在兩個時代
一是1830-40年出生的一代,洛克菲勒、卡耐基、JP摩根這些,歷史性機遇到來時年紀太大,很難理解并快速接受新事物,年紀太小,沒有足夠經驗、資本和人脈大展宏圖
他們長到40歲前后(1880年代),迎來美國工業革命,美國一下從二線列強躍升為第一強國
二是1950-70年代出生的一代,比爾·蓋茨、喬布斯、貝索斯、拉里·埃里森、拉里·佩奇、謝爾蓋·布林,他們特點是年輕時正好抓住IT革命帶來的歷史性機遇
相比上一次工業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更輕盈,反而是二三十歲年輕人更容易出人頭地
文學創作更依靠天賦,但時代機遇也很重要
金庸和瓊瑤都正好生在最能讓他們文學才能大放異彩的好時代——報紙雜志全面普及進入黃金時代,通俗文學高度景氣,賽道卻不擁擠,創作后期還有改編電視劇的壟斷流量加持,于是成名成腕,坐實歷史地位
前互聯網時代文學界最后一波幸運兒是韓寒和郭敬明為代表的80后,此后網絡文學崛起,誰都可以寫網文,整個賽道擁擠不堪,殺成紅海
蜂窩狀粉絲結構決定了網絡文學很難再出現金庸、瓊瑤這種全民皆知的通俗文學大家
更重要的是文學本身不景氣了,尤其長篇文學,受眾越少越少,大眾更愿意看短視頻
這都是時代進程對個人命運的深刻影響,沒人能獨善其身
瓊瑤去世第二個關注點在安樂死
大眾很容易拿她和前不久安樂死的沙白對比
兩人都是女性,都才華橫溢,敢愛敢恨,追求自由,都不能忍受沒有質量的生命,都選擇用更體面的方式,主動結束生命
區別在于一個本是素人,卻借機高調傳播自己的價值觀,把安樂死倒計時演成一場生命大秀(這里沒有任何踩一捧一的意思,只是客觀描述),另一個本是名人,卻不聲不響,悄然逝去,只留下一封遺書和一段遺言
其實兩人想表達的價值觀差不多,都已“盡力燃燒”,但瓊瑤更有社會責任感,在遺言最后強調我太老了,身體真不行了,但你們年輕人可不能因為一時的挫折打擊想不開,輕易放棄生命,要勇敢活出強大自我,不辜負來世間走一趟
瓊瑤的年齡和她的社會責任感,使她的輕生得到更廣泛的同情理解
沙白只活了瓊瑤一半壽命,進入生命倒計時一味表達自己,還與網友激烈爭執,不在乎自己言行對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從而引起更大爭議
當時一堆人鼓吹沙白給國人上了一堂生動的生命教育課,我說不至于
另一堆人罵沙白自私自利,我說也沒必要
沙白的行為沒必要夸也沒必要罵,尊重她的選擇就好
從這個角度看,相比沙白,瓊瑤做出了一個更好的榜樣——既追隨自己本心,又給社會留下了一個更積極溫暖的形象
瓊瑤有句遺言說得好,但愿幾十年后,人類已經找到很人道的方式,來幫助“老人”們,快樂的“歸去”
沒錯,眼下安樂死爭議還很大,至少在中國當前的法治環境和意識形態下,安樂死合法化必然會引起軒然大波,并引發不可預測的道德風險
但人類發展大方向不會變,尊重人權,盡可能讓每一個人都能有尊嚴地活著,也給每一個人有尊嚴結束生命的權利
最后把還珠格格片頭曲《當》送給瓊瑤,也送給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像瓊瑤奶奶一樣,活得瀟瀟灑灑,不枉此生!
讓我們紅塵作伴 活得瀟瀟灑灑
策馬奔騰 共享人世繁華
對酒當歌 唱出心中喜悅
轟轟烈烈 把握青春年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