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風景名勝區,集太湖山水名勝之精華。1982年,被國務院批準為首批44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是一個以平山遠水為自然景觀特征,以典型吳越文化和江南水鄉風光為資源要素,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并重的天然湖泊型風景名勝區。四十余年來,始終堅持“科學規劃,統一管理,嚴格保護,永續利用”原則,推動經濟發達地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太湖風景名勝區將繼續服務新一輪太湖綜合治理重大戰略任務,踐行“為太湖增添更多美麗色彩”,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圖景更加可觀可感。
——題記
錫惠景區位于太湖之北5公里,由惠山、錫山組成,京杭大運河在此繞境而過,是一個以天下名泉、古典園林和明清祠堂群為特色的山林型景區。
錫惠勝景 江南名山
錫山、惠山,邑中名勝,自古文人墨客多向往之。錫惠景區是一座自東向西展布的山岳地,東始錫山,包括惠山的頭茅峰、二茅峰、三茅峰、嶂山、蓮花山、唐山等九峰重巒疊嶂。
“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被萆綖樘炷可接嗝},毗鄰大運河、山頂三峰并立,蔚為壯觀。又因山上多泉、故以“九龍十三泉”而名噪天下。惠山中聞名的“天下第二泉”得名于唐代“茶圣”陸羽,他曾這樣評價惠山:“此山絕頂,下瞰五湖,彼大雷,小雷,洞庭諸山,以掌睨可矣?!睙o錫之巔——惠山,可謂挹九峰之蒼翠,瞰太湖之波濤。
天下第二泉位于惠山東麓,它是惠山的“精靈”,亦是核心所在。二泉庭院及石刻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庭院占地面積805平方米,以名泉為核心,泉亭內西壁上方正中壁嵌趙孟顓書“天下第二泉”石匾,二泉亭園北側粉墻上鑲嵌清王澍撰書的“天下第二泉”石刻。
歷經千年,惠山植被增多,變得蒼翠蔥郁。陸羽曾提及,惠山為一座石山。1934年金陵大學的一次考察中總結,當時的惠山、錫山仍是“童山濯濯”之狀,“錫山系一小丘,全部幾無林森之可言。其余各山之上部也屬童山?!敝钡?0世紀80年代初,惠山與橫山、鹿頂山一起被列為全民義務植樹重點工程,一場綠化攻堅戰在多年綠化成功不易的惠山頭茅峰和二茅峰展開,二三十年過后,苗木成林,錫山、惠山終不再是“童山濯濯”。
現如今,惠山動植被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其中針葉林2科7屬,常綠闊葉林16科23屬,落葉闊葉林36科58屬,同時還包括60多畝竹林,30多畝楊梅林等。在豐富的植物資源下,惠山上還蘊含著豐富的動物資源,其中不乏各種鼠類鳥類爬行類及昆蟲類等小動物。作為城中山,惠山不僅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自然寶庫,還承載起重要的生態調節功能。
錫惠景區內的杜鵑園始建于1978年,是國內最早的杜鵑專類園,是中國杜鵑種質基因庫和國內重要的杜鵑花繁育基地。2007年時任中國花卉協會會長江澤慧為此園題名為“中國杜鵑園”,2011年擴建后總面積達到34333平方米。杜鵑園以杜鵑飾山,以建筑和山澗奇映景物,留山野趣高大喬木,選四時植物造春夏之園林意韻,山水相依,因借脫俗。朱有玠教授題有《江南好》一詞:“江南好,爭說杜鵑園。坡上醉紅花欲語,泉邊沁綠茗初焙。欲去更留連”。杜鵑花為無錫市花,這里每年舉辦杜鵑花節,每年四月鵑花盛開,杜鵑園成為無錫最美麗的花園。
古跡林立 底蘊深厚
錫惠景區文化積淀深厚,古有戰國年間春申君山下飲馬,宋朝蘇軾秦觀賦游登高望遠,清康熙、乾隆下江南數次游歷,千年來,歲月演進,文脈相承。景區保存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3個,素有無錫露天歷史博物館和人民精神家園之稱。
景區內的惠山古鎮地處惠泉山麓,總占地面積3.5平方公里,是喧囂鬧市之中的一處人文“靜”土和世外桃源,更是江南文脈千年繁盛的重要載體和帝相雅士商賈南來北往的會客廳。
惠山古鎮自古以江南第一山,錫山晴云、勝地名泉而聞名于世,風景資源獨特燦爛。歷代文人雅士來惠山品泉憑吊,尋古探幽;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七巡惠山,留下了無數瑰麗詩篇和軼事佳話。
惠山老街因祠而建,因祠而興,保存著唐至民國初期的祠堂建筑108座,涉及姓氏80多個,比較完整和系統地保存著中國祠堂文化發展的千年歷史,數量之多,規模之大,保存之完好堪稱國內第一,有著巨大的歷史文化價值。
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寫下《同子瞻賦游惠山三首》,字里行間表露出他對無錫山水的熱愛,其后人實現他的遺愿,將他的遺骨遷葬于無錫惠山,讓他日夕與青山明月作伴,與清風草木為鄰,迄今已有900余年。
錫惠景區內的寄暢園作為中國園林文化的代表,始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寄暢園依山而建,是一個山麓別墅園林,親和自然,以巧妙的借景,高超的疊石,精美的理水,洗練的建筑,精湛的碑廊法帖聞名于世。
景區內惠山泥人、留青竹刻、無錫精微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反映出吳地燦爛絢麗的文化藝術?;萆剿律介T外的惠山街(包括直街、橫街),舊日“泥人店”鱗次櫛比,當地可謂家家善彩塑,戶戶捏泥人,明清兩代極盛。由于形象逼真,色澤鮮明,歷數百年不衰,現年產三百余種、六百萬件,暢銷六十余國家及全國各地。
樂活山水 詩意悠游
錫惠景區將始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促進文體旅融合發展,不斷滿足群眾多樣化文化需求。
惠山古鎮依托民俗文化,開展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動,惠山廟會、元宵燈會、三月香會、無錫市花杜鵑花節、金秋惠山菊會、中秋賞月大會等系列活動歷史悠久,深受各地游客的歡迎。
惠山古鎮還通過對旅游資源的不斷整合,發掘和提煉出以天下第二泉茶文化、寄暢園與戲曲跨界之作“無錫有戲”、惠山祠堂群“家國文化”、非遺體驗研學游等為主題的多項旅游產品,打造集觀賞、參觀、體驗、消費為一體,以文化品牌和沉浸式體驗為主導的綜合性非遺旅游目的地。
為提升市民游客登山體驗,規范登山活動,保護景區森林資源。惠山森林步道提升工程于2023年初完工,全面翻新登山步道,改造提升原有5.8公里盤山步道,沿線增設休憩區、直飲水、急救站、公共廁所、自助售賣機、健身器材等便民設施,形成一條景觀優美、設施完備、安全有序、生態環保的休閑健身廊道。市民登山健身、賞景,每年不下百萬人次,惠山森林公園步道榮獲“無錫最美十大登山步道”。
步道上還有一處大自然的無心之作,三茅峰附近樹木自然形成的“惠山之心”,每天吸引大批游客前來打卡,夜幕下從愛心中俯瞰整個錫城,別具一番浪漫。
景區內的無錫動物園作為省級科普教育基地,是開展野生動物綜合保護的專類公園,對公眾進行科普教育和環境保護宣傳是其所承擔的公益使命之一。近年來,無錫動物園開展“小小動物學家”“夜探動物園”等系列研學游活動,讓學生的校外實踐不再流于形式,引導學生積極探究科學奧秘,激發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學習生態保護的相關知識。
接下來,錫惠景區將立足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優勢,在有效保護風景名勝資源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多元化發展模式,激活發展動能、提升景區品質,以文化為重要支點推動景區高質量發展。
撰稿:江蘇省太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無錫市錫惠公園管理處
供圖:無錫市錫惠公園管理處、無錫市動物園管理處
海報設計:李佳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