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風景名勝區,集太湖山水名勝之精華。1982年,被國務院批準為首批44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是一個以平山遠水為自然景觀特征,以典型吳越文化和江南水鄉風光為資源要素,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并重的天然湖泊型風景名勝區。四十余年來,始終堅持“科學規劃,統一管理,嚴格保護,永續利用”原則,推動經濟發達地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太湖風景名勝區將繼續服務新一輪太湖綜合治理重大戰略任務,踐行“為太湖增添更多美麗色彩”,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圖景更加可觀可感。
——題記
甪直景區位于太湖東30公里,西距蘇州城區18公里,是以江南水鄉古鎮和古橋系列景觀為特色的古鎮型景區。甪直古鎮傍河而建、依水成街、因水興市,千百年來,逐漸形成精巧獨特的建筑布局,費孝通先生贊其為“神州水鄉第一鎮”。
古往今來,俊采星馳
早在6000年前,甪直一帶就有先民定居。鎮南2公里的張陵山有青蓮崗文化類型與良諸文化類型的遺址,發掘新石器時代墓葬11座,出土文物211件。
甪直史載2500多年,興起于春秋,延續至兩漢,繁榮于魏晉。宋元時期古鎮初具規模,明代更是成為“郡東鄉鎮之首”,商賈云集,居民逾萬戶。
甪直鎮悠久的歷史、優越的地理環境,孕育了濃醇的風物習俗,形成獨特的甪直文化。古鎮內保存著完好的古街、古巷、古宅,包括72條古巷及各級文保單位15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以及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圣寺羅漢塑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甪直水鄉婦女服飾享譽中外。
小鎮人文底蘊深厚,名人雅士輩出。晚唐詩人陸龜蒙曾隱居甪直躬耕田野、烹茶論詩,留下皮陸唱和的佳話;近代教育家、思想家、文學家、出版家,新中國中小學教材建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葉圣陶在甪直完成了他的教育改革和文學創作,視甪直為他的第二故鄉。
水鄉澤國,魚米之鄉
甪直鎮古稱“甫里”,又名“六直”。周圍有吳淞江、清小江、界浦江、東大江環繞,又鄰近澄湖、獨墅湖、金雞湖、淀山湖、陽澄湖等湖群,故素有“五湖之廳”與“六澤之沖”之稱。
自建鎮以來,鎮區逐步形成一河兩街的格局,橋梁縱橫,街巷幽深狹窄,兩旁店鋪林立。古鎮碧水環繞,河道縱橫,橋橋相望,在1.1平方公里的建成區內,河網長5.6公里,歷史上曾擁有宋元明清歷代古橋72座半,現保留完好的有40多座,被茅以升譽為“中國古代橋梁博物館”。
最值得一提的便是甪直“三步跨兩橋”的雙橋風景,甪直古鎮“雙橋”勝景不止一處,一方一圓的和豐橋與環玉橋、一高一低的三元橋與萬安橋、一寬一窄的南昌橋與永福橋皆是雙橋,它們擁有著各自的風姿和韻味,彰顯了匠心匠藝,可謂別具一格。
甪直澄湖地區盛產“水八仙”,它們不僅承載了悠久的吳地飲食文化,還作為特色農業品牌帶動著產業興旺,展示了江南地區的生態美、產業興和民風新的鄉村振興畫卷。
甪直水鄉婦女服飾文化是吳東地區稻作農業經濟的產物,是千百年來吳東婦女順應勞動生產生活的需要,逐漸創造、發展形成的。2006年,甪直水鄉婦女服飾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后甪直連廂、甪直宣卷、甪直蘿卜制作技藝、甪直山歌等分別被列入省、市、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景觀棋布,風物清嘉
甪直景區內名勝古跡眾多,人文景觀密布,有保圣寺、王韜紀念館、萬盛米行等8個開放景點。
保圣寺始建于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內由唐代著名雕塑家楊惠之所塑的九尊泥塑羅漢,其設計之巧妙、塑藝之精湛、堪稱“東方莫高窟”。
沈宅,建于清光緒年間,是清末留日學生、同盟會會員、蘇南賢達沈柏寒的故居,建筑布局有亦仕、亦高、前店、后宅、左坊、右鋪的特色,也是“洋務運動”后,民族工商業在沿海古鎮崛起的縮影。
蕭宅,建于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民居建筑。蕭宅主人是甪直望族,“柏林影后”蕭芳芳的祖宅。整宅結構緊湊,布局巧妙,宅基一進比一進高,寓意“步步高升”,充分體現了蘇派建筑獨特的藝術風格,可謂江南私家住宅建筑的精品。
王韜紀念館,建于清道光年間,1998開設為王韜紀念館,占地800平方米。王韜是我國近代著名政論家、新聞報紙之父,紀念館共分王韜生平事跡陳列室、王韜故居和韜園三部分。
萬盛米行位于古鎮南市街,是一家老字號店鋪,始建于民國初年,由鎮上沈、范兩家富商合伙經營,該行規模宏大,有存儲糧食的廒間近百間,是當時吳東地區首屈一指的大米行。萬盛米行是葉圣陶先生的名作《多收三五斗》的創作背景,該文后被選進中學教科本,萬盛米行也隨之名聞海內外。
生態固本,發展并行
近年來,甪直景區實行系統科學保護開發,持續開展環境綜合整治,不斷優化景觀風貌、功能布局和業態品質,實施雨污分流、三線下埋、立面改造等基礎配套提升,通過清淤活水、截污清漂、生態修復等措施著力改善河網水質,打造生態怡人的古鎮水環境。
甪直古鎮先后獲得國家級4A級旅游景區、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杰出成就獎等榮譽。2012年9月更新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甪直古鎮在內的10個江南水鄉古鎮列入名單。
甪直古鎮文物保護工作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先后制定了《甪直總體規劃》《甪直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甪直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等專項規劃,對文保建筑、控保建筑、歷史建筑進行分批修繕。在古鎮保護活化利用過程中,市級文保單位萬盛米行舊址遵循“城市歷史守護者”的發展理念,以“企業深度服務”為主題,結合網紅經濟概念,打造產業配套服務品牌,項目獲得長三角古鎮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創新案例、中國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典型案例、蘇州文物建筑保護利用優秀案例、蘇州市城市更新優秀項目等榮譽。
2024年5月1日,位于古鎮核心區域的“青靛甪直”沉浸式夜游項目正式亮相運營。采用國內先進的數字化技術,以光影、3D成像,結合實景演藝打造沉浸式游玩體驗。場景以楊惠之、陸龜蒙、葉圣陶、甫里八景的文化故事為主線,圍繞蘇式工巧、姑蘇戲曲、江南雅宴等地方文化特色,呈現集戲曲秀、風物秀、歌舞秀、霓裳秀、變妝秀等為一體的視覺美學大餐。央視新聞頻道《東方時空》欄目在11月3日的《中國晚八點·夜游看中國 “青靛甪直”夜游水鄉古鎮賞中式美學》中,記者帶領全國觀眾一起夜游吳中甪直,探索吳中文化地標,感受夜色中的江南水鄉魅力。
下一步,甪直景區將持續挖掘文化資源,在古鎮保護與發展之路上不斷探索與總結,全方位升級古鎮服務要素,推進古鎮保護利用出實效,更好地來滿足廣大居民和游客追求高質量“慢生活”的需求。
撰稿:江蘇省太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鎮人民政府
供圖:甪直鎮人民政府、蘇州甪直東方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
海報設計:李佳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