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773—819),字子夏,河東解(今山西運城西)人,世稱“柳河東”。貞元進士,授校書郎,調藍田尉,升監察御史里行。因參加王叔文集團,被貶為永州司馬。后遷柳州刺史,故又稱“柳柳州”。與韓愈倡導古文運動,并稱“韓柳”,同列“唐宋八大家”。散文峭拔矯健,說理透徹,結構謹嚴,批判時政,尖銳有力。寓言篇幅簡短,筆鋒犀利。山水游記文筆明麗峻潔,寫景狀物,多有寄托。工詩,風格清峭。有《河東先生集》。
夏夜苦熱登西樓
唐·柳宗元
苦熱中夜起,登樓獨褰衣。
山澤凝暑氣,星漢湛光輝。
火晶燥露滋,野靜停風威。
探湯汲陰井,煬灶開重扉。
憑闌久彷徨,流汗不可揮。
莫辯亭毒意,仰訴璇與璣。
諒非姑射子,靜勝安能希。
這首詩寫于詩人貶謫永州時期,描寫詩人在一個酷熱難忍的夏夜,半夜登樓納涼的情景和感受,表現出詩人心神不寧的情緒和無可名狀的惆悵。
“苦熱中夜起,登樓獨褰衣。”開門見山,交代時間、處所,直接點題,概括了永州夏天之熱。在一個酷熱難耐的夏夜,詩人獨自登上西樓,撩起衣衫,試圖在高處尋找一絲涼意。
“山澤凝暑氣,星漢湛光輝。”時值中夜,夜色中的山林與湖泊仿佛也被熱氣籠罩,凝聚著暑熱的炎氣;長天無云,銀河閃耀著刺眼的光輝。
“火晶燥露滋,野靜停風威。”那些曾經滋潤萬物生長的露珠,此刻已被驕陽曬干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四野寂靜無聲,沒有一絲涼風,仿佛整個世界都被這熱浪吞噬。
“探湯汲陰井,煬灶開重扉。”熱浪滾滾,詩人汲取井水沖涼,而井水也是熱的;打開門窗透透風,卻感覺到火燒般的燥熱,像對著爐灶。
“憑闌久彷徨,流汗不可揮。”他靠著欄桿乘涼,久久地徘徊彷徨;熱汗淋漓在全身四處流淌,浸透了衣衫。
“莫辯亭毒意,仰訴璇與璣。”面對如此酷熱的氣候,詩人簡直難以呼吸,他抬頭看見北斗,不禁向蒼天提出質疑:長此下去,萬物怎能蕃長?生靈怎能延續?
“諒非姑射子,靜勝安能希。”我知道自己不是姑射山上肌膚如冰雪的處子,如此炎熱的氣候,萬物如何生長,生靈如何延續?引用“姑射子”這一典故,老、莊也解決不了熱的問題。設想奇妙,自我解嘲。既然不能以靜勝熱,就只能安于平靜,悵恨無邊了。表達了如果一個人不去追求功名利祿,那么寧靜自在的心境就會勝過追逐安逸與物質享受的境界。
全詩構思縝密,體物入神,設想奇妙,借助夏夜酷熱使人難以忍受一種自然現象,暗喻唐王朝的暴政使老百姓陷于水深火熱之中,在比興中巧寓象征的手法,大大地拓展了詩的內涵,增強了藝術表達效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