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產生了生理性好感的時候,會有什么表現呢?
這個問題我思考了許久,直到這幾天才在一本書——《飄》里看到了具象化的形容。
是的,說來慚愧,我現在才開始讀這本書,以前怎么也看不進去,現在卻看得如癡如醉。今天看的內容是思嘉開始對白瑞德萌發興趣和探索欲的階段。
以前來往不多的時候,思嘉很討厭白瑞德,因為白瑞德每次跟她說話,都會惹她生氣,懟得她啞口無言。
但是隨著兩個人接觸得愈來愈頻繁,有過更深層次的交流和了解之后,思嘉慢慢發現自己好像對他有所改觀了。
盡管他還是一如既往地會跟她斗嘴,挑逗她,在口頭占上風,讓她每每像炸毛的小貓似的伸出兩只爪子想抓撓他。
其中最明顯的一點變化是,她開始期待他的出現。倘若他十天半個月沒有消息,她會下意識在人群里搜尋他的身影。
她不敢主動去找他見面,私心里卻希望他能主動上門找她。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舞會上,都樂見于他能夠更積極自主一些。
書中的原話是這么寫的:
“縱使白瑞德老是叫她惱怒,可是她卻漸漸盼望著他常來看望她。”
她覺得他身上有某種令人激動的東西,雖然還沒察覺出來是什么,卻清晰地知道,就是這樣東西使得他在她眼里,跟別的男人都不同。
“他那魁偉的身軀,給人以一種透不過氣來的感覺。他一走進房門,就仿佛有一種肉體的沖擊波突然襲來。”
這不就是人的原始本能反應嘛!
用現在的話講,就是生理性的吸引。
在你還沒感覺出自己對這個人的情愫的時候,你的身體、你的情緒器官便已搶先一步感應到了他的魅力,并不知不覺地被這股魅力牽引著,一點點朝他靠近。
就好像有雙手推著你走向他,每走近一步,心里都既激動又緊張,既熱切又懷疑。怕自己會錯了意,更怕因為多疑而錯過這次難得的動心。
你會比以往更關注他的一舉一動,分析他的眼神,揣摩他的表情,深度理解他的話語。越是想控制自己不被他牽動,整個人就越是容易受他影響。
你也說不上來他哪里讓你那么難以招架,只不過是他不在身邊的時候,你會渴望他能立刻出現。他就在眼前的時候,你又小心翼翼不敢直視他。
可說到底,你想要他在身邊,在眼前,好叫你抬頭就能看見,伸手就能夠著。
為了他會多看你幾眼,注意力多在你身上停留幾分鐘,你甚至會絞盡腦汁想釋放出自己的光芒,讓他為你久久駐足。
像思嘉,白瑞德去家里做客那天,她花了好幾個小時挑選衣服,還要梳當下最流行的發式。她想著,如果衣服和發式上有新花樣,他總是會注意到的,而且還會為此夸獎她幾句。
還不懂什么叫精神共鳴、靈魂伴侶的她,早就對他有了生理上最真誠的欲望和怦然。她的身體比她的心,更在乎、更想擁有他。
看過這本書的人應該都有印象,在前期,思嘉很喜歡艾希禮。至少在她自己的認知里,她愛艾希禮愛到無以復加,無可比擬的程度。
哪怕艾希禮后面跟媚蘭結婚了,她還是對他日思夜想。
但其實,她對艾希禮的喜歡只是一種虛榮心、攀比心和占有欲作祟,混淆出來的自以為是的情感。她并沒有真正意義上對艾希禮有過男女之間的那種心動。
她只是想得到他,好以此證明自己的無限光環,鞏固自己在一眾女生中的佼佼者地位。她對他的執著在于,如果能和他在一起,所有人都會羨慕、稱贊乃至嫉妒她。
她想成為人人艷羨且望塵莫及的,最幸運又最幸福的存在。
這就是兩個男生對她而言很大的區別。
艾希禮對她是一種得不到卻還要拼命去抓緊的執念。白瑞德則是她經過確切的相處和熟悉之后,自然而然碰撞出的,可以跟自己鑲嵌成一塊完整拼圖的另一張拼片。
而在后續的情節里,她也遵循情感上的傾向,順從生理上的本能反應,選了白瑞德——這個和他同處時,總能讓她流露出真實自我的人。
但是問題來了,生理上的喜歡就意味著一切嗎?假設這個人只是在感覺上吸引你,讓你第一眼就想把他帶回家,卻在其他方面都跟你不合拍呢?
其實,生理性的強烈沉迷或者張力,只是你選擇一個人的其中一個點而已。除此之外,他肯定還有很多值得你豁出去,讓你義無反顧地交付真誠與寄托的地方。
你跟別人說起他,除了說他能勾起你的生理反應,后面還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點。十年八年后,這一點反倒成了他諸多優點中最不值一提的。
今時今日,他只是剛好出現,你的目光也剛好落在他身上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