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2月1日下午2024年第40屆CMO的閉幕 ,官方公布了今年五大學科競賽最后一科的獲獎名單。至此,2024五大學科競賽已經全都落幕,這些競賽分別是CMO(數學競賽)、CPhO(物理競賽)、CChO(化學競賽)、CNBO(生物競賽)、NOI(信息學競賽)。
“五大學科”競賽,安徽代表隊今年的表現有驚喜,實現了數學和化學國家集訓隊都有了安徽選手的身影,尤其是數學集訓隊是從2020年來的重大突破;但也有遺憾,安徽不僅跟江浙滬比有較大差距,也落后于河南和山西等中部省份。安徽尤其合肥近年來,經濟發展發展迅猛,綜合實力有了很大提升。眾多網友和家長們期盼安徽的“五大學科”競賽,能夠跟經濟社會發展一樣走上高質量快速發展的軌道。
01
頂尖高中既要“窩里橫”更要“外面強”
一直以來,五大學科競賽都被業界視為頂尖高中之間綜合實力的較量,它每年會產生260名國家集訓隊選手,而按照賽事規則,入選國家集訓隊的學生將獲得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保送資格,也即這些學生無須高考,就可直通頂尖高校。
今年“五大學科”競賽,共有21個省市的學生入選了國家集訓隊,排名前三的浙江33人,重慶29人,湖南27人,無形中這三個省份一下多了30個左右清北名額。有93個高中的學生入選國家集訓隊,排名前十的高中有重慶巴蜀中學、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13個國集,上海市上海中學、人大附中、成都七中11個國集,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中各10個國集,重慶一中8個國集,深圳中學7個國集,華南師大附中、華中師大附中、長沙長郡中學各6個國集。
清北北大每年給一個省的名額是相對固定的,你搶不搶都是那么多。以2024年高考為例,清北在安徽本科提前批次招生計劃8人,其中物理方向5人(清華5人),歷史方向3人(北大2人,清華1人)。
在本科批次招生計劃111人,物理方向90人(北大21人+北大醫學部24人,清華45人),歷史方向21人(北大18人,北大醫學部1人,清華2人)。
但是清北每年在“五大學科”競賽上有260個名額,誰搶到就是誰的。安徽多搶一個,安徽考生就多一個上清北的機會。國集人數能體現出一個省份的頂尖競賽實力,更能反映出一個高中的綜合實力。
作為頂尖高中來說,在本省“窩里橫”,搶太多清北名額,但在“外面慫”,卻搶不了一個學科競賽的清北名額,那不是真的牛,敢于向“五大學科”競賽去搶清北的名額,那才是真的牛!
02
安徽“五大學科”競賽十年回眸
有人說,安徽學科競賽先天弱,從全國來看沒有永遠的后進,,“五大學科”競賽這幾年也有逆襲的,比如四川和重慶。有人說,競賽強的都是經濟強省,比如浙江、上海、廣州、北京,但也不盡然,在安徽前面的還有陜西、山西、河南和河北。
安徽“五大學科”競賽,從來不缺前赴后繼的奮斗者,請讓我們記住這些英雄的中學,十年來,他們將安徽51名學子,送進五大學科競賽集訓隊,并保送進了清北。
他們共有12所,分別是安師大附中16人,合肥一中9人,馬鞍山二中7人,蕪湖一中6人,淮北一中4人,安慶一中、宣城中學各2人,池州一中、含山中學、合肥八中、合肥一六八中學、淮南二中各1人。
安師大附中進入國集人數最多,主要勝在信息學,16人中有13人是因為信息學競賽進入國家集訓隊。合肥一中是全省唯一一個實現了五大學科國集大滿貫,其5科都有人入選國集。
03
這十年,安徽“五大學科”競賽的孤勇者
何為孤勇,孤勇意味著突破,意味著拓荒,意味著為安徽省隊敢于跟全國的強手掰手腕。從2015年到2024年這十年,安徽這些選手在五大學科競賽中脫穎而出,并被保送到清華北大。
2015年11人,數學馬鞍山二中孟培坤;物理學馬鞍山二中胡子韜;化學合肥一中蔡耀輝和程翊華、馬鞍山二中蘇啟凡、安慶一中孫斯達、蕪湖一中王海飛、淮北一中張迅;生物學合肥一中金云帆、淮北一中馬思宇;信息學安師大附中倪星宇。
2016年10人,物理學合肥一中陳俊杰、蕪湖一中陸仲豪;化學合肥八中馬亦然;生物學蕪湖一中陳進凱、安慶一中周皓宇、馬鞍山二中吳博理;信息學安師大附中羅哲正、吳作凡、汪樂平、承君陽。
2017年5人,數學合肥一六八中學的吳蔚琰;生物學淮北一中的張甘霖;信息學安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吳耀軒、合肥一中的武弘勛和淮南二中的于劍。
2018年7人,數學含山中學葛宇馳、合肥市一中馬曉陽、馬鞍山第二中朱容宇;化學宣城中學徐振宇;生物學蕪湖一中李卓然;信息學安師大附中賈昊瑞、朱震霆 。
2019年4人,數學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學的程銳誠;化學安徽省馬鞍山市第二中學的王康安;生物學安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戴玥(女);信息學安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曾致遠。
2020年3人,化學淮北一中李昊恩;生物學蕪湖一中陳徐磊;信息學安師大附中陳宇。
2021年3人,物理學合肥一中邢昊天;生物學蕪湖一中的陳徐磊;信息學安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楊珖。
2022年5人,物理學合肥一中丁卓立;化學池州市第一中學樊騫,生物學安師大附中梁銳;信息學安師大附中葛子越、朱劍峰。
2023年1人,信息學安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馬未然。
2024年2人,數學馬鞍山二中孫寧遠;化學宣城中學李攀宇。
回望過去十年,以合肥一中、安師大附中、馬鞍山二中、蕪湖一中等為代表的21所高中,以丁卓立、孫寧遠、李攀宇等為代表的51名優秀隊員,用無畏歲月的孤勇在強手如云的五大學科競賽中發出了安徽人雄亮的聲音,更贏得了全國對手的尊重。英雄終有謝幕時,請讓我們記住這些英雄的中學和優秀的隊友。
“五大學科”競賽其實并不完全在于是一種高考升學的路徑,而是對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和選拔,這也是國家教育強國建設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最后衷心祝愿安徽的中學生“五大學科競賽”能夠得到相關部門和更多學校的重視,能夠得到更多家長的關注,能夠迎來高質量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