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朋友花了個大價錢去燙了個大波浪卷。
這件事情她想做很久了,終于落地實現了。
可做完頭發的她卻沒有多開心,甚至有點失落。
我記得她當時是這樣說的:
本來以為自己燙了頭發后,就會像劉亦菲一樣美。
嗯,原來我只是一個普通人。
燙了頭發也依舊只是一個長相普通的女孩。
我們常常在消費之前存有幻想。
這些幻想,很有可能就是無孔不入的商家宣傳制造的。
它讓我們誤以為,無須做出任何自我提升的努力,只需要通過抽象化的購買和占有就能讓自己擁有這些特質。
就好像買了一只口紅、一個包包仿佛就擁有了精致的生活;買了一身好看的運動服,好像自己就已經運動過了,身材變好了。
也許就是因為戳破了這個幻想的泡沫,我突然就對不停地買買買失去了興趣。
1)買得再多,我也只是一個普通人。
2019年搬家收拾衣櫥時,我以為我對自己擁有的衣服了如指掌。
可真的收拾起來才發現,我囤積的數量比我想象中的要多好幾倍。
而我當時整理出來扔掉或捐掉的衣服價格,保守估計的話,相當于我當時半年的工資。
關鍵是,我收藏了這么多衣服,我還是我,還是那個長相普通的女孩。
我沒有成為像模特、網紅一樣讓人過目不忘,讓人見了就稱贊羨慕的美人。
那我買這么多衣服的意義在哪里?
除了讓衣櫥更擁擠,讓收納整理更麻煩,讓錢包變得更薄,我還收獲了什么?
可以肯定的是,我并沒有收獲我想象中的美夢,它們依然只是一場幻想。
也就不奇怪,當我們買東西時,最開心的時刻永遠是在下單后等待發貨,幻想自己擁有的時候。
然后幻想破滅了,我們繼續過著日復一日的普通人的生活。
而人的本性是健忘的,很快,我們又會陷入了下一次被刻意制造出來的幻想中。
如此循環往復,買了扔扔了買,一直被收割。
我現在終于清醒了,買得再多,我也只是一個普通人。
既然如此,何不收手?
2)物品最重要的功能是被使用,最好是能經常地使用,滿意地使用。
沒被使用的物品,它就好像垃圾,沒有任何價值。
所以,我常常說,買閑置就等于買垃圾。
很顯然,普通人并沒有錢多到能夠用來買垃圾。
所以,好好使用現有物品,可能要比擁有更多物品,更能夠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
想通之后,我就不再追求衣服鞋子護膚品等的數量了。
而是花點心思,每個季節搭配好4-5套喜歡的當季衣服,循環穿,反復穿。
無需花費過多的金錢和時間,也不必過分糾結,就能獲得滿意的穿搭,我喜歡以這樣的姿態開啟新的一天。
其他物品也是一樣的,使用了才有意義,經常滿意地使用,才充分發揮了它們的價值。
3)人的身份構建,從來不靠買了什么東西來決定。
上個周末和朋友一起玩,她問我有沒有好穿的瑜伽褲推薦。
我回答說:我從來沒有買過瑜伽褲。
她很驚訝:可是你不是一直在跑步和練瑜伽嗎?
我又回答說:不穿瑜伽褲也可以跑步和練瑜伽啊?
在很多人被洗腦認為買了瑜伽褲就等于有了好身材,就等于自己會愛上運動時。
我晨跑的時候發現,穿瑜伽褲的女生并不多。
有一兩個,還都是在拍照呢。
而大部分真的在運動的女生,跟我差不多,都沒有很專業很絢麗的運動裝備。
我上身穿了一件即將要被淘汰的洗得有點灰暗的白T恤,下身穿了一條有7、8年歷史的黑色速干運動褲。
這可能跟各品牌的瑜伽褲銷售數量有點不對稱,那么,賣出去的巨量瑜伽褲去了哪里?
當然,以上僅是我個人的經歷見聞,可能不足于代表什么。
但確實,買了再好看的運動裝備,也不能讓我們立即身材變好。
只有真的去運動了,我們的身體和身材才會有好的反饋。
反過來,如果你真的想運動,有沒有好看的瑜伽褲并不重要,我沒有瑜伽褲不也運動了這么多年?
在商業的世界觀里,我們的一切都取決于我們擁有什么樣的商品、得到什么樣的象征。
但在現實世界里,只有讀進去的書,看進去的風景,用心學習了的課程,才是屬于我們自己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