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6月,身患尿毒癥的袁世凱感覺到自己命不久矣,于是便讓兒子袁克定將一封信放進了早就設立好的“金匱石室”中。
在這封信里面有三個人的名字,是袁世凱認為自己死后最有可能統治中國的人物。
6月6日,僅僅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凱結束了他毀譽參半的一生,不甘心的在北京閉上了雙眼。
他死后,那封信成為了民眾猜測和討論的熱點,世人都想知道被袁世凱所看重的三個人分別是誰?
袁世凱破滅的皇帝夢
河南作為中原之地,自古這里的豪門大族就非常多,項城的袁家就是河南鼎鼎有名的士紳豪富。
咸豐年間的漕運總督兼江南河道總督袁甲三就出生于項城袁家。
在他的影響下,家中的子弟都官運亨通,就連侄子袁保中都用銀子捐了同知的頭銜。
1859年9月16日,袁保中的第四子在袁張營出生。
就在袁保中為多了一個兒子高興的時候,叔父的書信剛好送到了家。
看到叔父信中說此次大勝捻軍,袁保中不由大喜,于是便給剛剛出生的第四子取了個“世凱”的名字。
雖然這個孩子出生的時候博了個好彩頭,但袁保中妻妾成群,子嗣眾多。
所以很快的他就把袁世凱給拋到腦后去了。
后來因為堂弟袁保慶無子,袁保中便把袁世凱過繼給了袁保慶做兒子。
袁保慶的官做的非常不錯,在他死后,他留下的人脈基本上都被袁世凱給繼承了。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袁世凱才得以開啟了自己傳奇的人生之路。
22歲這年,屢試不中的袁世凱投奔了養父的好友吳長慶,在他的安排下棄筆從戎。
恰逢此時朝鮮突然就爆發了戰爭,于是袁世凱就跟隨吳長慶前往朝鮮平叛。
在朝鮮的十多年里面,袁世凱表現出了超群的軍事才能,得到了李鴻章和朝廷的賞識。
從朝鮮回來以后,他便在李鴻章等朝廷重臣的支持下開始編練新軍,這給袁世凱以后的所作所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可以說在晚清的最后時間里面,袁世凱手中所掌控的新兵,是當時最能打的一支隊伍。
正是因為手中掌握著槍桿子,所以他才能左右逢源,最后被推上了大總統的寶座。
人的欲望是無限的,成為了中華民國的大總統以后,他更是做起了皇帝的美夢。
1915年12月,袁世凱借用自己手中的權力自導自演了一出“國民請愿”的戲碼,復辟稱帝。
這一意孤行的舉動惹得全國反對,最后僅僅當了83天皇帝的他就被迫取消的帝制。
此事不但讓袁世凱的名聲盡毀,也讓他的生命走到了盡頭。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這個時代的弄潮兒因為尿毒癥在北京病逝,終年59歲。
他病逝以后,放在“金匱石室”里面的繼承人名單成為被人爆了出來,此事一時間在民間引起了巨大的熱議。
袁世凱看好的第一人
在袁世凱所留下的這份名單里面,黎元洪是排在第一位的。
這其實也不難理解,黎元洪不但是北洋政府的副總統,也是袁世凱的兒女親家。
在袁世凱看來,自己死后黎元洪一定可以再進一步,繼而一統中國。
后來的情況確實如同袁世凱所預料的那樣,黎元洪踩著他的尸骨當上了北洋政府的大總統。
但當時中國到處都是割據的軍閥,北洋政府的勢力范圍被壓縮的很小。
黎元洪這個大總統更像是一個傀儡,完全沒有什么權利。
作為曾經的老牌軍閥,黎元洪的手腕還是特別厲害的。
他為了奪權搞了個“府院之爭”,讓段祺瑞和馮國璋兩個人斗爭了起來。
最后得到了馮國璋支持的黎元洪強硬的罷免了段祺瑞的總理職務,并把他從北京趕了出去。
此事雖然讓黎元洪暫時的鞏固了自己的權利,但也給他之后的下臺埋下了伏筆。
要知道段祺瑞可不是一個省油的燈,他到了天津之后就一直在秘密的串聯,想著要把黎元洪從總統的位置上給拉下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1917年6月,張勛的辮子軍進京,這讓段祺瑞看到了機會。
于是他以“再造共和”的名義起兵趕到了北京,把張勛的辮子軍給鎮壓了下去。
順帶著還羞辱了黎元洪一把,這讓黎元洪無顏再在北京居住,于同年8月28日跑到了天津。
1922年,在直系軍閥的支持下,黎元洪再次被抬上了大總統的寶座。
這一次北洋政府的亂相更加的厲害,因此上黎元洪這個名義上的大總統當了一年左右的光景就被曹錕再次趕下了臺。
五年之后,黎元洪在天津因為腦溢血去世。
他別說統治中國了,到死都沒有真正的享受過一天的總統權力。
袁世凱看好的第二人
在那份名單中,排在黎元洪后面的人是徐世昌。
徐世昌和袁世凱的關系要比黎元洪親密的多,他很早就已經是袁世凱所倚重的謀士了。
可以說袁世凱能夠當上北洋政府的大總統,徐世昌在里面是出了大力的。
之所以袁世凱如此的信任他,不但因為他是袁世凱的鄉黨,更是因為徐世昌此人才華出眾,機敏過人。
輔佐袁世凱登上了大總統的寶座以后,徐世昌非常的清醒,急流勇退,并沒有像大家預料的那樣擔任民國政府的總理一職。
在青島隱居了幾年之后,徐世昌的名聲越來越大,最后應袁世凱的邀約出任了北洋政府的國務卿。
但好景不長,徐世昌就發現袁世凱想要稱帝。
知道稱帝的袁世凱不會有什么好下場,于是徐世昌再次辭掉了國務卿的職務,離開了北洋政府。
不得不說徐世昌這個人對時局的把握是非常了得的。
1918年,各方軍閥相互都不愿退讓,這讓民國的第二任大總統遲遲推舉不出來。
最后出于平衡考慮,段祺瑞和馮國璋一致推舉徐世昌擔任了大總統一職。
和黎元洪一樣,他的總統有名無實,當得非常憋屈。
所以1922年便離開了總統府,至此隱居。
相較于黎元洪,徐世昌為人正派,在大事上面從不糊涂,身后的名聲還是非常不錯的。
1939年6月,身患膀胱癌的徐世昌拒絕前往日本人的醫院救治,在家中病逝,享年85歲。
袁世凱看好的第三人
最后一個被袁世凱看好可以統治中國的人是段祺瑞。
安徽合肥出生的段祺瑞是皖系軍閥的首領,有著“北洋之虎”的稱號。
相較于黎元洪和徐世昌,段祺瑞是那種典型的老派軍人。
因為手中掌握著大軍,所以在袁世凱離世以后,他其實很長一段時間里面都是北洋政府實際的掌權者。
后來還是黎元洪把馮國璋拉攏了過去,這才讓段祺瑞手中的權力稍微的減弱了一些。
雖然如此,但段祺瑞依舊長期把持著北洋政府總理的職務,很多事情他如果不點頭是推行不下去的。
后來在馮國璋當總統的時候,他還表示要武力統一中國,因為此事還導致和馮國璋之間開啟了第二次的“府院之爭”。
直奉戰爭發生以后,段祺瑞被迫辭職,存在感低了很多。
1924年,馮玉祥北京政變推翻了曹錕以后,遂邀請段祺瑞出山,擔任了零時政府的大總統一職。
段祺瑞上臺以后,絲毫不改自己的軍閥作風,不允許國家出現任何的反對聲音。
1926年的“三一八慘案”就是在段祺瑞的指示下發生的。
這件事情發生之后,輿論直接就沸騰了,各界人士紛紛指責段祺瑞的屠夫行徑。
面對輿論的壓力,段祺瑞不得不假惺惺的對死傷者進行了撫恤,并且把當時指揮鎮壓的負責人給處決了。
“三一八慘案”發生一個月后,段祺瑞就被馮玉祥和鹿鐘麟趕下了臺。
晚年的段祺瑞曾被日本人要挾,想要讓他當漢奸。
結果被他嚴詞拒絕了,后來為了躲過日本人的糾纏,他于1933年偷偷離開了天津,跑到了上海居住。
1936年11月1日,段祺瑞在上海因病逝世,終年72歲。
雖然段祺瑞在執政的時候昏招迭出,對把國家治理的一塌糊涂,但在大民族大義的問題上他還是分得很清。
也因為如此,他死后行政院通過了決議,一致同意讓他享受國葬的禮儀。
結語:
袁世凱所看好的這三個人雖然都沒有能夠統治中國,結束亂世,但卻都曾經登上了大總統的寶座。
就此看來,袁世凱的眼光還是非常獨到的。
這也是因為在那個軍閥混戰的年代,手中沒有槍桿子和權利的普通人想要出頭是非常難的。
國家的權柄只能在這些軍閥的手中相互傳遞。
就算是后來建立的國民黨政府,也只是大地主階級和大資本家的代言人,根本上就不管普通老百姓的死活。
這些站在人民對立面的政權注定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
參考文獻:
袁世凱臨死前為何沒有選擇讓自己兒子繼位——漢程國學官網
頭條百科——金匱石室
北洋鼻祖袁世凱——楊帆《中國軍閥的最后結局》
袁世凱的金匱石室——王新民《知識窗》|2005年第10期
我所珍藏的“嘉禾金簡”——袁弘宇(袁世凱從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