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傳奇作家瓊瑤于12月4日在家中輕生離世,終年86歲。
在遺書中,瓊瑤勸慰親友“不要哭、不要傷心,不要為我難過,我已經翩然地去了。”
她還說,作為“火花”,已盡力地燃過,不想聽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想為這最后的大事做主。
同時,瓊瑤也在遺書中叮囑年輕人千萬不要輕易放棄生命,一時的挫折打擊,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練,希望年輕人經得起磨練,像她一樣到八十多歲,體力不支時,再來選擇如何面對死亡。
瓊瑤是影響了幾代人愛情觀念的言情小說作家,代表作有《一簾幽夢》《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等,具有極強的個人風格,開創了獨屬于瓊瑤的小說宗派,堪稱當代言情小說鼻祖之一,說她是臺灣有史以來影響力最大最廣泛的作家也并無過譽。
如她作品中“為愛而生”的男女主角一般,瓊瑤本人也度過了轟轟烈烈、策馬奔騰的一生:
學生時代,瓊瑤曾多次嘗試自殺,并于高中時與國文老師相戀,出版過最為暢銷足以在通俗文學史上留名的小說,制作過深刻影響億萬觀眾的電視劇,經歷過兩段婚姻,賺過一生享用不盡的錢,參與過眾多社會公共話題,和無數人有過紛爭和訴訟……
對瓊瑤的作品與為人,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不乏貶斥與鄙夷,但即便是最鄙夷瓊瑤的人也不得不承認,瓊瑤這一生過得極為精彩。正如她在遺書中所言,作為火花,已盡力燃燒過。
瓊瑤說她自己這一生活得瀟瀟灑灑、轟轟烈烈,沒有辜負此生,我想每個知道瓊瑤名字的人都會認同。
可能正是基于這樣的人生經歷與生命觀念,晚年的瓊瑤一直致力于推動“安樂死”在臺灣合法化,希望人們可以選擇人道的方式,快樂地歸去。
2017年,瓊瑤曾發布公開信,提前對臨終與身后之事作出安排,并全面闡述她對安樂死的態度。
必須聲明,作為一個非常熱愛生命,非常怕死,能多撐一秒也絕不拔管的人,我完全不贊同瓊瑤對于臨終搶救的污名化解讀。
但我也完全贊同,一個人基于自己的人生經歷與價值觀念,有權自主選擇和提前安排臨終事宜,有權自主選擇插管還是拔管。
然而,瓊瑤終究是沒有等到她心心念念的安樂死合法化,最終只能選擇自己動手“翩然而去”。
必須再次強調,以自殺的方式終結生命絕不是什么“浪漫美好”的選擇,請千萬不要被言情小說家的浪漫化描述所影響,更不要拿年輕的自己和86歲度過了轟轟烈烈一生的瓊瑤去對照共情。
我個人從理念層面支持尊嚴死以及安樂死的合法化,但我也深知,在一個復雜的現實社會中,這樣的法律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一定會面臨非常多各種類型的挑戰,帶來新的社會問題。如何在滿足部分人群安樂死合理需求的同時避免法律被濫用帶來的負面社會影響,還需要非常多的討論與利益博弈。
相信瓊瑤的輕生離世會再次掀起關于安樂死的討論熱潮,希望我們的社會能理性平和討論,達成更多理解與共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