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期,因英俄在中亞的地緣博弈,導致原本屬于我國的帕米爾高原大片領土被割占,多年來我國已經與中亞、南亞等周圍鄰國陸續確定邊界,目前瓦罕走廊已經明確歸屬阿富汗,薩雷闊勒嶺以西2萬平方公里領土還有機會收回嗎?
帕米爾高原的歷史紛爭
帕米爾高原位于亞洲大陸中部,橫跨中國、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屬于昆侖山、喀喇昆侖山、興都庫什山以及天山四大山脈交匯的巨大山結地帶,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這里主要由多組山脈和山間谷地盆地交錯構成,因此高原面并不平坦。根據薩烈茲湖西北的科學院山為界,帕米爾高原分為東西兩部分。其中東帕米爾地勢相對比較開闊,主要由兩條西北至東南走向的山脈和一組河谷湖盆共同構成,西帕米爾地區則由多條東北至西南走向的平行山脈和谷地構成,地形起伏較大,山高谷深,具備強烈切割的高山特征。
帕米爾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最高峰是位于中國與巴基斯坦交界處的喬戈里峰,海拔高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
目前我國境內的帕米爾高原屬于其東部部分,位于新疆的喀什地區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境內,東側以塔什庫爾干谷地和木吉谷地為界,向西直至昆侖山,南側直抵喀喇昆侖山脈,長約260公里,寬50到100公里。
這里是連接東亞、南亞、中亞、以及西亞的重要交通樞紐,戰略價值極高,歷史上,帕米爾高原原本全部屬于我國。西漢時期,中原對外通商逐漸興盛,帕米爾高原成為商人沿絲綢之路往來中亞、南亞、地中海各國的必經之路。唐朝時,朝廷在此設立蔥嶺守捉,這里成為唐朝在西部地區四處征戰的重要戰略要地,唐玄宗時期,著名將領高仙芝便是翻越帕米爾高原,帶領安西軍遠征小勃律國。
清朝全盛時期,整個帕米爾高原都歸屬于中原管轄,并在此處設立管理機構和堡壘,帕米爾高原因此成為我國西部邊陲的重要屏障。
但進入19世紀中后期,隨著清朝的衰敗,沙俄和英國殖民者開始對西藏、新疆虎視眈眈。1864年,沙俄通過《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迫使清朝割讓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齋桑泊南北44萬平方公里外西北領土。隨后沙俄又在1971年占領伊犁九城及周圍地區。
直到1878年左宗棠收復新疆,中俄就伊犁歸屬展開談判,但1881年《伊犁條約》簽訂后,我國依然失去了塔城東北、伊犁、喀什噶爾以西大約7萬平方公里領土。
然而沙俄并沒有就此收手,而是無視此前條約,繼續向帕米爾高原地區滲透,1892年沙俄越過雙方國境,占領薩雷闊勒嶺以西2萬多平方公里的帕米爾高原土地。薩雷闊勒嶺地處帕米爾高原東部,北以馬坎蘇河河谷為起點,向南直至貝克山口,全長260公里,東與喀什山脈平行。沙俄占領該地區兩萬多平方公里領土后,試圖繼續向南向東擴大勢力,并無限接近阿富汗地區。
與此同時,已經殖民南亞的英國擔心沙俄勢力會影響英屬印度,因此,與沙俄在帕米爾高原展開長期博弈,直到1895年英俄簽署協議,在清朝沒有參與的情況下,瓜分在帕米爾高原的勢力范圍,英國獲得瓦罕帕米爾,沙俄則占領帕米爾北部。并將原本屬于我國的瓦罕走廊劃分給了阿富汗,將其視為英俄在中亞南亞之間的戰略緩沖區。
瓦罕走廊是位于帕米爾高原南端與興都庫什山脈北東段之間的一條狹長山谷,走廊長400公里,西起阿姆河上游的噴赤河及其支流帕米爾河,向東直至我國新疆喀什地區。被英俄劃入阿富汗后,清朝為此與英俄提出抗議和交涉,但并沒有取得成果。
二戰后,英國殖民者退出南亞,瓦罕走廊則成為中阿之間的一處爭議領土,為盡快解決在帕米爾地區的領土爭議,以免在地緣上引起更多不確定性,中阿在1963年展開邊界談判,并最終簽署《中阿邊界條約》,協議規定,中國與阿富汗邊界北起克克拉去考勒峰,沿穆斯塔格山脈分水嶺,經多個山口,向南直至5587高地,邊界線全長92.45公里,瓦罕走廊被一分為二,其中邊界以西300公里歸屬阿富汗,以東100公里則屬于我國。瓦罕走廊也成為了中阿唯一接壤的地區。自2021年美軍撤出阿富汗后,該國便一直希望能夠打通這一走廊,將其建設成為中阿之間的陸上貿易大通道。但由于瓦罕走廊環境惡劣,且地緣關系復雜,邊境不確定因素尚未解決,因此,我國對打通瓦罕走廊一事一直沒有給出明確答復。
薩雷闊勒嶺以西2萬平方公里土地還能回歸嗎
蘇聯成立后,中亞等地區以加盟國身份成為蘇聯的一部分,1924年,塔吉克斯坦成立,原被沙俄占領的薩雷闊勒嶺以西兩萬多平方公里領土,被蘇聯劃入了塔吉克斯坦境內,1991年蘇聯解體后,塔吉克斯坦宣布獨立,該部分領土也被其繼承。
如今的塔吉克斯坦總面積14.31萬平方公里,是中亞五國中面積最小的國家,蘇聯解體后,中塔便在1992年展開了劃界談判,1997年,雙方已經完成了在烏赤別里山口和喀喇雜克山口兩處爭議地區的歸屬劃分,但在帕米爾高原的2.8萬平方公里爭議區進展十分緩慢,塔吉克斯坦本就面積狹小,這部分爭議領土就占據了該國總面積的近20%,如果全部歸還我國這部分領土,塔吉克斯坦國土面積將削減大半,且還將失去更多資源,這對原本就經濟落后,實力弱小的塔吉克斯坦來說,國家將更加難以維持,因此塔吉克斯坦不可能輕易放棄這部分土地。
于是中塔又經過了漫長且艱難的談判,最終決定各退一步,于2002年簽署邊界補充協定,塔吉克斯坦同意歸還這部分爭議區中的3.5%,從而結束了中塔邊界爭議。2006年開始,雙方展開實地勘界立碑工作,2010年中塔簽訂勘界議定書,塔吉克斯坦控制下的1158平方公里土地正式劃歸中國。2011年9月20日,中塔在帕米爾高原中方第75號界樁處舉行新劃定國界交接儀式。這也預示著薩雷闊勒嶺以西的帕米爾高原領土,已經基本無法回歸。
不過,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帕米爾高原逐漸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橋梁紐帶,未來很有可能成為我國與中亞、南亞、歐洲等地區合作共贏的新高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