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女性視角做有溫度的汽車新聞
進入2024年最后一個月,很多車企迫不及待發布了11月的銷量數據。一片“飄紅”背后,好似整個行業欣欣向榮。但其中,也有不少隱憂:比如有些企業雖然看起來是正增長,但市占率是下滑的;有些企業“以價換量”,單車虧損嚴重;還有些企業,連海報都不發了……
嚴重“內卷”的市場上,一定不可能是皆大歡喜的。綜觀各家車企的銷量數據,吉利可以說是最亮眼的,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源于其多品牌均衡發展和“油電共進”。11月,吉利集團總銷量達到250136輛,同比增長27%;今年前11個月,累計銷量為1966512輛,同比增長31%,距全年200萬銷量目標僅一步之遙。
二是吉利品牌11月銷量為190446輛,同比增長24%;今年累計銷量也已超過151萬輛,這主要得益于“油電共進”戰略,無論是星越(參數丨圖片)、星瑞還是銀河系列,都有非常優異的表現。
第三就是吉利銀河11月的銷量達到75228輛,環比增長超18%,同比增長121%,這也是吉利銀河今年連續9個月環比正增長。今年1-11月的累計銷量已經達到424996輛,同比增長74%,成為主流大廠向新能源轉型最成功的典范。
其中,吉利銀河E5自8月3日上市以來,累計交付破6萬輛,屢次刷新A級純電SUV交付記錄,11月銷量達19010輛;吉利星愿上市49天交付破3萬輛,突破A0級純電轎車最快交付速度,11月銷量更是達到20038輛;12月6日,首搭新一代雷神EM-i超級電混技術的吉利銀河星艦7EM-i也將正式上市……
“銀河速度”是如何煉成的?這是很多人的疑問,對于行業的發展也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1
推一款,火一款
吉利銀河成“爆款制造機”
在當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里,打造一款成功的產品,其實就足以盤活一個品牌。
但在業內人的評判標準中,一個爆款或許也可能是運氣使然,如果能有多款優質產品撐門面,才能說明這個品牌的產品思路、技術方向以及商業模式是真正能夠被市場接受并認可的。
吉利銀河無疑是后者。
相信許多業內人都還記得,2023年2月,吉利汽車在總部舉辦的“智能電動 依然吉利——吉利銀河新能源戰略發布暨銀河L7全球首發”的發布會,這是吉利銀河的首秀,向世界宣告吉利銀河只做“高價值新能源汽車”的初心和使命。
當日,“吉利銀河來了”的話題,以2.9億的閱讀量沖上了微博熱搜榜單。
同年5月,吉利銀河L7上市,這是當時新能源汽車市場里少數能做到“上市即交付”的新車,在正式交付的第二月銷量就突破了一萬臺,銀河L7的一炮而紅也打響了吉利銀河這個品牌。
隨后的時間里,吉利銀河的產品陣容從L7拓展到L6、E8、E5,銷量規模從0突破到了7萬臺,展現出了同行難以復制的增長力。
有人把吉利銀河近兩個月銷量的暴漲歸功于吉利幾何并入了吉利銀河,但業內都知道,產品才是最大的底氣,尤其是今年上市的吉利銀河E5和吉利星愿,可以說已經是吉利銀河的明星產品。
11月,吉利銀河E5和吉利星愿的銷量分別實現了1.9萬和2萬臺,并且還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其中,銀河E5 上市僅20天交付量便突破萬輛,45天交付2萬,67天更是達到了3萬臺的佳績;而吉利星愿交付破3萬,更是只用了49天,突破了A0級純電轎車最快交付速度。
而追溯它們熱銷的原因,不得不說到兩點——
首先,在產品方面,這兩款車型精準切中了用戶需求的痛點,不僅僅是符合大眾的審美,還有先進的智駕系統以及超高的輔助配置。
以銀河E5為例,這款車型憑借“同級空間第一”、“同級舒適駕控第一”、“同級安全第一”、“同級智能座艙第一”、“同級整車能耗第一”,解決了全球年輕家庭的用車痛點,輔以10.98萬-14.58萬的定價,成為了A級純電SUV里“高質優價”的典型代表,并以此迅速成為新世代消費群體青睞的車型。
同時,這款車的爆火,也得益于銀河品牌一年多來在10-15萬新能源市場的的深度了解和調研。
而吉利星愿雖然身處A0級小車,但憑借11合一電驅、后驅、多連桿獨立懸掛、Flyme Auto車載系統、L2級智能駕駛輔助、神盾電池,以及6.98萬元起的定價,重新樹立了10萬元內純電動車型的造車標準。
從消費者的角度考慮,很難說出不選擇他們的理由。
其次,在技術和供應鏈方面,吉利銀河背靠吉利汽車集團,已經完成了基本的原始積累。
資料顯示,吉利汽車這些年一直在新能源技術和智能化技術領域深度鋪墊與布局,如今它已手握9家上市公司,市值超5000千億元人民幣。
基于深層的技術布局,吉利銀河已經開發了更安全的神盾短刀電池,更智能的Flyme Auto智能座艙系統,并且擁有可以和高通8155平分秋色的自研國產車規級7納米車機芯片——龍鷹一號........
吉利品牌研究院院長易新宇表示:“吉利進入全面轉型以來,產品研發這幾年做了比較大的變革,整個團隊中間單獨成立了一個專門做用戶需求和產品定義的團隊,一部分人專門負責產品定義,一部分專門負責產品開發,最終一起協同,針對每個細分市場做到極致,做到行業的標桿。我們不盲從、不復制,堅持技術自研,同時結合智能吉利2025戰略布局,賦能不同的主流產品的競爭力,這才有了大家看到的吉利出現了增長爆發點的樣子。”
而在完成了前期最基礎的技術和資本布局后,吉利的規模化效應其實已經開始顯現。
除了吉利銀河E5和吉利星愿,剛剛上市的2025款吉利熊貓也憑借在內飾、續航、安全等方面的強勢進階,帶動吉利熊貓在11月實現了銷量同比超25%,環比約22%的增長,達到19027輛,自上市以來累計銷量突破23萬輛,穩居微型電車細分市場前三。
12月6日,搭載的雷神EM-i超級電混的吉利銀河星艦7 EM-i也將上市,屆時,這款引領國民精品SUV進入3L時代的新車,不僅將完善吉利銀河“純電+混動”、“轎車+SUV”布局,也有望進一步推動吉利銀河銷量的大漲。
2
與經銷商共贏,
吉利銀河的盈利性全面向好
比銷量更重要的是,是盈利能力。要知道,時下很多新能源品牌還處于賠本賺吆喝的狀態,業內能夠實現了盈利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不超過5家,而吉利銀河就屬于其一。
11月14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三季度內,吉利累計銷售新車53.4萬輛,創下單季度歷史銷量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車占比首次突破50%。
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近期發布的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其新能源板塊開始扭虧為盈,這一消息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悅在財報會上強調:“三季度的業績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意味著吉利汽車的新能源板塊開始扭虧為贏了,這個意義十分重大。”
具體來看,根據香港會計準則,吉利旗下的極氪品牌已不再虧損,開始為母公司貢獻盈利,而吉利銀河系列則是自上市以來便實現了盈利,合并后更是帶動了整個銀河系列的盈利性全面向好。
這一成績的背后,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結果。
吉利汽車集團CEO 淦家閱直言:“企業的毛利來源于哪里?首先是技術的領先性,只有把技術領先性做出來,產品才有價值感,有了價值感以后,成本相對來講是可以控制下去的。第二是質量必須可靠,質量如果不可靠,未來的成本是1比10、1比100放大的,所以管理體系要強抓質量。我每個月雷打不動地兩天質量會議,每個細節我都會參與,就是要狠抓產品質量,既讓客戶在產品使用上沒有煩惱,同時從全環節上讓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三是規模化必須要上來,特別是汽車產業,沒有規模化一定不會有好的盈利。”
在淦家閱看來,技術、質量和規模化要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要管控一級供應商,而且要管控到最底層的資源要素供應商,并且通過規模化搭載實現更好的成本控制。
這是品牌對自身的要求,而目前來看,吉利的新能源體系已經基本完善。
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在價格戰過于激烈的年代,品牌的成敗不僅看自身,也要下游經銷商的合作情況。
新能源汽車目前主要有兩種經銷模式,一是自營,優勢是便于管理服務和價格,塑造品牌對外一致的形象,劣勢是成本高,運營困難;二是尋找加盟經銷商,優勢是成本低,各個地區經銷商更利于了解當地市場情況,因地制宜地推出特色活動;劣勢是難以管控價格,各地區門店的服務可能會參差不齊。
可以說,兩種模式各有利弊,而吉利銀河選擇了取二者之所長。據了解,吉利銀河采用復合加盟授權的全新渠道生態,其中在代理經銷制方面,吉利銀河與合作伙伴共建用戶中心(4S 店)、體驗中心(城市展廳)、展示空間(商超店),并在人才管理、服務標準、數字化運營上全面賦能經銷商,為用戶打造更透明的購車環境,更高效便捷的購車體驗。
在門店管理上,吉利銀河制定了一套統一、嚴格的服務管理體系,通過定期培訓考核、服務質量評價、入店輔導等舉措,全面提升服務水準。人才層面,吉利銀河還制定了試駕專家、體驗專家、交付專家等專家養成計劃,針對用戶在店內的不同購車階段,提供相應的專業服務。
在銀河L7交付初期,吉利銀河就啟動了“吉利銀河百店開業啟幕儀式”,布局之迅猛在全行業里可以說是獨一份。
淦家閱曾表示,吉利銀河的推出是為了加速吉利品牌的全面新能源轉型,通過獨立的店面、團隊、資金和帳號,吉利銀河將為用戶提供更加專業和高效的服務。未來,吉利銀河將繼續推出更多高性能、智能化的新能源車型,以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
資料顯示,在幾何品牌正式并入吉利銀河網絡后,吉利銀河將分為A網和B網兩大系列,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A網車型包括銀河E8、銀河E5、銀河L7和銀河L6,這些車型以高性能和智能化為特點,展現了吉利在新能源領域的創新實力。
B網車型則涵蓋了現有的幾何所有車型以及新上市的吉利星愿。
“如果把銀河的熱銷產品都放在一個展廳,是服務不好用戶的。所以吉利銀河會根據產品特點、風格,以及用戶的需求,將現有的渠道資源進行拓寬和優化。”吉利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范峻毅介紹道。
當然,除了國內的渠道布局,海外市場的加速拓展也意味著,吉利銀河正在積極尋找海外經銷商的加盟。
此前,吉利銀河E5先是在法蘭克福EV車展亮相,后又組織車隊從中國貴州出發,經過老撾、泰國,一路自駕到馬來西亞吉隆坡,并在當地舉辦了多場試駕會,吸引了當地很多經銷商和用戶的關注,可以說真正走出了國門。
范峻毅當然在品鑒會現場表示:“接下來,我們將以銀河E5為載體,把中國領先的新能源技術帶到海外,讓更多人看到中國質造的'全球車',與全球用戶共享這份美好生活。”
截至目前,吉利銀河一級渠道的網絡規模已達550多家。2024年,吉利銀河將挑戰1000家門店。
隨著國內和海外的持續加碼,吉利銀河的盈利能力也將得到持續提升。
結語
從此刻,追溯到2023年2月吉利銀河品牌發布,可以肯定的是,吉利銀河的爆發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其實早在2021年,吉利就先后發布了“兩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和“智能吉利2025”戰略,前者主攻智能化節能新能源車,后者主攻智能化的純電車型。此后,吉利一直在向新能源低碳發展,進行智能化的全面轉型。
彼時提出的“一網三體系”也奠定了吉利銀河后續的發展,一網催生出了龍鷹一號和星睿AI大模型,三體系則催生出了吉利CMA、SEA、GEA架構、以及神盾短刀電池、雷神EM-i超級電混等,這些都已經成為了當下業內首屈一指的技術成果,以及吉利銀河產品爆發增長點的基石。
正如淦家閱所說:“銀河就是吉利要聚焦的主流新能源品牌,以全面領先的智能科技,為用戶打造最適合的智能精品車,成為新能源精品車的引領者。”
相信在不斷升級的技術和不斷拓展的渠道布局下,吉利銀河能成為主流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頭號選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