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手機上看到一則新聞,實在讓人唏噓不已。
一位寧波的跨境工廠主,因為給境外的客戶制作一些金屬元器件,被判刑了15年!
這位跨境工廠老板生產的主要是鋁管、鋁桿、組合件等金屬制品,經營模式就是外國客戶發來圖紙,然后他們再按照客戶的圖紙進行加工制作,制作完畢后再打包發給美國、以色列等地的客戶。
他們加工的產品類型大概就是下面這個樣子:
但是后來,這些金屬零配件,被寧波市公安司法鑒定中心,鑒定為了槍支配件,這下就麻煩了。
大家都清楚,在國內一旦涉槍,不管是槍支、子彈還是配件等等與槍有關的東西,統統都是犯罪的,后面寧波市中級法院認定該工廠老板犯非法制造、買賣槍支罪,一審判處其有期徒刑 15 年。
目前這個案子已經在二審上訴階段,工廠老板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了上訴,二審目前還未開庭。
但是這個二審的結果,估計還是會維持原判,因為在去年已經有類似的案例出現了。
2023年的9月份,同樣是在跨境賣家比較集中的深圳,有位叫做董某芳的跨境賣家,在做五金加工業務時,也是被法院認定為了非法制造、買賣槍支罪,跟上面這位寧波的工廠主的罪名是一樣的。
但是,這位深圳的跨境人,涉案的數量比較大,他發出去的產品,最后經鑒定有111463件配件為槍支散件,所以最后他被判處了無期徒刑。
當時這位叫做董某芳的賣家,也是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但最終,廣東省高院作出二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所以,大概率文章開頭的這位跨境工廠主,二審之后也大概會是類似的結局。
看了這則新聞后,我咨詢了一個專業做機床業務的朋友,他說,做他們這個行業的,因為可以用專業技術去復刻出很多“熱武器”及其零部件,所以在接單時大家一般都會比較謹慎,尤其是像這種直接給國外加工不知名零配件的,那就更要謹慎、謹慎再謹慎。
他的觀點是:當外國客戶發來圖紙讓你加工某些產品,如果這其中有些東西你不能100%確定是不是用作合規目的,那這個訂單寧愿不接,也千萬別讓自己突然就陷入犯罪的陷阱里。
他之前也遇到過有國外的客戶讓自己給加工金屬管件的事情,當他看到客戶要求的是無縫鋼管、內徑、螺旋扭矩等等關鍵詞后,就果斷拒絕了對方的下單需求,因為這些關鍵詞太過敏感,用這些關鍵詞做出的產品,那就很有可能是“熱武器”的一部分。
所以這位做機床加工的朋友評價這件事情的時候就說,上述這些賣家,如果說100%不知情,那他是不太相信的,但是也不能說他們是100%的知情,因為沒有誰會為了這區區幾十萬去賠上自己十幾年的牢獄之災,畢竟作為中國人大家都知道涉槍案件是重罪。
唯一可以判斷的,就是他們是在“不確定是”、“也不確定不是”的前提下,心里存在一些僥幸心理,或者叫做麻痹意識,稀里糊涂就接下了訂單,最終就釀成了慘劇。
其實,這些真實的案例對跨境電商賣家也是有警醒價值的。
當你不是100%確定一款產品是不是違規的時候,千萬不要報有僥幸心理,寧愿放棄這款產品不做,也不能讓自己的人生走向法律的禁區。
全文結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