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拜登還是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時候,共和黨為報復特朗普被審訊之事,多次拿拜登之子亨特·拜登開刀,成功給他扣上聯邦槍支重罪的帽子,外加9項聯邦稅務指控。
那時拜登畢竟正處于競選總統的階段,行事不能太過火,所以在今年年中他公開宣稱,自己絕不會動用總統權力特赦自己的兒子。可是隨著拜登退出競選、哈里斯競選慘敗,現在拜登態度發生巨大變化,推翻了自己當著全體美國民眾面所做的承諾。據觀察者網12月2日報道,拜登頒布了對他兒子的特赦令。
平心而論,現年82歲的拜登就只剩這一個兒子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也即將結束,這種不太光彩的事做了也就做了。但拜登非要在媒體面前為自己辯解,將亨特·拜登的情況歸結為政治迫害,暗示自己已經受夠了特朗普和共和黨持續不斷的抨擊。
拜登稱自己的兒子“明顯受到了區別對待”,并向全美民眾喊話,期望美國人能理解“一位身為父親的總統為何會做出這樣的決定”。然而普通美國人根本沒有特赦的權力,況且亨特·拜登所犯之罪都有確鑿證據,事出必有因,拿這件事來指責特朗普和共和黨顯然是夸大其詞了。所以特朗普立刻就進行了反擊,強調拜登此舉屬于“濫用司法”。
亨特·拜登的未來到底會怎樣,放在中美關系的角度看確實微不足道,但這件事所反映出的美國新舊政府交替的問題,卻值得中國關注。首先,美國總統在卸任前特赦一些罪犯是常見操作,特朗普、奧巴馬都有過這種行為,多數時候也是利益交換,但他們出于避嫌的考慮,從未特赦過與自己關系極為親近的人。
在美國政治中,通常的做法是把這種不光彩的事留給繼任者去做,以保全自己的好名聲,最典型的就是尼克松和福特之間的交易。當時尼克松因“水門事件”面臨彈劾,于是他主動辭職把總統職位讓給福特,而福特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特赦尼克松。這樣做至少雙方在面子上都能過得去。
原本特朗普已經暗示自己愿意成人之美,一旦重新入主白宮就考慮赦免亨特,結果拜登不相信特朗普的承諾,決定在卸任前不顧情面放兒子一馬。這充分表明本屆美國新舊政府的交接必定充滿勾心斗角和不信任。
能證明這一說法的例子已經有很多了。例如日前特朗普的過渡團隊表示,他們已經和拜登政府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這將允許特朗普正式開始權力過渡”。但據報道特朗普團隊避開簽署諒解備忘錄中的一份道德宣誓書,此外還擱置了與美國司法部和總務管理局的協議,這就打破了美國政治的傳統。
在特朗普本屆任期之前,美國政壇很少出現對前任的大規模清算,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他上臺后是否會在美國政壇掀起一場腥風血雨還不好說。一旦開了這個頭,韓國總統的遭遇難保不會在美國總統身上重現。
總之,中國對中美關系止跌回升不抱太大期望,但美國政壇陷入混亂肯定不是中國想看到的局面,因為到那時兩黨成員很有可能為了轉移矛盾,加大對中國的施壓,出臺一些更加民粹、更加偏激的政策。這也是為什么四年前“沖擊國會山”事件爆發時,美軍的“一把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要先給解放軍打電話的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