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察冀軍區成立于抗戰期間,1937年10月,115師主力在平型關大捷和陽明堡大捷之后,離開了五臺山。時任115師副師長兼政委的聶榮臻率3000人的武裝,在五臺山區創建敵后第一個抗日根據地。
毛澤東贊譽說:“五臺山,前有魯智深,今有聶榮臻,聶榮臻就是新的魯智深。”
晉察冀軍區的司令員兼政委一直由聶老總一肩挑,而參謀長先后換了三位,那么他們都是誰呢?
第一位唐延杰
唐延杰早年間參加了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教導隊,任副排長。1927年被派赴蘇聯,入莫斯科東方大學軍事班學習。1929年結業回國。
紅軍時期他主要在彭老總的紅三軍團,歷任紅三軍團保衛股長,紅三軍團政治部保衛科長、總務處處長、紅三軍團后方辦事處主任等職。
1936年,他擔任了陜北紅28軍參謀長,并且在同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爆發后,他先后任第八路軍總部作戰處處長、總部副官長,隨總部開赴山西抗日前線。不久調到晉察冀軍區先后任教導團團長、軍區參謀長、軍區副參謀長。1941年冬擔任晉察冀軍區參謀長,協助聶榮臻司令員兼政委創建、鞏固和發展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解放戰爭期間,唐延杰擔任冀晉軍區司令員,后擔任北岳軍區司令員。到了1948年1月,唐延杰擔任華北軍區第3兵團(司令員楊成武,政委李井泉)第一縱隊司令員。華北軍區第3兵團改稱位華北軍區第20兵團后,唐延杰擔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沒多久便出任華北軍區參謀長。
建國后,唐延杰擔任華北軍區參謀長兼華北防空司令員,后投入了軍事教育工作,擔任南京軍事學院教育長,北京高等軍事學院訓練部部長、教育長等職。
1955年,唐延杰被授予中將軍銜。
第二位孫毅
孫毅是出身于西北軍,通過寧都起義加入的紅軍。紅軍時期,他主要做的就是參謀工作和軍事教育工作,擔任過師參謀長,更是在長征后擔任過軍團的參謀長。
他曾在瑞金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任教員,也曾兼任紅一軍團隨營學校校長。
紅軍改編成八路軍時,孫毅任師教導大隊大隊長,后在晉察冀軍區軍政干部學校任校長兼政治委員。
1939年孫毅調任晉察冀軍區參謀長,不過他在任時間并不長,又先后擔任八路軍第三縱隊兼冀中軍區參謀長以及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三軍分區(即第四支隊)司令員。
期間,他還受命擔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二分校校長,還擔任過晉察冀軍區訓練部部長、教育訓練委員會副主任。
解放戰爭時期,他又歷任冀中軍區代司令員、司令員兼晉察冀軍區第七縱隊司令員等職。
建國后,他擔任河北軍區司令員一職,后再次轉戰教育戰線,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陸軍軍官學校校長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高級步兵學校校長。
授銜的時候,孫毅主動向組織寫信,要求授少將,不過1955年9月27日,經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批準,還是授予孫毅中將軍銜。
第三位聶鶴亭
聶鶴亭是一位老資歷了,他曾在葉挺獨立團擔任排長,參加過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紅軍時期,他擔任過紅四軍參謀長。長征結束后,更是擔任重編的紅一方面軍參謀長,是紅一方面軍重要的軍事干部之一。
抗戰爆發后,聶鶴亭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軍委參謀部部長,后被中央軍委派往晉察冀根據地,擔任冀中軍區第四軍分區參謀長。1939年8月至1940年12月,期間他擔任晉察冀軍區參謀長。
抗戰勝利后,他去了東北,先后任松江軍區司令員兼哈爾濱衛戍司令員,東北民主聯軍參謀長,遼吉軍區司令員,遼北軍區司令員。
東北野戰軍改編為第四野戰軍,聶鶴亭被任命為第四野戰軍副參謀長。新中國成立后,他又擔任中南軍區的副參謀長,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司令部副司令員。
在1955年授銜時,聶鶴亭是要被授中將的,不過他的倔脾氣上來了,認為軍銜有些低,為此還去找了自己的老上級羅榮桓。
羅榮桓對此十分不滿,為此也沒有授予他軍銜。不過最后還是看在他的資歷和軍功份上,在第二年補授了中將軍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