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比亞迪銷量再度站上了50萬+的臺階,這已是它連續第二個月邁過了月銷50萬輛的門檻。
雖然比亞迪整體盤子仍在創新高,但它在高端市場上的進展則稍顯停滯。
好比說,今年騰勢(參數丨圖片)依然保持著月銷剛好過萬的狀態,只是除了D9扛起大旗以外,騰勢明顯還缺了一個爆款。
好的是,近來騰勢Z9 GT開始快速上量。
在此基礎上,騰勢還將推出角色地位有如理想L9般重要的產品——騰勢N9。
騰勢,要一戰定江山了。
2022年,騰勢品牌迎來了煥新。
騰勢的發展主導權,自此回到比亞迪的囊中。
那時候,騰勢品牌負責人趙長江說到,「中國品牌在高端領域代替傳統豪華品牌的趨勢已經開始了,騰勢是順勢而為。」
他還預言,接下來5年中國品牌市場份額會達到80%,在豪華車領域也會占到50%以上。
時至如今,我們已經看到合資品牌在節節敗退,至于傳統豪華品牌也過得不是滋味。
今年Q3奔馳在華銷量同比下滑12.9%,寶馬下跌了29.8%,奧迪也減少了19.63%。
據統計,10月傳統豪華品牌零售份額僅為9.2%,同比下降了4%。
反之成為高端車市場領軍對象的,已經換成理想、華為系、騰勢等中國品牌。
其中,王傳福指出,「騰勢,其實是中國汽車史上第一個專注新能源的豪華品牌。」
早在2010年,比亞迪和奔馳以50:50的持股比例,創立了以奔馳傳統豪華+比亞迪技術新豪華的騰勢品牌。
王傳福直言,「奔馳讓騰勢自誕生起,便帶著豪華的底色和基因。」
有意思的是,此前比亞迪拿下了騰勢最后10%股權,奔馳徹底退出了騰勢的股權架構。
如此更迭,也可以說是當下中外品牌“東升西落”的變化縮影。
決定東升西落的關鍵,核心在于技術更迭的浪潮。
「過去的豪華品牌,看車標、看品牌歷史、看六缸發動機,現在是看新的技術和用戶體驗,這是一個非常本質的區別。」
「看車鑰匙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豪華車看技術的時代已經到了。」
敢作出這番表態的趙長江,自然心里有著足夠底氣。
“科技新豪華”,這就是他認為騰勢該有的品牌定位。
在今年初的時候,趙長江就說到,今年騰勢將成為行業內首個在量產車上實現整車智能的品牌。
于是,我們看到騰勢Z9 GT拿出了以三電機為核心的易三方技術。
得益于此,騰勢做到了在5.2米+車長上實現10米以內的轉彎直徑,并且還以近90km/h的成績打破了麋鹿測試的世界紀錄。
再者,騰勢還有著更炫技的圓規掉頭技術,其通過鎖止單個前輪來作為支點,并對后輪施加不同方向的力矩,做出0-360°的車身轉動。
更重要的是,易三方還提供了高速爆胎穩定控制功能,即便在140km/h的時速下爆胎,系統也能快速調整好單輪扭矩,以穩定車身來防止失控。
在這一項項黑科技的加持下,騰勢的確有底氣提出科技豪華的高端定位。
有見及此,作為同為9系旗艦的騰勢N9,大概率也不會錯失這些技術亮點。
籍此,相信這也會成為騰勢N9在豪華SUV市場的實力護城河。
值得一提的是,在同為采用2.0T+三電機的易三方技術下,騰勢N9基本款的電機總功率達到680kW,反之騰勢Z9 GT的則是640kW。
不過,基于騰勢N9整備質量相對高出了350kg之多,預計兩者的提速能力不會有明顯差異。
騰勢N9,或跟隨Z9 GT的腳步一同步入3秒級破百俱樂部。
以這樣的性能及易三方實力,騰勢N9已然有了足夠底氣去挑戰理想L9和問界M9。
騰勢,要在高端SUV領域上取得一席之地了。
6座豪華SUV,是中國品牌奠定豪華身份的關鍵一環。
從理想ONE到理想L9,再到問界M9,這3款產品都可以說起到了里程碑式的意義。
騰勢N9,也想取得同樣高的成就。
這一仗,騰勢不容有失了。
為了贏得成熟高階用戶的青睞,這次騰勢N9的前臉設計跟其它兄弟車型相比明顯變得成熟起來。
與水平線平行的大燈線條,給到了整車更加沉穩的觀感,而兩邊的導風槽造型也在向傳統汽油車看齊。
顯然,騰勢N9并不以出挑的創新造型為目標。
于是,我們也能在騰勢N9側面看到如路虎攬勝般敦厚的經典設計。
基于這樣的車身姿態比例,騰勢N9就不可能在霸氣外觀上有所失分。
只是那彰顯存在感的尾燈,也還在延續著騰勢家族設計手法的突兀感。
跟外觀手法一樣,騰勢N9也延續了家族的三屏內飾組合,液晶儀表盤、中控大屏和副駕娛樂屏一個不缺。
事實上,這樣的三屏組合也能見于同級對手身上,但騰勢相對不同的是,它沒有刻意留出一個尺寸足夠大的副駕娛樂屏。
考慮到騰勢N9主打大家庭用戶的定位,選用小屏的做法會否容易造成減分,值得觀察。
當然,騰勢也并非不懂用戶對大屏的喜愛,因此后排吸頂屏的應用是不可或缺。
在此基礎上,“冰箱沙發大彩電”的連環拳亦沒有缺席。
為此,騰勢N9摒棄了傳統中央扶手箱的儲物設計,改以冰箱來作為替代,方便前排用戶更好去拿凍飲。
除此以外,新車還為二排用戶準備了容積更大,且使用壓縮機制冷的冷暖箱,從-6°C到50°C的溫度需求都能一一滿足。
毫無疑問,騰勢N9想要飾演好貼心暖男的角色。
作為針對大家庭用戶的大型SUV,騰勢N9不忘在身材尺寸上發力。
5258x2030x1830mm的三圍尺寸和3125mm軸距,作為后來者的騰勢N9,拿出了全面壓制理想L9和問界M9的體型參數。
如此一來,無論從外觀的霸氣觀感,還是座艙空間的保障程度,騰勢N9都更容易較之對手占得上風。
于是,新車也提出了“800+種座椅組合”的賣點,并預設好了不同模式。
例如“私享影院”是放平第一、二排座椅,打開后排吸頂屏來觀影;“露營大床”則是放平第二、三排座椅來變成第二起居室。
而在第三排立起的狀態下,騰勢N9也能放下5個20寸登機箱,滿足一家人的出行裝載需要并不難。
騰勢N9的大車風范,可謂無以掩蓋。
除了“大”,騰勢N9還著力打磨用戶的乘坐舒適度。
為此,中間二排的兩個獨立座椅提供了14向電動調節、電動雙腿托、雙小桌板、雙50W無線充電等不同配置,且座椅之間還能橫移合攏起來,方便家長照顧坐在身旁的小孩。
在此基礎上,騰勢N9進一步提出了“6座同權”的理念,并為第三排配備了六向電動調節、超寬扶手、側窗遮陽簾以及座墊抬升功能。
從種種方面來看,騰勢N9做到了一款旗艦家用SUV該有的樣子。
騰勢N9,也就更有底氣向對手們發起挑戰了。
從理想L9到問界M9,接著到騰勢N9,我們可以看到旗艦家庭SUV的產品定義已基本定型。
換句話說,后來者都走上了由理想開創的老路。
作為開創者的理想L9,市場已經給予了足夠的銷量回報,反之問界M9的后來居上,很大程度是受惠于華為強勢的品牌角色。
這時登場的騰勢N9,能否從兩大強手之間撕開決口,這將是該車的最大看點所在。
好的是,憑借著易三方技術的應用,騰勢N9不至于陷入到完全同質化的競爭當中,這也將是其未來應對更多不同品牌版本“L9”的底氣。
在此基礎上,參照騰勢其它9系車型的定價,其中騰勢Z9售33.48萬起,D9則賣33.98萬起。
如此看來,騰勢N9或將繼續采用相近定價,打透35萬元附近市場。
這樣一來,騰勢N9也就避開了40萬級的理想L9,以及50萬級的問界M9。
在相近的產品定義之下,騰勢N9不僅提供了更大車身和更多舒適配置,它還獨享了易三方技術,且售價也要比起如日中天的兩大對手更加親民。
集合這些賣點于一身的騰勢N9,是時候要成為爆款了吧。
「騰勢的階段性成功讓我們不禁思考,如何在新能源豪華車領域穩健前行,實現更加持久的發展?」
「在當前的市場格局中,新能源豪華品牌必須找到自己的獨特競爭優勢,方能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面對這兩年騰勢品牌的發展,王傳福心里大概有一番滋味。
對此,趙長江認為在Z9 GT上市后,騰勢品牌將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基于首發易三方技術的車型身份,他明白Z9 GT將為騰勢帶來怎樣的助力。
而N9作為緊跟其后推出的旗艦SUV,該車也有望將易三方技術的知名度推向新高。
有技術、有旗艦產品力,還有不怕卷的價格,騰勢的未來確實值得給予更多信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