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二十多年,再次有機會進入原吉鐵分局辦公樓。當初來此辦事時,我還是毛頭小子,對建筑,對歷史并未在意,如今的“年過半百”之軀,卻滿含對家鄉歷史文化的熱愛之情,無數“當年的平凡”,此刻便盡顯奇幻的光彩。
其實在自媒體盛行的時代,這座近九十歲的歷史建筑已被反復講述過,可細究各類內容,著眼點常在外觀,其內部情形則少有介紹。于是行進在這座歷史建筑中,不自覺地生出一種介紹的沖動,盡管這里已然籌建“吉林鐵路博物館”,并將在建成后對公眾開放。
位于火車站站前的這座辦公樓始建于1934年,竣工于1935年,為滿鐵會社建筑課設計,主設計師為村上次野,施工隊伍為日本建筑商“高岡組”,造價達62萬元(偽幣)。這座辦公樓的外觀采用了偽滿前期比較流行的“帝冠式”,大樓樓體平面為“工”字型,占地面積29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1869平方米,主樓高4層,兩翼為3層,樓東側還建有地下室,另在大樓兩端配有四角攢尖殿宇式塔樓。整座建筑洋溢著古樸別致、恢宏壯觀的獨特氣質。
作為以中西合璧設計理念的典范,即便是如今,在走近這座樓房時,人們往往會驚艷于青綠色的小檐琉璃瓦、樓面浮雕花石板及各種石雕構建——這些裝飾物附著在朱紅色的樓身之上,再經過白色、金色的直線、拱線分割,使得這座辦公樓兼具著傳統與現代兩種風范,既滿足了吉林城作為省府所需的古老,也符合鐵路作為新興事物的時尚。難怪這座風貌特殊的大樓在竣工時,就被偽省公署樹為“模范工程”,并組織全市學生和公職人員前往參觀。
作為那個時代的建筑精品,這座樓房的設計并非只注重外觀,鋼筋混凝土框架的樓身主要是鐵路部門的辦公場所。據《滿洲建筑協會雜志》1935年第8期介紹:吉林鐵路局新局舍……集滿洲建筑之粹,應吉林現代式建筑。內部設計以事務效率為主要目標……設計容納辦公人員700人。即這座建筑內部的房屋設置、部門分區皆為設計師考量的要素,同時這座建筑也充分考慮到上下水、冬季供熱等諸多要素,就使用而言,絕對是當時吉林城最現代化的辦公場所。
這座建筑在歷史上除抗戰勝利后,一部分辦公室被蘇軍短暫用作司令部外,始終為吉林地區鐵路管理的中樞所在地。1984年,該建筑曾有過一次重大修繕,此后諸如暖氣片,以及部分辦公室內的護墻板等輔助設施陸續有過改動。但總體建筑風貌與八十多年前并沒有太大改變。
在這座建筑內,樓梯、走廊雖干凈整潔,但只需稍稍留神,歲月磨蝕之跡尚清晰可見。我參觀了2樓曾經的局長辦公室和會議室,這里的門、窗及把手等附件依舊是當年舊物,用現代的眼光看,都可算是“文物級”。尤為難得的是,這些物品歷時光洗禮,至今仍具備正常的使用功能。
或許正是因保存較好,《吉林市文物保護單位輯錄》對這座建筑給出了權威且中肯的定義:偽滿鐵路局辦公樓舊址作為日本利用滿鐵對中國實施侵略活動的重要物證,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
本文為優雅的胡子原創文章,其他自媒體轉載須經作者同意
特別鳴謝辛野先生對本人撰寫此文給予的支持和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