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悟昨天見了個朋友老溫,說起50萬的饑荒到現在都沒還完,老溫呵呵一笑,說你吃那點虧也就相當于我的三百六十分之一。
10年前,老溫是一家頁游公司的二股東,那時的中國游戲行業,營收剛破千億,很多人都想來分一杯羹。
360行行行都是狀元的周鴻祎就是在那一年收購了老溫的公司,把老溫變成了一名360員工。
老溫在公司里很受齊向東重視,很快就去管了公司的數據以及花椒直播,直接對周鴻祎匯報。重視不能光用嘴說,作為業務部門的高管,老溫獲得了公司按季度發放的期權獎勵。
2016年,360從美股退市。按照當時360向SEC遞交的文件,員工們的股權獎勵將按照原條件保留并翻轉到天津奇睿眾信持有。
乃悟看了一下360當時遞交的文件,其中提到對員工股票期權授予的激勵安排的,均通過持股平臺或其他安排:
自動承接并轉換為母公司奇信通達的股權激勵授予。
那時候,360還安排員工們通過一個叫核聚的平臺簽署了翻轉合同和協議。
2018年,老溫合同到期,從360正常離職,自己還有一筆期權沒有兌現,公司告知他不會虧待兄弟們,老溫當然是選擇相信啦。
2019年,老溫還被叫回公司補簽了一份《入資確認函》。
2020年開始,這筆員工激勵股權解禁期到了,被老周陸續套現。為啥是老周套現,老溫說是因為老周代大家持有。
2022年,老溫接到了以前的同事的電話,告訴他公司當初的獎勵他已經拿到了,問老溫拿到沒有。老溫說還沒有,但他也不著急。一是出于對老周的信任,二是老溫覺得公司不可能賴賬,不然干嘛把我叫回公司補簽什么協議?
他安慰自己,可能數額較大,排在隊伍后面。
眼見隊伍都沒了,還是沒輪到老溫,他找360的HR了解情況,HR不見。發微信問老周,老周說你說的事情我不了解也不清楚:
你去找HR問問吧。
光聽說他喜歡拿AK,沒想到丫還會太極。
老溫急了,找了律師花了一年半時間收集資料,并在上海市寶安區法院正式提起訴訟。立案的時候,老溫被告知被告人里不能出現老周,否則就沒法立案,老溫只能把前領導寫到第三人這一欄。
正是因為打官司,老溫才知道,原來沒拿到錢的不止他一個,還有20多個同事都沒拿到錢,總金額超過一個億。
為啥有的給了,有的不給,老溫始終想不明白。
他自己分析了幾個可能的原因,什么離職了就不給,數額太大就不給,不是嫡系就不給之類的,乃悟聽著都不太靠譜,你這就是以君子之心度什么來著。
乃悟問他,你怎么不在朝陽區起訴,他說持股平臺在上海,另外在朝陽大概率贏不了。
你以為在上海就有機會了?結果毫無意外:
老溫敗訴。
法院認為老溫沒有實際出資,也沒有形成相關材料,不足以證明他入股了員工持股平臺。此外360是一個集團,美股上市的360和A股上市的360不是一家公司,兩者的經營管理不可能存在混同。
此外,老溫說的翻轉問題,并沒有拿出切實的證據證明。
而老溫則表示,之所以沒有證據,是因為當時合同簽署是在核聚平臺簽的電子合同,他曾給核聚寫信要求核聚向他出示當時簽訂的合同,核聚告知他:
要看合同需要360同意。
最后,法院認可了360一方的說法,他們一開始確實想搞股權激勵,后來又不想搞了,入資確認函只是沒來得及收回。
老溫告訴乃悟,他已經提交了二審上訴,并正在通過法律方式,獲取核聚的合同。如果沒有辦法,他可能會尋求美國司法體系的幫助。現在他還把相關情況發在了微博上,不過老周和360都沒回應。
乃悟有個朋友牛叔也幫著出主意怎么能在美國用法律戰勝老周,360當年重組報告書如果如實披露了,就是鐵證。如果沒有,可以舉報他們虛假陳述。
你們啊,不要一有問題就去找美國人當裁判,就不能自信點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