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海瀾之家大跌,我看了一下前復權把我嚇一跳:
從2022年低點到高點竟然漲了166%,就算到現在也還是有78%的漲幅,而股息率目前顯示是12.83%,非常恐怖。
我們再看交通銀行,從21年到現在也是漲了一倍多,而且股息率現在依然高達5.1%。
市場這幾年行情不好,但是高股息股票和紅利策略收益非常好,這是有原因的。
12月2日,12月2月,10年期國債收益率罕見地突破2%,創2002年4月以來新低。
今天據財聯社報道,今日有銀行接到央行下發的關于開展國債收益率突破2%的快速調研通知。調研內容包括:國債收益率破2%的原因分析,機構債券投資基本情況、債券種類、期限結構、收益率等;國債收益率破2%對機構債券投資配置和流動性影響。
其實我有點看不懂央行的操作,國債收益率跌破2%不是很正常嗎?一是央行進行8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二是央行進行了2000億元國債買入操作;三是同業存款利率自律新規落地。
證券時報網訊,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2024年12月3日央行開展513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操作利率為1.5%。
央行一方面希望釋放流動性,一方面希望保住無風險收益率,這是不可能同時實現的,行政命令也無法改變市場規律。
那么當無風險收益率下降的時候,高股息驅動的紅利策略必然要受到資金追捧,今天紅利低波ETF(512890)大漲1.2%,放量成交4.36億元,就是市場的一個態度。
大家記住我一個結論:股市價值定價越無效,價值投資者的收益率越高,因為提供了更好的交易機會;股市越熊市,紅利策略越有效,因為現金流超級好,防守力十足;無風險收益率越低,股市的估值理應越高,因為資產的比較優勢越明顯。
我前面也花了很長時間去研究高股息股票,甚至開通了B股的賬戶,但是研究的結果非常不好:高股息的股票一定存在某種缺陷,不然高質量、高速成長的股票大概率會把資金留作發展,而不是分紅。
所以如果去買高股息的股票,除非有很深的研究能力,不然很容易踩雷。喜歡研究股票的,想深刻理解紅利策略為什么有效,可以看我寫的文章《從老鳳祥B看紅利策略的正確姿勢》,但是我認為對于普通投資者,選擇紅利基金才是明智的選擇。
截至2024年12月3日,市場上共有676個紅利指數,每個紅利指數背后都可以有無數個紅利指數基金,面對如此多的選擇,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從邏輯上說,所有的紅利指數都可以分為三類:
寬基紅利指數
寬基紅利指數通常選取市場上股息率較高且分紅穩定的股票作為成分股,旨在反映高分紅股票的整體表現。這類指數的成分股往往集中在銀行、煤炭、交運、鋼鐵等行業。例如,中證紅利指數、上證紅利指數等,都是市場上較為知名的寬基紅利指數。
主題紅利指數
主題紅利指數則更加專注于特定行業或主題,如銀行、煤炭、公用事業、石油石化等,相較于寬基指數,行業集中度更高。這類指數通過精選特定領域的高分紅股票,為投資者提供更加聚焦的投資選擇。例如,國新港股通央企紅利、港股通央企紅利等,都是針對特定主題設計的紅利指數。
策略紅利指數
策略紅利指數則結合了特定的投資策略,如紅利低波策略、恒定比例策略等,旨在通過優化資產配置來提高投資組合的收益風險比。例如,紅利低波100指數、標普中國A股大盤紅利低波50指數等,都是通過將股息率與波動率等因子結合,來篩選出具有較高投資價值的股票。
特別留意的兩類紅利指數:
中證紅利低波動100指數:該指數融合了Smart Beta的思想,將股息率和波動率兩個重要的傳統量化研究指標結合起來,因此可能更具投資屬性。
香港紅利指數:由于港股市場紅利指數的估值較低、股息率較高,因此在國際投資者中具有較高的吸引力。比如港股通紅利ETF(513530)、港股央企紅利、港股紅利指數、港股央企紅利50等等。
而在2024年11月2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正式發布了14條紅利股債配置類指數,這些指數的底層資產優選股息率較高的股票與票面利率較高的信用債,配置模型聚焦風險平價、目標風險等風險配置類模型,旨在為大體量資金提供適配的穩健收益解決方案。這類指數目前還沒有跟蹤的產品,但是我想肯定會非常有趣。
1、中國開始戰略性對抗美國了,今天可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點。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中國通信企業協會一起發生,核心就是美國芯片產品不再安全、不再可靠,中國相關行業將不得不謹慎采購美國芯片。
這種企業協會,大家都懂吧,是有一定官方背景的,現在齊發聲大概率是統一口徑,雖然說是建議企業謹慎采購,但是我想沒那個企業不開眼吧。
我最近和國內幾個做芯片的聊天,他們的意思是業內早就做好了準備,可以說就是在等美國制裁,短期內大家也不用緊張,這次如果狠心發展自己的芯片行業,未必不是好事。
明天芯片行業估計有行情。
2、美國制裁,我們也是要反擊的。商務部公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等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決定加強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管制。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禁止兩用物項對美國軍事用戶或軍事用途出口。二、原則上不予許可鎵、鍺、銻、超硬材料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對石墨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實施更嚴格的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審查。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商務部的措辭斬釘截鐵,非常強硬,沒有留下回轉余地,比較少見。
有意思的是今年10月16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英國天空新聞提問,在美國限制中國獲得先進技術之后,作為與美國貿易競爭的一部分,中國是否限制了某些關鍵礦產的出口?
毛寧回應稱,具體問題建議向中方的主管部門詢問。我可以告訴你的是,中國始終致力于維護全球產供鏈的安全穩定,我們的出口管制措施是公正、合理和非歧視的。
現在終于下手了,估計美國也做好了準備,兩邊都有彈藥,使勁干吧。
回看歷史,2011年稀土價格漲5x,帶動股票漲幅近2.5x;2020-2022年,稀土價格漲2.5x,所帶動股票漲幅近5x;此輪周期,考慮到國內指標收緊+海外礦進口邊際轉弱,中美對抗是確定性事實, 這里面稀土板塊估計是要走一波至少是中期的行情了,稀土ETF(代碼:516780,場外A類:014331,場外C類:014332)可以關注一下。
3、我一個做外貿的朋友和我說,她的美國客戶竟然找她砍價,說是因為關稅漲了,希望我們這邊降價10%。
過了幾天我就去問,你們降價了嗎?她說沒有,因為一方面國內沒什么利潤,另一方面降價也沒用,美國的底層人民根本沒錢,消費不起,僅有的一點點錢都拿去買生活必需品了,現在只有美國的中產才能買買買。
我之前說過很多次,美國的通脹挺嚴重的,我自己測算核心物價相比較四年前漲了25%左右,美國2024年10月的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上升了2.8%,這是自2024年4月以來的最大增幅,通脹壓根降不下來。
這么高的通脹,工資漲25%才能打平,而優質資產較少的底層是要熬一熬了。
如果中美長期對抗,你覺得誰能撐到最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