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者杜一用
十八線縣城泉州德化最近在鼓勵生三孩上使出了洪荒之力,規定三孩家庭可以享受最高可達31.75萬元的財政補貼。德化給力的三孩鼓勵政策背后,陶瓷產業的人口不夠用了。
人口專家梁建章在2020年建議,生一個孩子獎勵100萬元;同時在高房價地區實行三孩買房半價的優惠政策,比如一孩房價9折,二孩7折,三孩5折。梁建章當年備受關注的建議,今天的德化正努力把它變成現實。
德化給不出100萬元的獎勵,但也算打折兌現了。規定生育三孩可以拿1萬元的生育補貼,如果是“試管嬰兒”,補貼是2萬。此外,生育休假期間,企業如果每月給女職工補貼1500元,財政將給予7500元的補貼。雖然離梁建章的目標還很遠,德化也算拿出了誠意。
在梁建章建議的住房優惠政策上,德化表現出相當的誠意。在德化縣城購買新房,二孩可以獲得5萬元的財政補帖,三孩是10萬元。如果是德化國企開發的樓盤,可以獲得的財政補幅最高是20萬元。
放在全國,德化的現金獎勵都還算突出,在住房補貼上更是可圈可點。德化的三孩政策出臺之前,國內城市對三孩購房補貼力度最大的是武漢,二孩補貼6萬,三孩補貼12萬。把十八線縣城的德化與一線城市的武漢做個對比,德化的鼓勵力度不言而喻。估計梁建章當初都沒想到,最積極響應他建議的,居然是東南的一座小縣城。
德化在泉州的北部,縣域面積2200多平方公里,特產是陶瓷,與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并稱“三大瓷都”。德化出臺給力的三孩鼓勵政策是有背景的。
德化縣長方俊欽今年1月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曾經婉轉地提到,“德化陶瓷產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事關今后德化縣高質量發展大局。”
德化是我國最大的最大的陶瓷工藝品生產和出口基地,德化縣白瓷產業集群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3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陶瓷是德化的支柱產業。
根據德化官方數據,今年前八個月德化陶瓷產值447億元,而德化2023年GDP也才374億元。德化現有陶瓷企業4000多家,從業人員10多萬人,而德化2023年常住人口33.8萬人。陶瓷產業在德化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陶瓷產業需要大量勞動力,可偏偏是,德化人口形勢越來越嚴峻。德化常住人口從去年起就不再保持增長了。德化2020年常住人口33.3萬,2021年33.7萬,2022年和2023年都是33.8萬。去年,整個泉州地區的常住人口增長了4000人。
常住人口增長不再,人口出生率的形勢更加嚴峻。最近七年,德化人口出生率已經腰斬。2017年的出生率是17.7‰,是前期最高點,從那以后出生率逐年下降,2022年只剩下8.9‰。方俊欽說了一組數據,2014年德化出生人口將近8399人,到2022年只剩下3012人。
支柱產業勞動力不夠用,德化只能在鼓勵多生多育上想辦法。對一個十八線縣城來說,德化的鼓勵政策可謂使盡了洪荒之力。
德化2023年財政收入18億,在泉州11個縣區中排名倒數第二,僅比永春高,常年離不開轉移支付。廈門“最窮”的是翔安,2023年財政收入33億,德化的財力是廈門翔安的一半強。廈門也在2023年2月出臺了鼓勵多孩政策,住房補貼政策目前還沒看到,現金政策是每個月每孩可以領到100元的育兒補貼。
德化的住房補貼力度可不算小。德化現在的住房均價不到9000元,廈門住房均價一跌再跌之后現在差不多是3.5萬元。補貼10萬甚至是20萬,在廈門微不足道,在德化卻夠得上首付了。而補貼住房這座“大山”,廈門比德化更具實質意義。
在樓市萎靡不振的大環境下,德化把鼓勵三孩政策與購房進行捆綁,或許還有“去庫存”的成份考慮。但能夠想到這一層,德化已經起了一個好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