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智評論
作者:白一冰,中國人民大學本科生
(正文約2200字,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當地時間12月1日,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對其子亨特·拜登進行全面且無條件的赦免,此舉標志著拜登作為總統立場上的驚人逆轉。這一赦免涵蓋了亨特從2014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間,無論是已被查出還是可能犯下的所有罪行。此前,亨特·拜登面臨包括非法持有槍支和多項聯邦稅務指控在內的法律問題,涉及未繳納至少140萬美元的聯邦稅以及提交虛假申報表逃避稅收評估等嚴重罪名。
盡管拜登曾多次公開表示不會利用總統權力特赦自己的兒子,但隨著政治風云變幻和選舉塵埃落定,拜登最終在任期的最后階段行使了這一特權。拜登稱,“亨特遭到不公平對待,因為其身份而被特別針對。”他在一份白宮聲明中說,自就職第一天起,他就承諾不會干預司法部決策,即便看到亨特“遭遇選擇性和不公正的指控”,他也信守承諾,但“亨特被挑出來僅僅因為他是我兒子”,任何理性的人看到相關事實后都會得出這一結論,“但這是錯的”。這一決定在美國政壇掀起了軒然大波,也引發了對司法公正性和總統權力使用的廣泛討論——它被視為拜登在家庭安全與政黨利益之間艱難權衡的結果,同時暴露了美國政治撕裂和司法虛偽的一面。
▲ 左為亨特·拜登
權力與責任
誠然,亨特·拜登所涉罪名之敏感,在民主黨力推增稅政策之時,作為總統之子卻逃稅漏稅,無疑是對黨派政策的一種諷刺。這不僅會損害拜登家族的聲譽,更會對民主黨的公信力造成致命打擊。此外,在美國大選之前,拜登的承諾也是對選民的政治交代。在兩黨對立、選情膠著之際,任何細微的瑕疵都可能成為對手攻擊的利器。若在選戰正酣之時選擇赦免自己的兒子,無疑是自毀長城,更是對民主黨選情的極大不負責任。面對彼時即將到來的大選,維護團隊內部團結、保持良好形象,對于爭取更多選民支持至關重要。
在當時,拜登的表態亦是對法治精神的維護。西方社會普遍認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論身份地位如何,一旦觸犯法律就應當受到應有的懲罰。如果最高領導人利用手中權力為親屬開脫罪責,那將是對司法公正性的極大侮辱,也是對公民權利的嚴重侵犯。通過拒絕給予特別待遇,拜登實際上是在向全體國民傳遞一個明確信號:即便是總統,也不能凌駕于法律之上。
更為重要的是,拜登當時的承諾是對美國三權分立原則的尊重。根據憲法規定,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權之間相互獨立又相互制約,共同維護國家穩定與發展。倘若允許個人利益凌駕于集體利益之上,甚至試圖干預司法程序,那將直接破壞整個政治體系賴以運作的基礎,進而威脅到國家的根本制度。從長遠角度來看,拜登的做法有助于鞏固民眾對于政府機構的信任,并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
承諾與背叛
然而,隨著政治風向的變化及任期即將結束,拜登終究選擇了特赦亨特。這一轉變,顛覆了先前的承諾,也突出展示了美國政治的深層次矛盾。在這場權力與法律的博弈中,拜登的決策給美國的政治舞臺增添了更多的戲劇性,不僅是對美國司法獨立性的挑戰,更是對西方民主法治的諷刺。
2024年美國大選已塵埃落定,民主黨在此次選舉中的失利如同警鐘長鳴,提醒著拜登必須將家族的政治安全置于首位。隨著共和黨在白宮和國會中的權力平衡明顯傾斜,政治斗爭的殘酷性迫使每位政治家都需為自己和家人構筑堅固防線。面對這樣的局勢,拜登決定特赦其子亨特·拜登,在保護家人的前提下,更是為了維護自身政治地位,避免在未來更加不利的政治斗爭中處于下風。
▲ 2024總統大選最終得票情況,民主黨候選人哈里斯獲得226張選舉人團票,而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贏得312張,根據美國的選舉法則,在選舉人團中贏得超過270張票即為勝選。
盡管白宮新聞秘書卡琳·讓-皮埃爾在大選結束后的兩天曾表示總統沒有赦免其子的計劃,但最近幾周,與特朗普關系不同程度的共和黨人公開強調,亨特·拜登仍將是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的重點調查對象。鑒于帕特爾被選為FBI局長且特朗普提名的司法部長人選為帕姆·邦迪,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當選總統的忠實支持者可能會將亨特·拜登作為打擊目標之一。他們曾誓言要利用手中的權力打擊對手,這意味著亨特·拜登可能面臨嚴厲的法律追責。
一位高級政府官員提到特朗普對查爾斯·庫什納的后期特赦,并認為拜登應當同樣行使這一特權,尤其是考慮到“父子”這一親密關系。因此,通過行使總統特赦權,拜登不僅是為了保護家人免受未來的政治清算,也是為了防止亨特成為新政府針對的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的這一決定更揭示了美國政治背后的復雜關系。在民主與法治的華麗外衣下,權力的運作實則充滿了利益交換和權謀算計。拜登的赦免行為,無疑是對法治原則的一次諷刺,暴露出在權力面前,法律的獨立性常常顯得蒼白無力。
總之,拜登違背早先承諾并非偶然,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這場權力與法律的博弈中,他的決定讓人們對于民主法治的理想產生了質疑,加深了政治與法治間的矛盾,進一步削弱了公眾對美國司法體系的信心。此事件不僅是拜登個人的政治抉擇,更是美國當前政治生態的一個縮影,反映了在權力爭奪中,法律和道德常常被邊緣化。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眾的信任和支持是政治家賴以生存的基礎;而一旦權力失衡,這份信任便變得岌岌可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句中國諺語,在美國的政治舞臺上得到了生動體現,映射出權力游戲的真實面貌。
參考資料
[1] CNN,“Biden’s pardon of his son makes presidential history.”December 1, 2024,
https://edition.cnn.com/2024/12/01/politics/joe-biden-presidential-history-pardon
(Accessed on December 2, 2024)
[2] CNN, “Biden’s pardon of his son pours fuel on Trump’s claims of politicized justice.”December 2, 2024, https://edition.cnn.com/2024/12/02/politics/hunter-biden-pardon-analysis. (Accessed on December 2, 2024)
[3] CNN,“Joe Biden’s pardon reversal reflects family loyalty over legacy.”December 1, 2024,
https://edition.cnn.com/2024/12/01/politics/joe-biden-pardon-reversal-analysis
(Accessed on December 2, 2024)
[4] CNN,“President Biden pardons his son Hunter Biden.”December 1, 2024,
https://edition.cnn.com/2024/12/01/politics/hunter-biden-joe-biden-pardon/index.html
(Accessed on December 2, 2024)
[5] Crouch Jeffrey.(2022).President Trump’s Clemency Record: Extraordinary or Just Ordinary?. Presidential Studies Quarterly(3), 692-708.
[6] Reuters,“Biden says he has pardoned his son, Hunter.”December 2, 2024,
https://www.reuters.com/world/us/biden-says-he-is-pardoning-his-son-hunter-2024-12-02/
(Accessed on December 2, 2024)
編務:曾玉婷
責編:王加特
圖片來源:網 絡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民小智君
轉載:請微信后臺回復“轉載”
民智開通了“知識星球”,歡迎大家訂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