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我的觀點:如果前幾年是成華區樓市快速崛起的階段,那從2025年開始就是成華區樓市全面崛起的階段。
前幾年我講成華區樓市能快速崛起,更多是分析,成華區是傳統老城區里,擁有最多可開發打造用地的城區。
老城位置好,交通通達性最強,地鐵覆蓋廣,無論商業、醫療等配套都是整個成都當之無愧的最強,但在樓市上,受限于發展早,過多老舊建筑和落后的街道及設計,很難去全新規劃開發片區。
而新區,可塑性強,寬敞的路網,全新的建筑,全新的規劃,充滿現代化的都市感。但基本都處于郊區,受限于區位輻射范圍弱,除了自身所在方位去其他城區都不方便,也影響著配套的發展。
成華區能綜合老城和新區的優勢。
這也讓成華區從當年主城樓市吊車尾,一躍到如今成都樓市最熱門的城區。
如今的成華區,新房受到高歡迎度的同時,二手房成交量表現更是一騎絕塵,遠高于其他城區。
這幾年以華潤置地悅璽為首的代表樓盤,在前幾年成都整體樓市下行的環境下,做到價格堅挺,甚至不跌反漲。
看上去,成華區樓市現在已經很好了,但我要說的是,成華區在樓市的表現,還遠不止于此。
最早了解我的讀者,應該知道早些年我不留余地的看好成華區樓市發展。
這幾年發了很多成華的分析文章,也是一步一步,看到了成華區樓市的崛起。
2022年,我發過一篇文章,成華區的崛起,才剛剛開始!
而今天,我可以很自信地說,從2025年開始,成華區的樓市會全面崛起。
因為成華區在位置、土地優勢基礎上,這又找準了都市文旅這個定位,這個看上去可能很多購房者不屑一顧,甚至成華區樓盤都不愿意宣傳的定位,卻是推動前幾年成華區快速崛起的一大關鍵因素,也是我認為,未來成華區會全面崛起的關鍵因素。
在上一輪成都快速發展和新城建設中,無論是市區,還是郊區都涌現了大量新板塊。
對于新板塊,滿足基本生活配套需求,促進人口入住和區域成熟是關鍵,故而出現了大量區域性購物中心。
比如秦皇寺的成都天府大悅城,東安湖的龍湖成都東安天街。
就郊區而言,這類區域性的大型購物中心非常有必要,因為太缺乏商業。
但對于老城而言,如果只單純修傳統大型購物中心,就必須面對同質化競爭過于嚴重的問題。
可能一些不住在市區的人很難想象,事情在底商配套已經很豐富的情況下,還能出現密集的商場。
只用成華區舉例,萬象城范圍不用多說。
成華二環龍湖三千這一片,幾百米的距離,有伊藤洋華堂、成華SM廣場、印象城、龍湖三千集四個商場,而且成華SM廣場、印象城,體量都還比較大。
往外走,沿著成華大道。
杉板橋這一片龍湖濱江天街、萬科天薈。
理工大這一片招商花園城、鐵建廣場。
再往外龍潭寺,華宇旭輝錦繡廣場、星悅廣場。
可能在郊區,一個大型的商場,可以吸引到區域內,甚至是周邊城區的居住群體。
但在市區,購物基本居住的周邊就有大型商場。
區域內的商場,很難吸引區域外的群體,并且區域內又有很強的競爭,而成華區的都市文旅定位,卻能很好的改善這一點。
成華區的都市文旅定位,不知道是歪打正著,還是規劃如此,往往在主題樂園、文化街區、體育公園商業、文創園區等區域基礎上,打造購物中心,用綜合的細分業態去滿足消費者。
二環沿線的傳統都市文旅不需要多說:萬象城、建設路、339熊貓塔。購物,美食,夜生活,吃喝玩樂應有盡有。
我們主要看這幾年成型的集合都市文旅。
以東郊記憶、成都自然博物館為基礎,有萬科天薈、龍湖天街商業等商業。
以北湖公園和熊貓基地為基礎,計劃打造奧特萊斯、目前已經在建成都熊貓海洋世界、北湖文化藝術綜合體,泛娛樂濱水商業街等等。
以動物園和昭覺寺為基礎,打造了天府國際動漫城。
成華區都市文旅的定位,不僅讓區域在擁有老城位置優勢,有新區打造優勢,在這個基礎上,它還有更綜合更豐富的商業、文化、娛樂優勢。
你不會天天去逛熊貓基地,但你和家里人沒事可以下班去北湖逛一逛,節假日去吃飯、購物、娛樂。
你不會天天去自然博物館,但你周末約上好友可以去東郊記憶逛一逛,喝點咖啡飲料,吃點甜品美食,再不濟龍湖濱江天街的超聚集的小吃街,你每天下班也能光顧一下。
所以成華區這幾年樓市為什么能快速崛起?
一是位置好,住這里,地鐵、道路交通都方便,基本上只要不是在太遠的郊區上班,你通勤時間都不會太長,意味著它的位置可以面向更廣大的購房需求,因為很多人買房,通勤時間就是主要的考慮因素之一,位置的通達性越差,會考慮該區域買房的人就越少。
二是可塑性,有大量空地,杉板橋、東客站、二八、北湖等等板塊,都脫離的大家對傳統老城破、亂的偏見,都是新打造,而且不同于千篇一律的新區建筑,它們更有自己特色風格,舒適度強,能更好的吸引購房群體。
三是都市文旅,它直接帶動區域商業,文化、娛樂、新潮體驗,又促使區域交通的發展和設備設施的高效維護,意味著居住便利度和多樣化需求都能更好滿足,同時還要更強的發展動力。
那么為什么,我認為2025年成華區樓市會全面崛起?
因為成華區都市文旅的定位,它吸引的不光是外地游客,而是本地居民。
絕大多數購房者并不會像你們天天在網上各種了解看資料,到處跑去踩盤。
他們買房大多是,要么找工作附近,要么自己了解的區域,要么找親戚朋友居住附近或者是熟人推薦的區域。
買一套房子,并不會把東南西北整個成都跑光。
就像很多人在成都生活十多年,可能不少城區很多位置,從來都沒有去過一樣。
就近,選熟悉的區域買房,這是人性使然。
但凡能經常去一個區域,對一個城區有一定了解,在買房的時候,他都可能會把該城區納入考慮范圍。
都市文旅最大的好處就是它不僅能把人吸引過去,還能讓大家看到區域最好的一面。
你去東郊記憶、339、建設路,看到的都是好吃好玩,潮男潮女。
你去天府國際動漫城,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你去北湖,都是孩子家人歡聚的其樂融融。
不像機場、火車站,或者是荷花池,八益家具城這種批發市場,雖然吸引來人,但都不會是娛樂性的,看到的也都是人來人往匆忙,甚至是一些臟亂差。
同時因為綜合性強,你去這些地方,往往不會單次,而是重復去。
特別是東郊記憶,目前已經成了很多成都年輕人周末打發時間聚會的主要戰場。
成華區都市文旅的定位,能不斷的吸引到外地或本地的購房群體了解到區域。
也許轉化率不高,但卻會明顯高于其他城區。
可以說,成華區的樓市,未來起碼在成都是一個具有超強吸引力的增量市場。
當然,成華區同樣也有短板。
比如大量的鐵路線路,比如很多人至今認為的教育差。
對于鐵路線路,其實現有的技術,已經通過下穿道路和降噪等方式,極大程度的減少了影響。
很多人喜歡用地圖看一下,就認為區域被鐵路割裂了,沒發展了,其實你實地看一下,割裂的有,但很多地方影響遠不如你地圖上看到的影響大。
至于教育,我以前的文章已經說過很多次了,成華區教育的確還存在一定短板,但成華區這幾年可以說是整體教育質量提升最快的城區之一,因為這幾年成華區是真金白銀投入了很多資金。
客觀講,成華區有缺點,但對于樓市而言,成華區未來的樓市優勢,遠高于劣勢。
前幾年,成華區用發展,摘掉了很多人刻板對成華區“東窮”的帽子。在樓市認可度上,是實實在在地提升上來了。
從2025年開始,成華區不僅會繼續吸引龐大的增量居住需求,而且年我們分析輕購房群體占比極高。
這些年輕群體會間接帶動區域教育發展,進一步補齊短板,同時也會為區域注入更多的活力。
以前我不留余地的看好成華區樓市,未來同樣如此。
(對成都樓市有興趣的朋友,建議到微信公眾號“不魚說房”看歷史文章,里面有很多專業的成都樓市分析和成都規劃信息,很有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